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闻扁鹊大名,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被誉为“中医始祖”,其“望闻问切”四诊法沿用至今。端午节最后一个下午,我答应了朋友的提议,怀着一颗崇敬之心,驱车前往河北邢台内丘县神头村,探访扁鹊庙。</p> <p class="ql-block"> 内丘扁鹊庙,又称扁鹊祠,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是国内外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扁鹊庙。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柏林。这些古柏参天而立,枝繁叶茂,据说是汉代所植,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圣地,也见证着扁鹊庙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勃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为医德、医技、医道首位集大成者,当时人们借用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是中医学鼻祖,是我国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医学家,34岁定居内丘,首创“望、闻、问、切”四大诊法,著《八十一难经》,后人尊称为“医祖”。</p> <p class="ql-block"> 沿着甬路前行,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依次展开。扁鹊殿、献殿、药王殿、后殿……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扁鹊殿内供奉着扁鹊的塑像,他面容慈祥,仿佛在俯视众生,倾听着世人的疾苦。</p> 扁鹊墓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题扁鹊墓》</p><p class="ql-block">渤海名医术有神,功同岐伯世无伦。庸医嫉妒加残害,活得人多转杀身。</p><p class="ql-block">意为:扁鹊医术高超,医术可与岐伯比肩,却遭庸医李醯嫉妒暗害,他一生救人无数却遭杀身之祸!</p> <p class="ql-block"> 扁鹊头颅埋葬处。 坟与墓,古代有别,“坟为高处,墓为平处”,周代贵族阶层开始筑坟种树,平民仍是只有墓没有坟。扁鹊生活在东周时期,作为平民医生,按照当时的丧葬制度,他的墓没有封土(坟)。</p> 药葫芦 扁鹊传墙 <p class="ql-block"> 《扁鹊见蔡桓公》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p> <p class="ql-block">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p> 扁鹊纪念馆 扁鹊故居 古柏 山顶的殿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扁鹊庙,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扁鹊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名医,更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圣人。他的一生,是为百姓解除病痛的一生,也是为中医事业奠基的一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