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用“有山有水”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山清水秀。承德,古称“热河”,地处燕山腹地、滦河之源,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冲,便是这样有山有水的秀美之地。但真正令其闻名遐迩却是它厚重的历史感。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而真正崛起于清朝康乾盛世。1703年,康熙皇帝在此修建避暑山庄,标志着承德从边陲小镇跃升为“塞外京都”。</p> <p class="ql-block"> 承德作为我国最早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一座山庄,半部清朝史”</p><p class="ql-block"> 未到避暑山庄,原以为只是皇帝消暑纳凉之所,但身临其境,却发现这里却大有乾坤,真真是可以领略半个中国的风貌。避暑山庄经过康雍乾三代89年建设,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约等于8个北京故宫),分为宫殿区、湖泊、山峦、平原。</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前门,建于乾隆十九年 (1754年)。它是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有石狮一对,左右立有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是乾隆三十六景之首。</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的名字取自《易经》中的“日月丽乎天”,意为光明正大的门。乾隆皇帝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题写了“丽正门”三字匾额,象征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强盛、统一。</p><p class="ql-block"> 来到丽正门时,正赶上手执八旗的卫兵在城阁上值守。八旗分别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其中镶黄旗为八旗之首,与正黄旗、正白旗合称“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领;其余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分统。</p> <p class="ql-block"> ★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宫殿区是是避暑山庄的博物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博物馆由避暑山庄正宫区、松鹤斋、万壑松风三组建筑构成。核心就是皇帝举行庆典、会见的正殿澹泊敬诚殿。</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启功题字的“避暑山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澹泊敬诚殿,以其青砖布瓦的卷棚歇山式设计,展现出古朴且庄重的皇家气派 。“澹泊敬诚”是康熙帝御题的殿名,意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座宫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重,其命名源于《易经》中的“不烦不扰,澹泊不失”,以及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所说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进大殿的院子便可以闻见清雅的楠木香气,这是因为大殿的用木尤其是支柱为金丝楠木,一根估价27亿。这里曾是清帝举行重大庆典、接受百官朝觐的重要场所。康熙在这里接见远涉一年多前来朝觐的六世班禅。</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殿前侧柏林立。</p> <p class="ql-block">据说一根就估价27亿的金丝楠木柱子被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 悬挂于“澹泊敬诚”殿外檐下的三块深雕金漆云龙诗匾是乾隆皇帝升为太上皇以后,连续三年(1796——1798)来避暑山庄时所作。从三块诗匾的内容看,三年来这位老人家的心情可谓是每况愈下。</p> <p class="ql-block">殿内殿外地面是天然形成的红豆瓣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的“四知”指“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源自《周易·系辞》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的典故,体现了古代君子的处世智慧与统治策略。这里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p> <p class="ql-block"> 十九间照房将王宫九层院落分成两部分,其前为前朝,其后为后寝。文武官员及其他男性不得超越此界。现在这里辟为清帝御用瓷器、珐琅展览,这些展品原是山庄各殿堂的陈设品。</p> <p class="ql-block"> “天青色等烟雨”,宋代汝窑瓷器因其稀缺性和艺术价值,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纪录。</p> <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殿,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康熙曾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p><p class="ql-block">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把举世罕见、珍藏中国历代图书典籍、文物书画和无数珍宝的圆 明园抢掠一空,并焚毁。咸丰以木兰秋狝为名,带皇后和懿贵妃及五岁的载淳仓皇逃至热河。留下奕訢留守京师督办和局。奕訢在英法俄的武力逼迫和恫吓挟持下,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咸丰帝就在西暖阁的炕几上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p><p class="ql-block"> 嘉庆,咸丰两位皇帝就在这里去世。著名的辛酉政变也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山胜地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p> <p class="ql-block"> 万壑松风主殿是宫殿区惟一打破坐北朝南格局的正殿,坐南朝北,殿面阔五间,卷棚歇山顶,周围有廊,是清圣祖康熙读书、批阅奏章、召见臣工的地方。其建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北临湖水,主殿与五座单体建筑建在高岗上,彼此有游廊相通。景区内有松树数百株,阵风吹过,松涛骤起。此时,安静地耸立在松涛之中,观沧桑变幻。</p> <p class="ql-block"> ★山峦区★</p> <p class="ql-block"> 山峦区是避暑山庄的天然屏障,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登上山峦,俯瞰整个山庄和承德市区的美景,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对话。</p><p class="ql-block"> 二马道是环山车的最佳观景台,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瞭望塔。眼前,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的红墙金顶映入眼帘,庄严肃穆,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四面云山亭,这座位于山庄制高点(海拔 510 米)的亭子,宛如一座天空之亭,俯瞰着世间万物。站在亭中,360° 的视野让人惊叹不已,承德市区的全貌和武烈河穿城而过的美景尽收眼底。丹霞奇峰与皇家寺庙群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平原区★</p> <p class="ql-block"> 在避暑山庄湖区的北部,澄湖之北,直至西北山麓,是一开阔的平原,占地53公顷,它就是平原区。平原区内有文津阁、万树园、试马厝、永佑寺、舍利塔等,清代皇帝在万树园召见各民族政教领袖,举行野宴,伴着烟火,河灯、音乐舞蹈等,活动时搭设大型围幄、蒙古包。平原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东边部分称"万树园";西部是一片草地,称"试马埭";北部主要是寺庙和其他建筑。平原地区是一片绿色草原,丛林密布,还有驯鹿野兔出没,园内一切布置都仿照蒙古族风俗,形成了一幅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 ★湖区★</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的湖区才真正是精华所在,置身其中,恍若来到江南水乡。嘉兴的烟雨楼、苏州的狮子林、镇江的金山寺……亭、台、楼、阁、廊、舫、轩、榭尽收眼底,徜徉期间,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外八庙</p><p class="ql-block"> 承德外八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构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外八庙像一颗颗星星围绕避暑山庄,有呈烘云托月之势。</p><p class="ql-block"> 最为著名的是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和普宁寺</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又称为“小布达拉宫”,院落北部大红台,是其主体建筑,基座为白台、中心建筑万法归一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下层房檐的镀金当年被小日本刮走了。</p> <p class="ql-block"> 须弥福寿之庙的妙高庄严殿位于大红台裙楼围合而成的天井中心,四条屋脊各饰一上一下铜质鎏金行龙两条,共八条龙,每条重约1吨。</p> <p class="ql-block"> 普宁寺</p><p class="ql-block"> 普宁寺是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寺庙,前半部展现着汉式建筑风格,后半部则仿照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风格的完美结合,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寺内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一尊金漆木雕的佛像,通高达27.21米,被誉为世界最大金漆木雕千手观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