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只是把皱纹写在脸上;永葆童心,却是心中恒久的宝藏。人一旦过了天命之年,生活节奏自然变慢,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日子无忧”了,在安享晚年的同时,对生活质量又有更加美好的追求,他们无悔于经历的风雨沧桑;他们在感念曾经的青葱岁月;他们爱重温孩提时的童趣。值此第75个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黄梅盛缘太极队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六一团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 6月1日早晨6点,盛缘太极队的30余名师友,穿着统一的上蓝下白的太极服装,纷纷赶到文化公园中心广场,在显眼的位置挂起了“重拾儿童记忆.共享欢乐时光”的应景横幅;在每天晨练的小树林观光平台上、亦被我们称之为‘临湖问道’区域竖起了多面红色队旗,浓郁的节日气氛溢满现场。6:30分钟,伴随着激昂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儿歌旋律响起,团队负责人胡初珍老师俨然‘少先队大队长’般给拳友们佩戴红领巾,拳友们庄严地行注目礼,难掩心中的自豪和喜悦。女拳友们还扎起了漂亮的羊角小辫,满满的仪式感唤醒了我们的青春回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表演都是按事先策划好的顺序进行。拔河比赛由男拳友夏明清、李锦兵分任两边队长,让全体拳友站在一起,双方‘一对一’依次优选10名拳友参加,由胡老师站在绳子中央出任裁判,一声哨响,双方队员紧握绳索、脚步环环相抵,使出浑身解数往后拉拽,呈现的是一幅力的较量与加油声交织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老鹰抓小鸡》是抖音里点击量最多的游戏节目,主要是因为它能激发怀旧情绪,引起情感共鸣,自然成为娱乐首选。胡初珍老师和拳友潘红玉、纪晓华、高琴等轮番上前参演主角,把母鸡护雏的坚定与老鹰狩猎的狡猾,在奔跑和拦截中碰撞出的勇气与智慧的较量,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平时看似矜持的拳友纪晓华,居然头戴鸡冠红道具当起了鸡妈妈;看似文静的拳友高琴惟妙惟肖地模仿起老鹰扑腾的姿势,堪称节目的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 《丢手绢》是孩童们常玩的民间传统游戏,由梅述超、袁美萍两位女拳友拿着手绢主导,参演的拳友蹲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合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当主导者把手绢哪个后面,且跑了一圈未被发现者,则被逮住者必须用一首歌来交作业,胡老师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潘巧玉拳友的《两只老虎》等歌谣响起,让活动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十足。游戏活动的最大亮点当属《蜗牛与黄鹂鸟》的歌伴舞节目,它由多年儿童从教经历的童娟拳友导演,10多位扎着两只羊角辫、佩戴红领巾的女拳友列成半圆队形,边跳边唱,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在成长葡萄树下的互动,既传递了欢乐的童趣,亦展示出大自然与多样生命的和谐共生场景。</p> <p class="ql-block"> 童趣表演精彩纷呈,作为太极人过六一儿童节必须植入太极元素才堪称完美。拳友们一字排列在公园小径步道上,轻灵沉稳的全员太极走步拉开太极展演的序幕,但见:拳友行野马分鬃拳架,上下相随、整齐划一,特别是这些超龄儿童身着少儿的装扮,不失为公园蜿蜒步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段杨氏85太极拳的展示,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那是拳友们感恩太极、致敬传统的满腔表达;一门太乙游龙拳的汇报,习练起来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水、又如龙游太空,那是对中华武术宝库稀有拳种的崇敬和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彰显。国粹太极邂逅六一儿童节,我们乐意与童真共舞,与健康相伴,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牢记传承和发扬的宗旨,用童心煮岁月,用太极煨年华。</p> <p class="ql-block">活动监制:胡初珍</p><p class="ql-block">活动组织:袁美萍 潘红玉</p><p class="ql-block">摄 影:杜 宏 纪晓华 向晓燕等拳友</p><p class="ql-block">文稿撰写:李锦兵</p><p class="ql-block"> 2025.6.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