“聆听师德榜样故事 争做新时代好教师”——师德楷模事迹展播活动(第四期)

朝阳区明德小学校

开篇语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以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人生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时刻涵养自身道德情操,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以模范行为影响和熏陶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朝阳“大先生”,明德小学校将通过师德师风专栏分期展播“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的师德楷模故事。</p><p class="ql-block"> 本期我们推出马丹老师的师德故事《点燃雪域高原灿烂星辰》。让我们一同聆听、感受马丹老师如何用柔弱双肩扛起支教重任,以赤诚之心扎根雪域高原,用知识的火种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在海拔数千米的土地上,书写下教育者跨越山海的坚守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马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点燃雪域高原灿烂星辰</p> <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 </p><p class="ql-block"> 马丹 ‌,1975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的正高级教师,同时也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现任武汉市旅游学校 的艺体教师。马丹从教近30年,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援藏教师”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故事内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点燃雪域高原灿烂星辰</b></p><p class="ql-block"> 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马丹手捧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一等奖”的奖状,以这些用努力换来的成绩,她可以顺利进入专业艺术团体,成为舞台上闪亮的星星。可是她知道,只有一颗星星的天空不会美丽,满天繁星才会让天空更加灿烂,所以她拒绝了湖北省歌舞剧团伸出的橄榄枝,毅然走进了武汉市旅游学校的大门,成为了一名中职学校教师,立志让更多的星星闪耀天空。  </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旅游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学校以“人人讲究礼仪”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处处提倡礼仪文化。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马丹将这一点贯穿到教学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二十多年来,她通过美化学生的形体来美化学生的心灵,擦亮了无数曾经暗淡的星星。  </p><p class="ql-block"> 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谭思敏就是这些星星中的一颗。谭思敏进入旅游学校之前,是一个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非主流”。马丹刚刚接触到她时,觉得这是一颗蒙上了灰尘的小星星,但她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细心擦拭,孩子一定会光彩夺目。她带着谭思敏加入了学校的艺术团,帮她训练形体,教她礼仪知识,带她参加各类活动,慢慢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树立了自信心。渐渐地,谭思敏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人都变得积极向上,学习上也主动了,直至夺得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  </p><p class="ql-block"> 在马丹的教育理念中,每朵花都有享受春天的权利,每个蓓蕾都会张开笑颜,作为老师,绝对不能抛弃他们,而应该扶着这些青青幼苗,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让他们拥有一颗积极善良的心更重要。为此,马丹努力寻找各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2006年,她所带的学生即将参加实习,看着这些衣食无忧、大手大脚的孩子们,她不禁有些担心,这些“娇宝宝”能体会社会生存的不易,能坚持完成一年的实习吗?当时,恰好有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一个名叫“衡川”的孩子严重烧伤,在武汉治疗。于是,马丹决定让全班同学为严重烧伤的“小衡川”义卖报纸捐款。  </p><p class="ql-block"> 当时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卖报纸呢?马丹对他们说:“一个不懂关心别人,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让你们拿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捐款,让你们懂得什么是关心别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献爱心。”  </p><p class="ql-block"> 那一次,孩子们都很争气地参加了义卖活动,当他们捧着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来到医院,为全身都裹满了绷带的“小衡川”交住院费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医院出来后,孩子们围着马丹说:“老师,我们懂了,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今后,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老师,用我们自己挣来的钱帮助别人,我感到特别开心。”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话让马丹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些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这些星星已然开始放射出丝丝光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选择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b></p><p class="ql-block"> 2016年8月,作为党员教师的马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马丹是一名艺术老师,心中充满着对美的向往。那时的西藏对她而言,是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圣土。带着领导的嘱托、家人朋友的关爱,带着对西藏大美的向往,马丹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奔赴雪域高原、祖国边疆教育的一线,来到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担任校团委书记,兼任音乐教师。三年期满后,为了履行对藏族学生的承诺,她申请继续留藏工作,担任湖北省“组团式”援藏办公室主任,继续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教,并兼任学校二支部副书记。  </p><p class="ql-block"> 初到的马丹,身体经常出现不适,流鼻血、胸闷气短、心悸难受、夜间失眠等症状时常发生。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强忍着身体不适,坚持到班级里给学生们上课。她主动向身边的老师学习藏语,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全面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底蕴,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  </p><p class="ql-block"> 在援藏以前,马丹已经是专业领域内知名的艺体教师,到了当地,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教育倾尽心力。她多次受邀在全西藏自治区进行“名师示范课”的展示交流,帮助当地教师提高艺术课的教学水平,她参与的多项切合西藏教育现实需要的自治区规划课题,帮助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高原上的太阳晒黑了马丹的皮肤,她从肤白貌美的丹顶鹤,变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鸭,爱美的马丹也会对镜自怜,但几年的援藏教育经历却让她的教育信念历久弥坚: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  </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部分藏族学生因家庭生活和学习困难面临失学,马丹拿出工资,资助了6名学生近万元。尼玛拉姆是一名孤儿,她是马丹在义务辅导山南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时注意到的,马丹细心帮拉姆补课,用爱抚慰拉姆孤独的心灵,在西藏自治区2019年艺术高考中,拉姆以绝对高分通过了艺术专业考试。多吉罗布、罗亚卓嘎两名学生也在马丹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  </p><p class="ql-block"> 在马丹努力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她的儿子也面临高考,但马丹实在抽不出多余的时间给儿子,只能每天通过电话“问候”一下。今年,在高考的最后拼搏时刻,马丹又失去了至爱的父亲。因为一直在援藏一线工作,她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只能在空空的床铺前,痛彻心扉地向父亲致歉…… </p><p class="ql-block"> “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这是马丹骨子里的执念,她将无私的大爱播撒在这片高原。  </p><p class="ql-block"> 去年的教师节,马丹收到了学生次桑给她留言:“老师,您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人,因为有了您,我的人生出现转折,您是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孩子的好老师,我很欣赏您,或许我不是您最中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终身感谢的人。正是您使我学会该如何长大!”这一句句的真情,正是马丹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因材施教让星星闪耀高原 </b></p><p class="ql-block"> 与一些关注分数的老师不同,马丹没有把焦点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她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面对藏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容易厌学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之外,马丹一直在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当地的孩子能歌善舞,却只能自娱自乐,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马丹一直在努力做的。  </p><p class="ql-block"> 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队、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马丹创建了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队。顶烈日、战寒风,操场上、小路边,她带着这群孩子练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这支“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冠军。这24名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走出了西藏,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藏学生的青春风采,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内地的发展与光彩。这支啦啦操队伍把浓浓的雪域风情带到了内地,在全国的舞台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其成绩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西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可是这些成绩,都比不上学生对他说:“老师,原来高铁这么快啊!”“老师,飞机可以飞得好高啊!”“老师,大海真的望不到边啊!”……走出高原,登上了更大舞台的孩子们,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也让马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她用自己心中的火种,点燃了这些希望之星,让雪域高原繁星满天。  </p><p class="ql-block">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是马丹终生难忘的日子,由于援藏教育工作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她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那一刻,从未曾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光荣感,从她内心冉冉升起,她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是一名成就显著深受师生喜爱的援藏教师。同时,她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眼神中读到了对援藏教师的要求,读到了党对教育工作者的重托。  </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份嘱托,马丹全力以赴,在2020年第二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再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  </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坚守。这或许是对马丹的完美诠释。从擦亮蒙尘的星星到点燃希望的星辰,马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p> <p class="ql-block">故事启迪</p><p class="ql-block"> 马丹老师以热血青春奔赴雪域高原,用执着坚守诠释教育信仰,其支教生涯的每一步足迹,都是师德精神的鲜活注脚。她如格桑花般坚韧,在缺氧严寒的环境中倔强绽放,用爱扎根;似高原的阳光般温暖,将知识的光芒洒向每一个渴望未来的脸庞,驱散迷茫。她以雪山般的纯净守护孩子们的梦想,用溪流般的恒毅,将希望与力量默默注入学生生命。马丹老师的教育故事,不仅是对初心使命的践行,更启迪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以赤诚之心跨越山海,以无私之爱深耕讲台,方能点亮教育的璀璨星河。</p> <p class="ql-block">来 源丨明德小学党总支</p><p class="ql-block">初 审丨姜欣欣</p><p class="ql-block">复 审丨高 宏</p><p class="ql-block">终 审丨张玉英</p><p class="ql-block">编 辑丨信息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