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记】之:叠彩山,一座色彩缤纷的山

闲情逸志

叠彩山,一座色彩缤纷的山 2008年暑假,我第一次来到桂林,第一站就是去叠彩山。当时,我心里就咕噜起来:怎么不先去象鼻山呢?因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我这个难得出来旅游的心中只知道象鼻山哦。尽管心中有点不畅意,尽管日照正当头,大家还是兴致冲冲地朝着叠彩山走去。<br>   当我们走进叠彩山景区时,一下子就被眼前平地突兀而起的石峰吸引住了。放眼望去,只见:石缝长树,石壁挂树,石窝花红,石上草绿,一派层林尽染景色,确实是天下奇观。因其“以石纹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唤作“叠彩山”。至此,我才知道,叠彩山不仅名字色彩飞扬,原来还是一座炫丽色彩、如同彩绸锦缎叠在一起的美丽山峰呢。 走近叠彩山的山门,刻意放慢脚步,注视着简洁古朴却不乏古韵的山门,门旁“到清凉境,生欢喜心”的对联,似乎在告诉我这里是桂林的避暑胜地。行至山腰处,见一呈葫芦状之“风洞”,便疾步冲进洞里,顿觉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原来这里是叠彩山神奇而精华之 “风洞”,桂林最佳避暑胜地。因其地处叠彩山腰且南北贯通、中间狭窄、洞门敞开,故一年四季悠悠清风不断。据说,随着季节的变化, “风洞”中的风也随之变化,春风和畅怡人,夏日凉风习习,秋风清柔泽润,冬时暖风融融,如此神奇之处实乃世间罕见。 叠彩山不是很高,虽是炎炎夏日,但因其易于攀爬,所以我们也很快就登上山顶。不经意间行至一亭子,近前才知道“叠彩亭”。亭子左侧有块天然巨石,在平整的石面上赫然有5个摹刻大字:“江山会景处”。于亭驻足,环顾四周,倒也真是岩峰耸立,山呈翡翠,石现叠彩,山清水秀,好一个江山景色大集会之地。站在峰顶,远近风光尽收眼底。只见不远处的伏波山、独秀峰与其遥遥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俯瞰整个桂林城市的山水风光,你可惊奇地发现:眼前悠悠漓江缓缓穿过峰林从城中蜿蜒而过,恰如一条蓝色丝带,悠然而去。水绕山行、山随水起,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远山近水与楼台阁宇巧妙相融,一派湖光山色景象。这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奇观,唯桂林可见。据说这里还是桂林早看日出晚观夕阳的最佳境地哟。 如此“江山会景处”,对于喜欢拍照的我来说,真是大饱眼福、来了个秀色大餐。当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摆弄姿势抢着拍照留念。因为那个时候,只有一架索尼相机,所以真有点忙不过来了。 <div><br></div> 叠彩山上有很多摩崖石刻,都是自唐以来历代文人骚客在游览秀丽的桂林山水之后留下来的,表达了人们对桂林山水的无限依恋与真挚向往,也因此这座山成为了桂林的历史文化瑰宝。在叠彩洞前,随处可见古今文人留下的摹刻,特别是陈毅元帅“愿做桂林人,不愿在神仙”诗句赫然醒目,意味深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