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劳动节

简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简约劳动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1日,天色微明,颠簸一夜的火车终于缓缓驶入兰州地界。兰州站近在眼前,而早早驾车前来接我的军光兄,在停车场几乎又要进入梦乡,久别重逢,倍感亲切。正值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全国名胜皆是人头攒动,而我素来不喜欢凑热闹,尝言:最好的休闲,莫过于换个空间,换种方式,继续劳动。</p> <p class="ql-block">到了兰州,几乎无人能抗拒一碗正宗牛肉面的诱惑,我又怎能例外?军光兄对兰州了如指掌,加之其夫人又以美食家著称,很快便来到一家极为地道的牛肉面馆。细滴、不要辣子、少放葱花——这样的要求在行家眼中或许难以称得上正宗,但对我来说,却依然别有滋味。因为这碗面中,情感的佐料太重。</p> <p class="ql-block">与作家王琰早在北京便约好,此次到兰州,定要一同前往读者集团参观,并对接简牍书法游学的相关事宜。分管文旅的吴总接待了我们,一切安排有序。</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时光转瞬即逝,差点忘了此行兰州的主要任务:为全国各地的简牍书友线下交流授课。授课地点安排在元盛书画院,简友们早已从四面八方齐聚一堂。新老朋友因简牍书法结缘,见面格外亲切。简单的寒暄之后,便进入了上半场的主题——作品点评。我们的书友来自全国各地,性情也各异,无论是书写基础、原有职业还是年龄,都差异巨大,但唯一的共同点是热爱简牍书法。因此,作品质量也因人而异,我针对每个人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点评每位书友的作品时,我都会深入交流,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明确专攻方向。大多数书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临习泛泛,不求深入,也不求甚解,我过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验告诉我,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进步。于是,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半天下来,口干舌燥,却也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元盛书画院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可进行培训教学、笔会交流,甚至还能掼蛋吃饭、品鉴功夫茶。这里的美女主人赵晓燕拥有上好的功夫茶,可惜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根本没有工夫坐下来品鉴。即便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劳逸结合,书法本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大可不必操之过急。爱好是一种修身的方式,通常越单纯越幸福,一旦掺杂了功利心和目的性,便容易变味,甚至令人生厌。因此,大家的幸福,也在于对简牍书法纯粹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中午即将开饭,世彪兄作为兰州人,更是热心人,他张罗大家品尝当地的特色面片子。原因有二:一是节约时间,饭后可以适当休息;二是面片子确实攒劲。话未说完,便已感到饥肠辘辘。不知是一上午劳作的缘故,还是面片子的确攒劲,一大碗下肚,竟仍觉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茶饱饭足,学习继续,这才有劳动节的真正意义。下午我们探讨了简牍书法的临创问题,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简牍书法的临创要富有个性与情感”。首先,我建议大家从认识和审美上进行提升,通过四个方面来滋养:多临经典法帖、多读古人书论、多看主流展览、多与高人为友。我分别做了详实的介绍,并与大家探讨各自创作时遇到的问题。课间,哈老拿出他近期临创的敦煌汉简20米长卷,我示意大家一同观摩交流。哈老瞬间成了焦点,大家询长问短,他则乐呵呵地持一口非兰非宁的普通话作答。哈老是我们所有书友中最年长且最勤奋的老大哥,大家都习惯以“哈老”相称。随后,他请我为他的20米长卷题字,我为了让他高兴便爽快答应,但我提出要再认真看看方有灵感。实话说,初看此卷颇为不错,但仔细品读,硬伤不少。我真诚地为哈老指出问题,并告知具体的调整方法,哈老很是感动,紧握了我的手。</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为他的长卷题跋,引来同仁们围观录像和拍照。哈老打趣说:“这下可有证据了。”我为长卷题名为“简中自得其乐”,自认为比较贴合哈老的心境。卷尾题跋写道:“一朝入简道,从此不归途;以简书结缘哈老德章,数年交流学习,甚是欢娱,励志研习马圈湾汉简,初心不改,笔墨亦如其人,愈加精神,今观得此卷工夫惊人,令人感动,颇有一年不见换骨之感。乙巳黄石奉题于兰州。”题毕,我为大家朗读了一遍,哈老很是激动,再次紧握了我的手。他的眉宇间折射出更加坚定的学书信念,也更加明确了创作方向,而这正是我在简牍书法教学中最希望看到的。</p> <p class="ql-block">一下午就这样匆匆过去,晚上青海的俊才老兄设宴款待简友,他说精神和物质要双丰收,我颇为赞同。我提议大家在推杯换盏间每人即兴来一个小主题发言,可以是生活琐碎,亦或是学书体会,均可。聚会渐入佳境,彼此吐露心声,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我想,这样的劳动节,大家没有理由不快乐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石,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简牍书法院院长,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通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酒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物资学院特聘书法教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