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風

雁蕩山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酒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夜醉臥夢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醒來已是五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語猶在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杯洞見真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悲哉,悲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讓我細思極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乾餱失德以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豎子豈以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珍饈錯將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寧知蛇蠍冷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奈何,奈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醉裡才悟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雁蕩山人丙申高秋之晨夜凍醒於楊子東岸羅馬別墅。</span></p> <p class="ql-block">  什麼是五更風,就是五更感覺到的一陣陣涼意,一陣氣流流動,酒醉的山人因之從夢中醒來的風!</p><p class="ql-block"> 山人就這樣睡了一夜?沒有回房間睡覺?看看落地窗外的黑夜,已不是黑夜的那種黑,也不是早上的東方欲曉,是一種黎明前的黑暗,即將逝去的黑色,是夙夜,是五更。嚴格說山人是被涼涼的早風凍醒的。</p><p class="ql-block"> 空空洞洞的房間,昏黃微弱的殘燈,寂寞無人的晨夜,涼颼颼的五更的風。天雖沒亮,人亦醒透,再睡亦沒必要,現在只是感覺冷,需要的是蓋點什麼,哪怕是一件衣服。不遠處的那件白大褂拿來蓋上,已足以暫時抵禦一下這五更的寒氣。</p><p class="ql-block"> 昨晚山人心想,等這幾個吃貨走了,再去拿過來蓋上,誰知裝醉裝成了真醉,連自己都騙了。當時主要是擔心有人會返回頭過來察看,看到山人蓋著東西露出馬腳,心想,再等等,再等等,就這樣沒了下文。然後挨了竟是一夜的凍,直至凍醒。弄假成真很可能這就是來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五更風是不是風,在房間裡怎麼就會有風?只能對經過從黑夜到天明,在大的空間裡沒蓋東西凍醒的山人說才能聽懂。</p><p class="ql-block"> 室溫一夜基本是相對穩定的,五更時,突然會形成一個明顯的溫差,有了溫差,空氣自然就流動,有了流動就有了風,你經過你就懂,突然,五更時分就冷了的起來的那種感覺。</p><p class="ql-block"> 五更風使人清醒,人們也可以叫它“清風”,這個時間也可以叫它“清晨”。房間清晨五更產生的這種風很小,就是一陣寒氣,說風好像有點誇大其詞,大家一般不會叫它風。</p><p class="ql-block"> 宋·徐昌圖《臨江仙》有句,“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無風不起浪,輕浪也是浪,是風導致的浪。</p><p class="ql-block"> 室內這五更風好像和這浪沒關係。作者五更醒來感覺到的寒氣,是在船艙,殘燈孤枕嘛,肯定是在室內,是船艙內的寒氣。“輕浪五更風”是由感覺到五更船艙內的寒意,又想象外面輕浪拍打船艙的風,以為這風是一回事,船艙怎麼會有風呢,是把五更的寒意當成了這風。</p><p class="ql-block"> 山人五更也像徐昌圖那樣酒醒過來,感覺到這涼颼颼的寒氣,是被寒氣凍醒。山人酒醉醒來,像大病初愈一樣,身子骨雖有點疼,但感覺輕鬆多了,如釋重負。和徐昌圖不一樣的是,徐昌圖不是體力勞動者,僅僅只是憂愁而已,而山人是身體精神兩累,難得酒醉睡了一個好覺。濃睡酒醒後那叫一個爽,一個痛快,痛後的輕鬆快樂!</p><p class="ql-block"> 記得小時候看樣板戲“紅燈記”,鳩山對李玉和說過這樣一句話,“痛快,痛快,老朋友,來來來,先乾上一杯!”。山人想,快前面為什麼還要加一個痛字?小時候剛識字,看到字幕“痛和快”連在一起很不可思議,難道快樂必須要先痛嗎?上刑也很快樂嗎?</p><p class="ql-block"> 大了一點,好像是明白了一點,明白了勞累後徹底休息一下得到的那種感覺,確實就是那種快感,“痛後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山人隱藏了自己能喝酒的經歷和實力及自己是杜康酒文化協會秘書長的身份。一般人不會想到山人這樣的人能喝酒。</p><p class="ql-block"> 然而,喝酒這活也是要經常練的,經常練才能保持一定的量,維持一定的標準。</p><p class="ql-block"> 山人好長時間沒喝了,曾經的標準記錄都是故事,要打折扣了。和幾個心照不宣不地道的人喝酒這是喝酒大忌。酒逢知己才能千杯少嘛,那和幾個不地道的人喝酒可想那酒喝的有多憋屈,多窩囊,心裡簡直就像吃了蒼蠅一樣。</p><p class="ql-block"> 過去我們酒協幾個平時喝酒的,標準那就是人加一瓶。由於不明底細加上輕視就沒加酒。四個人老余不喝,王門衛也號稱滴酒不沾,就只買了兩瓶酒,等於和那個喝酒的我倆對拼了。</p><p class="ql-block"> 酒過半斤,山人看那個山人叫他“秦檜”的,一點事沒有,心想完了,這酒喝後肚子裡了,白搭了!估計他醉得在一斤朝上,今天放不倒他了。更主要是這王姓門衛,平時號稱自己滴酒不沾,突然自己倒了三兩,就是喝水用的茶杯一杯。這出乎了山人預料,就沒買準備他的酒,按他年輕壯實的身體估計,既然喝酒,他應該有半斤以上的量!被他蒙騙了。</p><p class="ql-block"> 早知他喝酒,山人早就應該找機會把他撂翻,被他的虛偽的外表蒙騙。山人的目標是“秦檜”,結果被這攪屎棍打亂。早知再多買一瓶。不過也難說,小人都是見風使舵的,反復無常的,隨機應變的,也許多了他根本就不喝。</p><p class="ql-block"> 半斤後,山人就裝的東倒西歪,胡言亂語。兩個人,來了興致,起來壞心,目標一致,反而勸山人喝。王門衛的突然三兩,是拱火,大有乘人之危落井下之意。</p><p class="ql-block"> 國人喝酒是喝酒文化。喝酒就叫“酒局”,吃飯是“飯局”,不是單純的喝酒,吃飯。和打麻將一樣,都是“局”。打麻將如果你相信只是憑運氣,那你定是被人“做局”的,定是那個輸家。經常聽到有人說,我們牌友都是鐵哥們兒,親戚鄰居,就是娛樂,不和外人打。這話對那些花錢學老千專門賺朋友親戚錢的同志太有侮辱性了。人家打牌家裡有賬單,賠賺都是有記錄的,是控制著的,但總的來說是賺。在有心機的“智者”眼裡,麻將從來就不是娛樂工具,就是賺錢的手段。如果是所說的那樣,就沒有“十賭九騙”這個詞了,不出老千不做局,人家支鍋山珍海味招待你,世界上好事都讓你佔了!</p><p class="ql-block"> 山人見過教打牌小廣告,有專門學習班講授和親戚鄰居怎麼打,和朋友怎麼打!號稱,和和氣氣平平穩穩保證年賺二三十萬不被發現。人家組織有牌友會,散落在各個牌場,都有交織在一起的朋友圈,碰到都裝作不認識。打牌就是工作,每天就是在朋友圈賺錢,專門賺朋友親戚的錢。在他們眼裡,什麼親戚朋友,白白和你要錢你會給嗎?喝酒也是,不設局,誰願意出錢陪你玩兒?</p><p class="ql-block"> 王門衛暴露實際能喝酒後,山人倒擦一把冷汗,隱的深!天天在一塊兒,他竟能忍住了不喝酒,忍住滴酒不沾,看著我喝酒的樣子。那個常喝酒的,幾乎是天天喝的,不喝酒嘴也是不閒著的,瓜子花生抽菸,我發現閒人都是這樣,吃零食,說閒話,搬弄是非。</p><p class="ql-block"> 山人好歹也是酒協的,按自己經驗就是,天天小酒不斷的,其實未必能喝,半斤八兩到頭。但被裝不喝酒的蒙蔽,山人這次也是看走眼了。看他的量,山人知道,今天喝到底,也是對他沒用的。如果他確實是能喝一斤,酒不夠了,山人也沒辦法把他扳倒。那只好退而求其次,吸引他下一次再戰。山人給他們個完勝結果吧。</p> <p class="ql-block">  兩瓶見底,杯盤狼藉,山人說,不行了,我要躺一會兒。既然放不倒,那就山人先倒吧。山人最早學過一句名言一招苦肉計,那就是“要想把別人灌倒,先把自己灌倒。還別說,山人這一招,還真撂倒不少酒量一斤出頭的。今天的失誤,就是沒有考慮那個王姓門衛突然殺出,亮出獠牙。另外是輕敵,小看那個天天喝酒的,認為一人一斤就可以把他撂翻。如果早計劃到,多買一瓶就搞定。然這孫子既然能藏,如果買三四瓶,他很可能不暴露不喝。主要是不自信,以前山人高峰時能喝一斤半,常規斤二兩,加上技巧,公斤量的也能喝翻,現在不行了,也就一斤多一點點。</p><p class="ql-block"> 山人低估了這個喝酒的原因,一般認為奸佞之人不會有太大的量。後來體會到,奸佞之人才是大智慧者,他能變換任何角色站隊各個立場!能盯著一個公司的人,那得多大的度量和胸懷。</p><p class="ql-block"> 有時也會被總裁識破,老皮子老臉被罵的狗血淋頭也不是沒有過,這一點他比山人能忍多了。就因一瓶酒,今天算是失計了,打水漂了。山人踉踉蹌蹌東倒西歪去找那個可以放倒睡覺的折疊皮椅,背後有聲音傳來,“老王真能喝”。你也八兩,我也八兩,什麼叫能喝?看他們這氣勢姿態,有點得意忘形滿意十足。遺憾要是再有一瓶,這倆人一定會和山人拼命乘勝追擊,這正是山人後發揮時代的大好時機。空吊起一個胃口,“此曹之失計而漢事將成矣!”。</p><p class="ql-block"> 王姓門衛的三兩,一個是趁火打劫,一個給對酒的那位減了負,“凡事難料,不可逆睹”。山人曾給王姓門衛起名“人品太次郎”。不喝酒的門衛,也就是自稱山人“老鐵”的老余,山人稱他為“永遠的兄弟”說,名字起的很到位,很恰當,可惜只有我們兩個懂,就叫他人品太次郎吧。</p><p class="ql-block"> 山人 給他起名人品太次郎是有原因的。老余曾告訴山人一件事證明他有多壞。老余和他一個班次,一次,老余來值班,提前十分鐘到,應該是接老趙和另一個門衛的班,老趙不在,是他在,人品太次郎那天沒事,來早了快一個小時,隔窗可見他坐在門衛室背對窗戶的沙發上在手機上打字,由於太投入,再加上拼音學的不好,打字慢,老余隔著門衛室窗戶正好看到他的打字內容。他給主管發信息,意思是老趙提前半個小時早退脫崗,現在是他在值班,他的旁邊放著一個餐盒,有幾塊醃製熟牛肉,還有肉包,邊吃邊打字。</p><p class="ql-block"> 老余一看就知道是老趙的餐盒,看他發信息給主管,一下明白怎麼回事。進門說,你踏馬還算人嗎,吃著老趙還告老趙,你要麼告人家不吃人家,要麼吃人家不告人家!不想替班說到明處。王姓門衛說,我不替怎麼吃老趙醃的牛肉,老趙醃牛肉可是絕活,好吃的很。就是因為吃他的才有力氣告他,不吃他的哪個有力氣告他。他就是這樣反常理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當然,告山人的也很多。他在總裁面前誣告山人,被老余看到,老余當山人面揭露他那天誣告的真像。老余是唯一敢當著他面揭穿他罵他的人。那次,他告山人把公司的珍藏的畫帶出去偷偷複製,老余罵他,老王明明和你說三個人去他家裡幹活,你說你不知道,誰開的門?他用自己機器自己的電給公司幹活,你卻說他把公司的畫拿出去複製,你踏馬到底是人不是人?比另一個喝酒的好一點就是,他做了不道德的事,老余能逼問出來,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另一個要高明的的多,是暗地唆使他人害人,挑起禍端,完了還會全身而退,還會佯裝規勸過激言論和行為,其實主意就是他出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會說,你不能妄加猜測!怎麼可能呢?山人要想在這汙泥濁水裡獨善其身並自保,沒有反制行為也是不可能的。小人結黨每一招都是傾盡全力置你於死地,讓你出力不討好並利用上頭整你,甚至是連環計。反正用著老闆開的工資,消費著老闆的時間,自己毫無代價。</p><p class="ql-block"> 山人花了一萬多組裝了一套五六組監控系統,一組相當於一部手機,每一組每月電話費都要百十塊錢,一個月通訊費要上千。山人兩個手下趁山人出差,不僅不幹活,竟公然在大廳鬼混,剛開始有姓趙的門衛告訴山人,你那兩個手下趁你出去,大眼瞪小眼不幹活還談戀愛!山人說,不會吧,都有家有口的,你看見了?門衛說沒有!山人知道,他不僅看見,估計還撞到不少次。山人在時,經常碰到這對狗男女聽到山人腳步聲馬上衣衫不整分開往大廳兩邊的房間跑。再說有自己的監控,山人早就知道,只要不影響工作,不危機到山人,自帶設備,知道躲避就行。門衛和他們不一派,當然和山人也不一事,山人孤家寡人,不參與任何派別。但門衛會趁機做不利於山人舉動。比如,山人佈置好的工作,到下班一點沒做,總裁還催的急,山人通知門衛,工作不做完不要開門,結果,山人剛走,他就放人走了。</p> <p class="ql-block">  沒等一會兒,三個人起身也結束。經過山人旁,老余說,我得找點東西給老王蓋一下,小心他感冒了,要不就用他的白大褂給他蓋下!山人聽了暖暖的,心存些許感激,還是我永遠的兄弟!</p><p class="ql-block"> 那個被山人起名叫人品太次郎的門衛說,關我們什麼事,感冒才好呢,我還巴不得把他喝死,死了才好呢!這就是山人花錢請吃飯喝酒的結局,嘴上油都沒來得及擦一下的現世報!</p><p class="ql-block"> 詩經小雅《伐木》篇有句“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愆qiàn”,是過的意思。是古人認為過就是錯,一般人認為,對工匠出力人好一點,他會做活好一點。幹的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口飯一口乾糧沒吃飽沒吃好的過錯。後來山人在生活中反復品味這個“愆”字意思,以前把它當做同音字“欠”字理解,後來想,還有個問題,過錯為什麼叫“愆”,“過錯”是不是還有“過多”“過分”的意思?“愆”還有逾越、多的意思。可不可以另一種理解,民之失德,是你讓吃得太多了,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決不能不勞而獲。給的多就是打破規矩,讓他知道干的少也可以得到的多,就埋下了壞的種子,等於獎勵他,這就亂了規矩。對人不好不行,太好了逾越了也不行,左右都不行。就是說,也不能多,也不能少,就是不多不少,就是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勞有所得,勞有所獲,多少剛剛好。</p><p class="ql-block"> 中原人有句表示滿意的嘴邊話叫“中,中,中”。有一次,山人和安徽涇縣做宣紙老闆張必明說話,他連說幾次“中,中,中”。我說,你也會說“中,中,中”,你理解嗎,適應嗎?他說,河南人這句“中,中,中”,全國人都知道,北京人都不嫌這句話土,都當成時髦時尚用語來用。我們經常在外面跑的人,都習慣說這句話,我認為這句話挺合適,“中”不是最好,不是不好,是剛剛好,有什麼不好的。這麼看起來,來理解“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就不是單單的沒讓吃好喝好他才會“失德”,吃太好了,太飽了,也不好,也不會達到好的結果。那在世風日下的今天,甚至可以想到的理解,就是“人品太次郎”說那句話,就是讓我吃的太飽了,我才有力氣告他,吃不飽哪個有力氣告他。至於很多人埋怨的,我他嗎掏心掏肺對人好,結果還好心當做驢肝肺;或者埋怨,我忙半天好心辦了壞事!就是說,給人辦事一定要把握分寸,慎之又慎,就是不要惹上麻煩?果真不好嗎?其實很大程度就是不承你的情,隨便找一點藉口把你功勞一筆勾銷,還要你倒欠。那麼這句詩經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民之失德就是因為讓他吃的太飽太好了,對待的太好了造成的,所以,請客不可怕,幫人不可怕,請出麻煩,幫出麻煩,會造成對自己的傷害才是可怕的。你請人喝酒吃飯,醉倒了,有人建議蓋件衣服,有人不僅反對,還要巴不得你死,難道這是個例嗎?酒後吹牛逼不可怕,但酒後吐的真言讓人寒心,我們一定要銘記。</p><p class="ql-block"> 那個公司奸佞雖沒說什麼,他常喝酒心裡清楚,醉酒不省人事,並不代表醉酒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他不說話並不代表他沒有立場。他總是暗中挑撥離間,等到把火點起來,矛盾製造起來,他又會裝好人,甚至出來說句自稱“公道話”。他的不表態實際已經表明觀點。人品太次郎很大程度就是說給他聽,知道他想聽才說的,畢竟他的勢力大,手段黑。老余面臨二比一站邊選擇,還是顧忌二人立場,所以也只好跟著走掉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會說,你老王也太不隨群了,老是被孤立!其實,你的角色換誰也不行。你幹,他陷害你,汙衊你,你還有成績擺在那裡;你不幹,那就是給他實錘證據。山人也不是沒陪他演練過,佯裝按他說的操作,立馬被總裁警告,也可憐他的智商,也幸虧他的專業知識欠缺。點火成功,他形影不離跟著總裁,怕山人說明真相,山人再再傻,也不會說山人是受你的挑唆不乾,山人祗是換了做法,形式,比以前更快更好,面對總裁詰問,一句化解。小人有壞心思壞心眼,你不得不用更多專業知識潛移默化化解它。你本來很愚蠢,但有人逼你聰明你也是很累的。但有些原則你不能“移”。做人不能沒有原則,沒有立場。</p><p class="ql-block"> 山人佩服公司那個奸佞,他用到誰,馬上可以變換成任何人的立場,他可以把任何人當槍使,問題是還能讓被當槍使的人樂意被當槍使。這就是所謂和誰都能說上話人際關係好的能人。</p><p class="ql-block"> 山人何嘗不想隨大流,你必須放棄選擇放棄立場。人云亦云,不過大腦,知其然不問其所以然,你能做到嗎?這次任務也是即將完成,破壞干擾意義已經不大的情況下,山人承諾完成後請客,這才齊心協力了一把,表現了出了一天的空前團結。不管真的假的,團結一會兒是一會兒。再說,即將完成任務時,總裁有時也會冷不丁親臨現場一下,這些人精也不想被抓現行,並且經常是給總裁呈現一下齊心協力攜手一致的假象。</p><p class="ql-block"> 古人打死估計都想不到,今天的人你幫了他,請他吃了喝了他反而立咒你害你,好像這樣才能取得心裡平衡,起不到好的作用還起反作用。但有些人天生不會幹壞事的,沒有扭曲的心態人性,同樣做那是對自己心靈的折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醜惡得不到報應,慣犯累犯還會繼續犯罪,會得到原諒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