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浑源》古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源古城五代后唐时期迁筑于现址,距今有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明清两朝曾进行过五次大修,现存城廓总体格局为八角龟形,街道蜿蜒如蛇形,有“龟城蛇街”之称。</p> 山西之旅 寻找中华五千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圆觉寺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 ),是保存完好的金代砖塔 ,山西大同地区唯一密檐塔。八角形,全仿木结构 。塔座雕刻精美,舞乐人像、花鸟禽兽栩栩如生 。塔身9层,第一层四面有门,真假不一 。塔顶铁质凤凰风向标,是我国古代罕见侯风仪实物 。</p><p class="ql-block"></p> 浑源州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源州衙:位于浑源县城永安西大街,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为明洪武七年州判张溥主持营造 。占地约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间 。历经各朝代修建扩建,至清乾隆时规制完备 。是我国北方现存古官署衙门中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州衙建筑 ,布局体现“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传统礼制思想 ,2023年入列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文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渊源:始建于辽代,历代均有增葺。元初扩建,元末毁于大火,后于明成化八年(1472 年)、弘治四年(1491 年)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学单位驻地,先后为浑源中学、完小等学校。2008 年学校整体搬迁,2009 年起实施保护修缮工程 。2013 年 3 月 5 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圆觉寺夜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圆觉寺夜景 灯火阑珊处的禅意温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四合,白日里熙攘的人群渐渐散去,圆觉寺褪去喧嚣,以另一种姿态悄然苏醒。月光如纱,轻柔地覆在寺院的飞檐斗拱之上,一场独属于黑夜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渐深,圆觉寺在月光与灯火的笼罩下,愈发显得宁静祥和。这里没有都市的霓虹闪烁,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唯有清风、明月、古寺与禅意。置身于此,仿佛时间都已静止,心灵也在这静谧的夜色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与净化。</p> 古城历史文化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探寻浑源古城历史文化老街的岁月遗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岳恒山的脚下,有一座古老的城池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就是浑源古城。城中的历史文化老街,承载着这座城市千余年的历史,见证了朝代更迭、岁月变迁,是浑源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注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源古城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独特的“龟城蛇街”格局,在古代城市规划中独树一帜。城墙呈八角形,象征龟形,街道蜿蜒曲折,如蛇行般穿梭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对玄武星象的尊崇,更体现出防御与生活功能兼具的精妙设计。古城最初仅设东西两门,后增辟南门,北门因玄武文化而未设,形成“两虚门、两实门”的独特布局 ,这在国内古城中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源古城历史文化老街,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它将古代建筑、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融为一体,展现出浑源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这条老街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根脉,传承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韵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