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包粽子。当竹叶裹着糯米蒸熟后的竹叶清香扑鼻而来的时候,我们未尝粽子就闻到一股久违的清香。在我们福州西乡一带包粽子用的竹叶分两种,一种是一般的竹叶,另一种我们这里管叫它“白叶”。长"白叶”的竹子很特别,它没有参天大竹的高大,也不是画家笔下竹子的浪漫。它叫"箬竹”,这种竹子长在深山老林,矮小,它只长叶子,一片片的竹叶缀满纤纤细细的竹杆上。好像这种竹子只长叶子不长高似的。</p><p class="ql-block">这种竹叶除了为我们带来独有醇厚的竹香外,它还是为我们遮日挡雨的好材料。当年,我们农家人下地干活戴的斗笠,就是用它的叶子做成的。不仅如此,水上人家船上的一席席竹蓬,都是用这种箬竹的叶子制作的。</p><p class="ql-block">它的叶子和它的细细竹杆于万千繁华中唯有的一种谦逊而不争。我们地处沿海,酿制"虾油”,"鱼露”的作坊里,这些师傅都是用这种竹叶作成的大大的盖子,盖在一缸缸放着原材料的上面。放置在露天风吹雨淋日晒。好像这种竹叶天生无惧严寒酷暑,为我们提供可口的调味品。</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箬竹的叶子好像没有什么用场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唯有在端午节包粽子的时候才想起它的存在,才想起它长在深山独隐凡尘。</p><p class="ql-block">箬竹的竹杆不大不小,竹节中间的距离长,正是制作毛笔的笔扞上好的材料。它做不了竹笛,也吹奏不了悠扬的声音。但是,落在它身上的阳光和雨滴化作儒雅的灵气,写出了"风来松涛鸣,雨去竹泪落"优美诗篇!</p><p class="ql-block">带经耕绿野,箬竹写文章。它的叶子送来竹香的同时,也让我们记住箬竹谦谦君子的品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