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盛景千秋传古韵 五帝名园四季焕新辉

老班长王军

<p class="ql-block">金都焕彩喜迎新春到</p><p class="ql-block">五帝呈祥共贺好景来</p><p class="ql-block">6月2日上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金都五帝园回忆建造五帝园过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像,海东青雕塑,汉白玉五帝龙柱,唐三彩高水旺大师创作的五帝生肖兽首,开国大典,海陵迁都,市井生活,拜山射柳四幅大型铜浮雕。180位将军书写金源文化书法刻的诗词壁。二十年的坚守,为感谢家乡的关怀与支持,免费参观,宣传阿城金源文化!承担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传承文化,回报社会。</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p><p class="ql-block">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p><p class="ql-block">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75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p><p class="ql-block">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金都五帝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以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专业博览馆内的重要展区,:</p><p class="ql-block">园区景观</p><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牌楼:由老红军向守志上将题写的“金都五帝园”五个大字镌刻在牌楼峨眉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金源文化诗词照壁:180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诗词照壁是标志性景观,无声地诉说着女真族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汉白玉神龙亭:亭中有38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38个“龙”字,寓意金上京历经四帝统治38年。</p><p class="ql-block">- 金源文化书形石:园区内四周环绕着35本由100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书形石,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大金第一都龙虎太湖石:由刘精松上将题写的“大金第一都”龙虎太湖石屹立在园区中央,气势非凡。</p><p class="ql-block">园内展品</p><p class="ql-block">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像:高5.5米,重5500斤,堪称女真铜雕之最,展现了金太祖的雄姿。其两侧还矗立着大金名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璧雕像。铜浮雕:唐吉州大师的四幅铜浮雕,生动地展现了金代的开国大典、海陵迁都、拜天射柳、市井生活等场景。</p><p class="ql-block">五帝龙柱与生肖兽首: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五帝龙柱挺然屹立,龙柱顶端是高水望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p><p class="ql-block">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高5.5米的海东青铜雕伫立在五帝龙柱前,展现了女真族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满祖金殿造像:满祖金殿采用铜雕、福州生漆脱胎技艺,塑造了金初五帝、清初五帝两代帝王形象,供后人瞻仰,了解金清历史。</p> <p class="ql-block">上联:园纳吉祥开启新岁运</p><p class="ql-block">下联:都含瑞气催开盛世花</p><p class="ql-block">横批: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金太祖完颜阿骨打</p><p class="ql-block">金朝开国皇帝,女真族杰出领袖:</p><p class="ql-block">生平经历</p><p class="ql-block">出生与早期经历:1068年8月1日出生于会宁府会宁县,为完颜劾里钵次子,自幼力大无比,精于弓矢。23岁时随父围攻窝谋罕城,作战勇猛,曾被敌军围堵后成功突围并杀入敌营。</p><p class="ql-block">- 统一女真与建国: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完颜阿骨打率2500名女真骑兵誓师来流水,举兵反辽,首战大败辽耶律谢十部,之后取得宁江州、出河店等战事胜利。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在群臣拥立下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p><p class="ql-block">- 灭辽征程:建国后,完颜阿骨打继续征战,以少胜多于达鲁古城重创辽军,攻克黄龙府,击溃辽天祚帝于护步达冈。金天辅六年(1122年),亲自领兵追击天祚帝,先后攻占居庸关、燕京等地,辽朝五京俱陷,辽政权迅速瓦解。</p><p class="ql-block">去世:金天辅七年(1123年),在班师返回上京途中,于部堵泺西行宫去世,终年56岁,葬于睿陵。</p><p class="ql-block">政治举措</p><p class="ql-block">改革勃极烈制度:自称“都勃极烈”,即金朝的最高统治者,并下设谙版勃极烈、国论勃极烈等职位,形成以都勃极烈为核心的最高统治机构,在金朝初期的政治、军事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创建猛安谋克组织:在氏族制基础上创建猛安谋克组织,将其改革为军事行政组织,规定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平时从事生产活动,战时编成军队应征出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p><p class="ql-block">文化贡献</p><p class="ql-block">颁行女真文字:天辅三年(1119年)八月,命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字并正式颁行,结束了女真族没有文字的历史,促进了女真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学习汉文化:主动向汉人学习,规范金国的服饰、官名和礼仪,采用选举的方法招贤纳士,兴办学校,推动了女真族文化的汉化进程。</p><p class="ql-block">历史评价</p><p class="ql-block">军事才能卓越:他领导女真族军队在反辽战争中取得多次关键胜利,以少胜多,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战略和指挥才能,成功打破辽朝对女真族的统治和压迫。</p><p class="ql-block">- 政治智慧出众:在治国方面,善于用人,懂得分化瓦解敌人,同时重视民生,减轻赋税,缓和社会矛盾,还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促进了女真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民族融合推动者:他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女真族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坚守,传承金源文化之光</p><p class="ql-block">6月2日上午,哈尔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三五非遗博览馆的金都五帝园,为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园区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在园内一处静谧角落,已过古稀之年的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静静伫立,目光深情地掠过园内的一景一物,思绪随着回忆的浪潮,重新回到了那段充满艰辛与执着的建造岁月。</p><p class="ql-block">漫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像。那高达5.5米、重5500斤的铜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金太祖的雄姿英发,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座雕像,从设计构思到最终落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王军的心血。他曾多次走访历史专家,查阅大量典籍,只为确保雕像能够精准还原金太祖的神韵。“金太祖是女真族的英雄,是金源文化的重要象征,一定要把他的风采完美呈现出来。”王军回忆起当初建造雕像的初衷,眼神中满是坚定。</p><p class="ql-block">不远处,海东青雕塑傲然挺立。海东青,作为女真族的精神图腾,在王军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打造出这座雕塑,他四处寻觅技艺精湛的工匠,反复推敲雕塑的造型和材质。“海东青代表着女真族的勇猛和坚韧,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传承金源文化的重要载体。”王军抚摸着雕塑,缓缓说道。</p><p class="ql-block">汉白玉五帝龙柱、唐三彩高水旺大师创作的五帝生肖兽首,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军介绍起这些宝贝,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还有那四幅大型铜浮雕——开国大典、迁都北京、市井生活、拜山射柳,生动地再现了金代的历史场景和社会风貌。“这些浮雕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史书,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金源文化。”王军说。</p><p class="ql-block">而最令人震撼的,当属那面由180位将军书写金源文化书法刻成的诗词壁。诗词壁上,每一个字都苍劲有力,每一首诗都饱含深情,诉说着金源文化的源远流长。为了完成这面诗词壁,王军不辞辛劳,四处奔波,邀请将军们书写诗词,并精心挑选石材,组织工匠雕刻。“这面诗词壁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它是金源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王军感慨道。</p><p class="ql-block">从开始建造金都五帝园,到如今的规模,王军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二十年里,他面临过资金短缺的困境,遭遇过技术难题的挑战,但他从未动摇过传承金源文化的信念。“阿城是我的家乡,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金源文化,记住阿城的历史。”王军的话语朴实而真挚。</p><p class="ql-block">为了感谢家乡的关怀与支持,王军决定免费宣传阿城历史金源文化。他不仅让三五非遗博览馆和金都五帝园向公众免费开放,还经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让更多的人走进这里,感受金源文化的魅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用无私的奉献,回报着社会。</p><p class="ql-block">二十年的坚守,王军早已将自己的人生与金源文化的传承紧紧相连。在他的努力下,金都五帝园成为了阿城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而他,依然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着他的文化传承之旅,用自己的力量,让金源文化的光芒更加璀璨夺目。</p> <p class="ql-block">海东青,满语称“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汉语直译为“海东青”,即“来自海东(古代对东北近海地区的称呼)的青鹘” ,是一种极具传奇色彩的猛禽。</p><p class="ql-block">生物学特性:海东青属隼形目隼科,体型中等,却矫健凶猛,羽毛多呈暗灰色至白色,双爪锋利,喙部尖锐弯曲。它擅长高速飞行,最高时速超200公里,能在高空敏锐锁定猎物,以俯冲之势迅猛猎杀,野兔、野鸡甚至天鹅都是其捕食对象,俯冲时的冲击力可轻松击碎猎物头骨。其栖息地主要位于严寒的东北亚地区,包括西伯利亚、黑龙江流域等山林地带。</p><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在满族、女真等北方民族文化中,海东青是神圣的图腾,象征着勇猛、敏捷与无畏,被视为“万鹰之神”。传说中,它是天神派来的使者,守护着部落平安。金代时,海东青深受皇室贵族推崇,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用于狩猎和彰显身份,甚至因辽朝向女真索要海东青引发民族矛盾,间接推动了金代的崛起。此外,在蒙古族、赫哲族等民族文化中,海东青也具有重要地位,常出现在神话、传说、艺术创作中。</p><p class="ql-block">现实保护:由于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过度捕猎,海东青数量急剧减少,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保护海东青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传承北方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咏金都五帝园</p><p class="ql-block">廿载倾怀守故园,雕梁镌壁溯金源。</p><p class="ql-block">将军笔落风云聚,五帝遗辉耀九天。</p> <p class="ql-block">咏金都五帝园</p><p class="ql-block">廿载倾心筑此园,精研巧构溯金源。</p><p class="ql-block">铜雕太祖威千古,玉刻龙柱势万番。</p><p class="ql-block">诗壁将军书浩气,浮雕盛世展尘喧。</p><p class="ql-block">倾忱故里传文脉,五帝遗风映远天。</p> <p class="ql-block">金代神鹰海东青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名称与寓意</p><p class="ql-block">“海东青”意为“来自东海之神鸟”,在满语中被称作“雄库鲁”,意为“飞得最高最快的鸟”。</p><p class="ql-block">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民族图腾:在满族等北方民族的传说中,海东青是天神派来守护部落的神鸟,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勇敢、坚韧和自由。</p><p class="ql-block">- 皇室象征:在金代,海东青是皇室权力与尊贵的象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拥有和使用,常被用于外交、赏赐等场合。</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与特点</p><p class="ql-block">- 栖息与迁徙:海东青主要栖息在东北的高山峻岭中,春季会迁徙到更北方的地区,能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中飞行。</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型较小但十分俊健,爪子呈白色,双翼展开时姿态优美,飞行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超过240公里。</p><p class="ql-block">- 捕食习性:以野兔、天鹅等为食,发现猎物后会先在高空盘旋观察,然后以极快的速度俯冲而下,用尖锐的喙攻击猎物要害,还会将猎物拖到固定区域享用,一次可吞食相当于自身体重三分之一的食物。 </p><p class="ql-block">在金代的历史作用</p><p class="ql-block">- 军事象征:金代女真军队常以海东青为旗帜,每当这面旗帜出现在战场上,士兵们就会士气大振,它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鼓舞作用。</p><p class="ql-block">- 文化交流:海东青作为珍贵的礼物,被用于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促进了金代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金都五帝园感怀</p><p class="ql-block">故郡阿城,古韵流芳,胜境独彰。看龙雕玉柱,气凌霄汉;铜镌太祖,威镇蛮荒。诗壁巍巍,将军翰墨,尽诉金源岁月长。浮雕处,展兴衰百代,市井繁昌。</p><p class="ql-block">廿年坚守难忘,承文脉、初心自炽张。念乡恩浩浩,倾忱反哺;匠心默默,矢志传扬。五帝遗风,千秋薪火,尽入名园焕彩光。凭栏望,愿金都盛景,永续辉煌。</p> <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赋</p><p class="ql-block">维东北之胜境,乃金源之故邦。阿城形胜,肇基女真之雄;五帝名园,璀璨非遗之彰。馆长王军,怀赤子之诚;廿载坚守,承文明之光。今作斯赋,以咏其昌。</p><p class="ql-block">观夫园开胜景,气贯长虹。牌楼巍峨,书将军之墨宝;照壁磅礴,镌金源之遗风。汉白玉亭,藏“龙”字之灵韵;太湖奇石,立“金都”之尊荣。龙柱擎天,五帝威仪赫赫;兽首凝彩,生肖妙态雍雍。铜雕阿骨打,展开国之雄姿;浮雕述往事,现市井之熙融。海东青振翼,魂牵古族;诗壁生辉,笔走游龙。</p><p class="ql-block">忆昔肇建,筚路维艰。资金困窘,未改初心之志;技术纷难,更坚守业之坚。遍访典籍,考据千年之史;广邀匠师,精研百艺之玄。聚将军之翰墨,凝岁月之精专。非有赤诚一片,安能成此大观?</p><p class="ql-block">夫其园也,非独景之瑰丽,实乃文脉之绵延。免费开陈,以报桑梓;倾心传播,不慕利权。展金源之旧事,启来者之新篇。企业家之担当,于此尽现;文化魂之赓续,赖此承传。</p><p class="ql-block">嗟乎!岁月悠悠,园中古意长存;星河耿耿,笔下深情永镌。愿此园之胜景,千秋不坠;冀金源之文化,万代流丹!</p> <p class="ql-block">上联:廿载倾忱,筑园彰古韵。看太祖铜雕,神威凛凛,镇护山河;龙柱汉白,气势昂昂,直通霄汉。更有将军墨宝,镌刻诗词,尽述金源故事;大师巧艺,精雕兽首浮雕,重现前朝盛景。匠心独运,传承非遗薪火,誓将阿城历史,播扬四海</p><p class="ql-block">下联:一心守志,弘道见真情。承女真精魄,浩气昭昭,绵延今古;文光璀璨,声名赫赫,远播寰球。且观故郡风华,激扬岁月,长留盛世传奇;赤子丹忱,反哺桑梓故土,甘付白首韶华,回馈八方</p> <p class="ql-block">上联:廿载躬耕,塑太祖铜雕,立汉白玉柱,镌将军墨韵,展浮雕盛景,承金源文脉,守初心以报桑梓,非遗薪火传千古</p><p class="ql-block">下联:一心矢志,彰女真雄魄,扬海东青魂,凝匠作精思,焕故郡风华,担道义而酬家国,赤子情怀耀四方</p> <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歌</p><p class="ql-block">冰城之东有胜园,金源五帝遗风传。</p><p class="ql-block">阿骨打像屹如岳,铜铸雄姿镇九边。</p><p class="ql-block">海东青雕塑云起,振翼欲破苍冥天。</p><p class="ql-block">汉白雕柱擎霄汉,生肖兽首生紫烟。</p><p class="ql-block">四幅浮雕映今古,开国迁都岁月迁。</p><p class="ql-block">将军挥毫落星斗,诗壁煌煌照人间。</p><p class="ql-block">馆长王军志如磐,二十春秋守故园。</p><p class="ql-block">不慕荣华甘寂寞,惟愿文明薪火延。</p><p class="ql-block">免费开馆酬桑梓,赤心一片可对天。</p><p class="ql-block">金源文化焕光彩,名园盛景永流传。</p> <p class="ql-block">游金都五帝园记</p><p class="ql-block">岁在仲夏,余游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观金都五帝园之盛景,感怀良久,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入园,但见牌楼巍峨,将军墨宝高悬,笔力遒劲,气势如虹。入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矗立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恰似当年挥师百万、纵横沙场之姿,令人望而生敬。旁侧海东青雕塑,羽翼张扬,若欲冲霄,女真之魂,尽凝于此。</p><p class="ql-block">汉白玉五帝龙柱,光洁晶莹,蟠龙缠绕,栩栩如生;五帝生肖兽首,出自大师之手,釉彩斑斓,精妙绝伦。四幅铜浮雕分列园中,开国之盛典、迁都之浩繁、市井之熙攘、拜射之雄姿,皆一一呈现,恍若穿越千年,置身大金盛世。更有诗壁百仞,集一百八十将军之书法,金源诗词,跃然石上,墨香与史韵交织,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园主王军,古稀之年,鹤发童颜。忆其建园之辛,二十载栉风沐雨,未尝言弃。或遇资困,或逢技难,皆以坚韧之志、赤诚之心破之。为报桑梓,免费开园,广宣金源文化,担企业之责,弘文明之火。</p><p class="ql-block">今观此园,非独景美,更蕴千年文脉、一腔热忱。王军先生以一人之力,筑此文化圣殿,使金源遗韵不泯,非遗瑰宝重光。噫!其志可嘉,其行可颂,此园此魂,当传后世,永耀人间!</p> <p class="ql-block">上联:廿载倾诚,雕龙塑虎镌金史</p><p class="ql-block">下联:一心守韵,刻玉铭铜耀故园</p><p class="ql-block">横批:文脉千秋</p> <p class="ql-block">上联:廿载匠心,雕铜刻玉传金史</p><p class="ql-block">下联:一腔夙志,筑馆开园耀故园</p><p class="ql-block">横批:文脉流芳</p> <p class="ql-block">上联:廿载精研铸就金源韵</p><p class="ql-block">下联:一园胜景长昭故郡魂</p><p class="ql-block">横批:文韵千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联:镂玉雕铜尽展金邦史</p><p class="ql-block">下联:凝心守志长承故郡情</p><p class="ql-block">横批:匠心传韵</p> <p class="ql-block">上联:铸魄雕魂廿载传金韵</p><p class="ql-block">下联:开园筑梦一心守故园</p><p class="ql-block">横批:文脉绵延</p><p class="ql-block">上联解析:“铸魄雕魂”体现打造金都五帝园时在雕塑、建筑等细节上的精心雕琢与文化内涵注入;“廿载”呼应馆长二十年坚守,“传金韵”点明传承金源文化的主旨。</p><p class="ql-block">下联解析:“开园筑梦”描绘建园的理想与行动,“一心”突出馆长专注与执着,“守故园”强调守护家乡文化根基、传承历史的决心 。横批“文脉绵延”总结全联,彰显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p><p class="ql-block">坐落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的三五非遗博览馆内 ,是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区。</p><p class="ql-block">园区入口处,由老红军向守志上将题写的“金都五帝园”五个大字镌刻在牌楼的额眉之上,迎着旭日东升熠熠生辉。走进园内,180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诗词照壁是标志性景观,它无言地诉说着女真族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园区内的核心雕塑,当属堪称女真铜雕之最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像,高5.5米,重5550斤,尽显一代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大金名将粘罕和金兀术雕像则矗立两侧。汉白玉神龙亭内有38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38个龙字,寓意金上京历经四帝38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唐吉洲大师的四幅铜浮雕也是园内亮点,将金代的开国大典、海陵迁都、拜天射柳、市井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此外,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五帝龙柱巍然屹立,龙柱顶端是高水旺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在穹顶之下尽显威严。5.5米高的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矗立在五帝龙柱前,展现着女真族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内四周环绕35本由100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书形石,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刘精松上将题写的“大金第一都”龙虎太湖石屹立园区中央,气势非凡 。</p><p class="ql-block">纵观金都五帝园,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园区,更是传承金代历史的重要场所,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直观而形象地领略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金代初期这一段独特的时空印象,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凝固的时光长卷</p><p class="ql-block">踏入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的金都五帝园,仿若翻开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每一处景致都是时光淬炼的墨痕,每一尊雕塑都在诉说着往昔的风云。时值盛夏,阳光穿过园区的汉白玉神龙亭,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与远处“大金第一都”的龙虎太湖石遥相呼应,恍惚间,九百余年的金源岁月正从历史深处徐徐走来。</p><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高达5.5米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雕像。他身披战甲,目光如炬,仿佛正凝视着这片他曾纵横驰骋的疆土。指尖抚过铜像斑驳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女真铁骑征战的热血。遥想千年前,正是这位英雄振臂一呼,率领部众于来流水畔誓师,以雷霆之势打破辽王朝的桎梏,开启了大金王朝的辉煌篇章。雕像一侧,海东青雕塑昂首展翅,这被誉为“万鹰之神”的女真图腾,以凌厉的姿态诠释着这个民族的坚韧与果敢。</p><p class="ql-block">漫步园中,汉白玉五帝龙柱巍然耸立,柱身雕刻的祥龙栩栩如生,龙须飘动间似有云雾缭绕。龙柱顶端,高水旺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釉色斑斓,在阳光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泽。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更迭,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脉。不远处,四幅大型铜浮雕如同一幅幅立体的历史画卷——“开国大典”上旌旗招展,“迁都北京”时车马喧阗,“市井生活”里烟火氤氲,“拜山射柳”间英气勃发,将金代的政治、经济与民俗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而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那面由180位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诗词壁。一笔一划,铁画银钩,将军们的墨宝与金源文化的豪迈气韵融为一体。指尖拂过石壁上镌刻的诗句,仿佛能听见金戈铁马的铿锵,能看见文人墨客的风雅。这些凝聚着历史与艺术的文字,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盛宴,更是金源文化的精神图腾。</p><p class="ql-block">园长王军已过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站在园区一隅,他缓缓讲述起建造五帝园的二十年历程。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到四处寻访工匠、筹集资金;从考证历史细节,到雕琢每一处景观,其间的艰辛与坚持,都化作了园区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阿城是我的家乡,金源文化是这片土地的根脉。”老人的话语里满是深情,“能为传承家乡文化尽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金源文化,他坚持免费开放园区,希望以一己之力,让沉睡的历史重新焕发生机。</p><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余晖为五帝园镀上一层金色。回望这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园区,我忽然明白,这里不仅是一处文化景观,更是一位古稀老人对家乡的赤子之心,是一位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无数历史文化传承者的缩影。金都五帝园,这座凝固的时光长卷,必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诉说着永不褪色的金源故事。</p> <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的介绍:</p><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的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内,是一座承载着厚重金代历史的独特园区,让人们能直观地领略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金代时空印象。以下是对金都五帝园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园区布局与景观设计</p><p class="ql-block">牌楼与神龙:园区的青砖琉璃瓦仿古牌楼十分气派,由向守志上将题写的“五帝金秋”增添了浓浓的将军文化气息。古牌楼门前的两个铜铸金源神龙,威震四方,日夜镇守着五帝金秋园。</p><p class="ql-block">神龙亭与诗词照壁:园内的汉白玉神龙亭有38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38个龙字,寓意金上京历经四帝38年历史。而180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金源文化诗词照壁则是园区的标志性景观,一笔一划都诉说着女真族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龙柱与生肖兽首: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五帝龙柱挺然屹立,龙柱顶端是高水旺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在穹顶之下高瞻远瞩,尽显庄重与威严。</p><p class="ql-block">雕塑艺术展现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完颜阿骨打雕像:高达5.5米、重3500公斤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塑雕像矗立园中,他身披战甲,目光坚毅,仿佛正俯瞰着这片曾经由他开创的大金疆土,展现出一代开国帝王的雄姿。</p><p class="ql-block">名将雕像:大金名将粘罕和金兀术雕像矗立在完颜阿骨打雕像两侧,他们身姿英挺,神情威武,让人联想到当年金代军队的骁勇善战和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p><p class="ql-block">海东青雕塑:3.5米高的海东青铜雕矗立在五帝龙柱前,海东青作为女真族的图腾,以其凌厉的姿态,诠释着这个民族的坚韧、果敢和对自由的向往。</p><p class="ql-block">铜浮雕展示金代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园区内唐吉州大师的四幅大型铜浮雕生动地展现金代的历史场景。“开国大典”上的盛大场面,让人感受到金代建立时的辉煌;“海陵迁都”展现了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策;“拜天射柳”呈现了金代的民俗活动;“市井生活”则描绘了当时百姓的日常生活百态,一幅幅浮雕如同一部立体的金代史书。</p><p class="ql-block">金都五帝园将金代历史文化与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完美融合,不仅是一个展示金代历史的园区,更是一座传承金源文化的艺术殿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