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2025.1.1广富林+醉白池+方塔园 两日游

Leo^_^

<p class="ql-block">这次旅途我们探访了松江广富林、醉白池与方塔园,领略了松江的人文特色、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精选</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精选</p> <p class="ql-block">方塔园精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站: 广富林</b></p> <p class="ql-block">松江与上海之根——</p><p class="ql-block">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华亭,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当年陆逊因功被吴王孙权封为华亭侯。唐天宝十载(751年)置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辖华亭县。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式将华亭县东北区域析出为上海县,开始了一府二县的行政建制,即松江府辖华亭县、上海县。</p><p class="ql-block">松江府所辖的上海地区起初设有华亭县和上海县,后来于嘉靖、万历年间,增设了青浦县。到了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又新设娄县,娄县、华亭县的县治和松江府的府治,均设在松江府城内,一城内就有了三个衙门,足可见松江府城的热闹。雍正二年(1724年),新设奉贤县、金山县、南汇县和福泉县。雍正八年(1730年),福泉县并入青浦县。清嘉庆十年(1805年)松江府变成7县,华亭县、娄县、上海县、南汇县、青浦县、奉贤县、金山县和川沙抚民厅(县级)。民国成立后(1912年),把府一级行政区给废了,松江由府降县,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这个时候,上海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松江,成为这一地区经济中心。民国3年(1914年)改称松江县,从此六百多年的松江府完成了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广富林的考古价值——</p><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层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层,下层则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这种独特的文化层分布,不仅展示了广富林地区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也揭示了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的演变轨迹。</p><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的文化年代为距今4300一4000年,是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明确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至广富林文化的地层关系,丰富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谱系。</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富林塔</p> <p class="ql-block">标志的水下建筑,三角形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造型如同出土陶片的考古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天空山水下的生灵之趣</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下的水下建筑轮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站: 醉白池</b></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与豫园、古漪园、秋霞圃和曲水园共称上海五大古典园林</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醉白池主人将园林建好时心想,如果大诗仙李白再世,来此悠游,一定会被池上景物所迷醉、会被池旁园林所陶醉。所以就将池上园林叫“醉白池”吧!</p><p class="ql-block">原址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现内园为清顺治至康熙年间(1644年—1722年)在旧园址上重建的,外园是1958年向西扩建出的。</p><p class="ql-block">它原来是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明代末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这里修建了“四面厅”、“疑航”等建筑,他喜欢和文人雅士们以文会友、吟诗作赋。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松江士绅顾大申购得此园并修缮,改名为醉白池,一直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站: 方塔园</b></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78年,1980年开放,是一座以观赏古代遗迹与历史文物为主的园林式公园。内有宋代方塔,明代砖雕照壁,清代天妃宫,古树。</p><p class="ql-block">方塔园的规划者是冯纪忠,方塔园的规划设计,冯先生首先是围绕 “ 与古为新 ” 这一精神立意,在尊古的前提下,创作一座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园林。设计师尊重场地特征,园林的规划设计至始至终是为了突出宋塔的主体地位,因此,园林氛围的营造也是为了体现与宋塔韵味相一致的宋代典雅、疏朗、朴素、简远的风格意境。</p><p class="ql-block">方塔——兴圣教寺塔,位于上海最古老的地区--松江,因其塔身习唐代砖塔呈四方形,故又被称作“松江方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方形古塔。据元代《兴圣教寺记》记载,方塔建于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4)。1975年大修时,曾于第七层斗拱壁缝中发现了大中祥符、熙宁、元丰铜钱,证实方塔确系北宋时期所建,至今已有900余年</p> <p class="ql-block">多角度的方塔</p> <p class="ql-block">附松江历史:</p><p class="ql-block">古代时期</p><p class="ql-block"> - 秦汉至唐初:春秋时期,松江地区属吴国,后归越国、楚国。秦代属会稽郡。汉代为海盐县辖地。唐天宝十年(751年),设立华亭县,这是松江地区设县之始,标志着其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p><p class="ql-block">​- 宋至元代:宋代,华亭县经济繁荣,设有市舶司,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次年改称松江府,辖华亭县、上海县等,松江地区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时期</p><p class="ql-block"> - 明清时期:松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同时,文化繁荣,涌现出众多文人墨客、书画大家,如董其昌等。明清时期,松江府的行政区划有所调整,下辖多个县。</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1912年,废松江府,华亭县改名松江县,属江苏省。</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松江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8年,撤销松江县,设立松江区,开启了松江发展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