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

<p class="ql-block">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它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新区,是中国 目前规模最大的、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剧落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老户,只驾车一个小时就可到达的景区,怎么都要圆梦成功,那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我来了!</p><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钟到达,检票口已排成长长的队伍,290元的当日门票可谓天价,却挡不住本土和外乡人的步伐,这更使我对即将出现的一幕幕充满好奇:它真的值得吗?</p><p class="ql-block"> 这座总投资60多亿,占地622亩。拥有56个空间,360米长夯土墙的戏剧幻城,它究竟拥有何等魅力,让男女老少,各色人种蜂拥而至,什么时候,人们的审美观如此一致?我是如此期待,期待谜题被解开的一刻!</p><p class="ql-block"> 景区也是吊足了游客的胃口,说好九点半开园,结果晚了一个小时才允许游客进入景区。大门洞开的一刻,人潮汹涌,很是壮观!</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后,眼前一片开阔,百亩麦田金浪滚滚。成熟的季节,浓郁的麦香,我想到了那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啊,走在希望的田野中,如何让人不沉醉?</p><p class="ql-block"> 拍一张照片吧,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却以拆迁而终结。我离开它很久了,凝视它的身姿,一种久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单边长328米,高15米的幻城,拥有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其中包含三大剧场和18个小剧场,千名演员,剧目总长700分钟,两个剧目同时并列,估计一个人即使跑断腿,也不可能一一囊括。于是我选择了三大剧场之一的李家村(如果想看另外两大剧场,门票多付一百即可。)为什么选择《李家村》这个剧目?因为我前面排队的两个家庭都选择了它,那就有样学样吧!</p><p class="ql-block"> 看人们飞一般的向一个方向跑去。一看节目单,是排在首位的剧目《红脸蛋》,于是也忙不迭的尾随而去!</p><p class="ql-block"> 在一处幽暗的室内,有一群民国时期打扮的少男少女,演绎的是一个饭馆和一群土匪的故事,是一个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讲的是一群伙计们每天都会给账房先生讲做了什么梦,害怕什么,并最终克服难题,重新找回自我,因此得到账房先生的赏赐——两枚贴到脸蛋上的红心。</p><p class="ql-block"> 中间土匪突然入场,土匪头子是一个身着长衫的、很帅很帅的一个小伙子,还有两位高低不一的跟班,几番对话之后有惊无险,却惊动了楼上的小姐。小姐一眼之下看上了土匪头子,却也因此吓跑了土匪头子,结局当然是土匪头子和小姐两心相印,观众也每人脸蛋都被贴上了红心——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剧目,说实话没看明白,没有深意,不够精彩,像一杯白开水!</p><p class="ql-block"> 看完之后内心还是有一些沮丧的。随众人走出剧场的一刻,我还想:“一天的剧目不会都是这种格调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李家村》来了,看人们疯狂的奔跑,我竟然没来由的心慌。景区把两个时间相近的演出剧目,却给安排了较远的路线,是想让坐久了的观众活动一下筋骨吗?</p><p class="ql-block"> 可是一路岔路那么多,演出时间前20分钟禁止入内,跑得快还可以如愿进入剧场,跑得慢和后来迷路折回的,拜拜,您等下一场吧!</p><p class="ql-block"> 看着众多希望的眼神,我从没想到,这一天我会反复深刻体会,虽然这次我们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进入剧场大门,天空陡然黑暗,寂静而空旷的的街道,零散伫立着一座座茅草屋……</p><p class="ql-block"> 屋内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一位衣衫褴褛的闲汉坐在门口台阶上,低着头,手里边不知在磋磨着什么东西,氛围感十分压抑!</p><p class="ql-block"> 昏暗的街道,暗淡的星光,众人不敢贸然前行,迟疑的脚步停滞不前,“恐惧”这两个字此刻应该是大家心头共有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旁有女声指引大家前行,转头看时,一身黑衣的工作人员手提一盏气死风灯,就站在我们这群人的不远处,可那时我一度认为那只马灯是挂在路边木桩上的——一股惊悚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此刻快步闪出一个身着中式服装的中年男子,他用浑厚的、标准的普通话讲述着1942年的河南,那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时代: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而李家村就是其中个例!</p><p class="ql-block"> 他随手推开一扇门,那是一个农家小院:低矮的草房,一隅的石磨盘,乱七八糟堆放的家伙什,昏黄的月光照在蜷缩在门口打瞌睡的人身上!</p><p class="ql-block"> 等待令人熬煎,人们在使人窒息氛围中集体保持缄默。都不约而同的屏住呼吸,坐等什么事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足足20分钟后,那人终于起身站起来,并颤颤巍巍的走到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他说:“怎么这么多人呀,你们来我家做什么?</p><p class="ql-block">你们带吃的吗?有了给我一点吧,我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p><p class="ql-block"> 我下意识摸向包包,里边装满了各色点心,却又忽然停止了举动,心中想起一个声音:“傻瓜,人家这是在演戏呀!”</p><p class="ql-block"> 院门再次被推开,一妇人走进来,佝偻着腰且衣衫褴褛,她头上包着一个破围巾,我知道,那是旧社会农村妇女标志性的行头!</p><p class="ql-block"> 她就是马寡妇,李老汉的相好。她这次来是劝李老汉跟她一起出外逃荒,她还带来了约五斤重的小米,那是她委身东村一个八十多岁老地主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从李老汉看到粮食的惊喜,以及得知粮食是怎么来时的愤怒和不耻,他大骂马寡妇,却不允许她把粮食拿走。演员可谓把那个时代的人性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因争抢粮食而被推翻在地的马寡妇,我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凉,这一幕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这一幕对我们来说是不解,却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只有到了非常时刻,人内心隐藏最深刻的物质才会被无限放大,那就是自私!</p><p class="ql-block"> 这场闹剧终于被街上传来的一声喊叫打断:“李十一买粮回来了,李十一买粮回来了,大家快去拿粮食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人们争先恐后向一处剧场跑去!</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空间更大,目测可容千人的座椅呈半包围一排排摆放,前方孤零零伫立着一座老房子,没有灯光,主人似已入睡!</p><p class="ql-block"> 村民陆陆续续赶来,他们拍着房门大声喧哗:“李十一,你回来了吗?赶紧把粮食给大家伙分分吧,他们都饿了好几天了!”</p><p class="ql-block"> 无人回答,月光投射在门板和院子里,惨白惨白的,使得周遭愈发静寂和凄凉!</p><p class="ql-block"> 这时其中有一位村民说到:“他可能还没回来吧,咱们再等等!”</p><p class="ql-block"> 于是众人集聚在一起,畅想得到粮食后最先想做的事: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劲道可口的手工捞面……!</p><p class="ql-block"> 只是越来越严重的饥饿感不得不使他们重新擂响李十一家的那扇破门,依旧是那几句,只不过声音听起来更加迫切!</p><p class="ql-block"> 终于,门打开了,一位身披破衣的老汉走了出来,年纪看上去六、七十岁那样的光景。</p><p class="ql-block"> 他看到自家门前围了那么多人,很是高兴,说:“哎呀,大家伙儿都来了,明天我家十八结婚,我就不一一通知了,酒饭管饱,再杀一头猪,天也快亮了,大家回去休息吧。”说罢进屋关门,灯光随即息灭!</p><p class="ql-block"> 这情景分明吓坏了一些人,人们交头接耳:“他是不是疯了,该不是粮食没买回来吧?”</p><p class="ql-block"> 门再次被擂响,李十一也再一次出现在门口,这一次他终于明白了大伙儿的诉求,于是打开房门,乐呵呵的让大家去屋里搬粮食。于是当每人手里便多了约20斤重的一小袋麦子,虽然少,可总比没有强……</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纷纷拿着那一小袋粮食准备离开时,却被李十一喊住:“粮食不能吃,那是种子,明天都把它种下吧!”</p><p class="ql-block"> 有人不干了,大声吆喝:“为什么不能吃?我都饿那么久了,我就要回家磨面蒸馍馍吃!”</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李十一却从屋里慢慢拿出一件血迹斑斑的白衬衣来,一时老泪纵横。原来他的弟弟李十八是国民政府粮食局的站长,因为私自把粮食卖给自己的哥哥李十一,当日就被枪毙了,年纪轻轻的他还没能娶上媳妇……</p><p class="ql-block"> 沉默,死一般的静寂中,我耳畔传来轻轻的啜泣声,转头看去,是一个年轻女孩儿的一双泪眼,而我亦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传递着那件血衣细看,齐刷刷眼光一起投向李十一,虽看不清楚,我想那目光中一定满是内疚……</p><p class="ql-block"> 李十一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如数家珍的叫出各家孩子的名字,他们都还没成年啊。因此种下的粮食只能留给下一代,也是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他们,而村里所有60岁以上的村民,将要面对自绝的命运。无疑,村民们集体默认了这个决定!</p> <p class="ql-block">  这时天幕变得血红,暗示着他们即将流淌的鲜血……</p> <p class="ql-block">  场景再一次转换:连绵不尽的丘陵上,父母踉跄离开的身影,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嚎……</p><p class="ql-block">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眼睛,余光下见许多观众也不自禁的用手抹着眼角……</p><p class="ql-block"> 此刻短短沉寂被一声重重的哽咽打断,我寻声望去,是那群孩子中发出的声音。看来,入戏的不至我们这些看客,还要演员本人。一声抽泣见证了一个人的品行,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内心善良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恋恋不舍,他们缓缓而艰难的往高岗而去,伴随着身后儿孙们绝望的哭喊!</p><p class="ql-block"> 走在最后的一位老妇人频频回望。她说:“让我再看一眼那所老房子吧、看一眼村口的那棵树、看一眼耕牛犁过的那洼田……”</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一切很快被同伴打断:“别看了,再看你就走不了啦,把这些都留给孩子们吧,他们都会过上好日子的。我们老了、不中用了,活着,只能是他们的负担……”无疑这话起了作用,那妇人头也不回快速的走在队伍的最前方!</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大雪,在蓝色的荧光中,它是如此美好,却又隐含着一股死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雪越来越大,父母们已不愿慢慢等待死神的出现,他们纷纷褪去赖以御寒的破棉袄,只为死亡让来得更快一点……</p><p class="ql-block"> 雪,给大地带来了希望,也掩埋了一切原有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灾后的某个食堂,几名中年女子欢快的、在案板上揉着面团,屉笼上还摆放着喧腾的、喷着麦香的白花花馒头,人们终于等来幸福的生活,从此再也不用忍饥挨饿!</p> <p class="ql-block">  麦子,铺天盖地的金黄,连同天空金色的朝霞……</p><p class="ql-block"> 青壮年男子们在打卖场有力的挥扬的木锨,同时也把快乐挥洒向天空,一锨锨饱满的麦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狐线——天地,终于换了个模样!</p><p class="ql-block"> 全场灯光突然熄灭,随着一个声音响起,那是李十一的声音:“孩子们过得怎么样了?会不会跟我们一样困苦?”他说。</p><p class="ql-block"> 接着从天空徐徐落下一张张长凳,凳子上坐着那些仙去的长者。他们开心的抓起一把把饱满的麦粒,放在面前嗅呀、笑呀,像一群开心的小孩子。怎么会不开心呢?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他们的子孙们从此不再挨饿了!</p><p class="ql-block"> 该来的终究会来,随着长凳缓缓离开地面,李十一大声喊到:“孩子们,忘了我们吧,去过你们的好日子吧……”然而曾发生的一切,又怎么可能轻易忘却?</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叙述我眼中的李家村?因为这个剧目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不亚于一场地震。也告诫现在的年轻女孩们,别再为所谓的苗条、糟蹋这些珍贵的粮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李家村剧场》,中国传统民居地坑院触目可见,早就想去三门峡参观有着4000年历史的地坑院,不期然却在这里与它撞了个满怀,好,挺好,那就细细观赏吧!</p> <p class="ql-block">  然而好多剧目都等着我们呢,怎可尽情闲逛?《老院子》也即将敞开大门,迎接大家呢!</p><p class="ql-block"> 《老院子》讲的是村子拆迁后,几个老邻居时常还相约同去原来的早餐店聚会,回忆以前快乐的时光,也吐槽现今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整个剧目包含诙谐,却也不乏伤感,总之这个剧目还是很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  剧目结束后又马不停蹄的往《车马六驾》而去,这一个气喘吁吁!</p><p class="ql-block"> 这个剧目比较有意思,讲的是一位考古队员与一个远古帝王的对话,从初始员工对枯燥工作的抱怨,到与一位没落帝王对话后的觉醒,他决定好好工作,使历史的传承进一步延续……</p><p class="ql-block"> 两位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演皇帝的那位让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崇祯、以及历代某些不屈于命运的末帝?宁可诛杀亲人也要保存尊严的皇帝,真的给人感慨颇深。最令人不解的是现场,明明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的车马坑,突然出现的帝王是哪里来的?空降?熄灯不过三秒钟而已,事先埋伏在坑里?我瞪大了双眼在坑里搜寻了十几遍,没有找到一点可以隐藏的地点,算了,怕只有工作人员才知道内幕!</p> <p class="ql-block">  本打算看《苏轼在河南》,却因为迟到了20分钟,结果被拒之门外,其实还不到开场时间呢,目前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3次了,真的令人无语,因此对景区这样的安排颇有微词。还好《曹操的麦田》就在附近,神速跑过去,终于如愿入场!</p><p class="ql-block"> 官渡之战就发生在现在的中牟,而《曹操的麦田》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对于曹操,历史与戏曲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伟大的军事家,后者是狡诈阴险的白脸奸臣,而是非功过,就像剧中曹操说的那样,由后人评说吧!</p> <p class="ql-block">  《前生来时》则是围绕武则天男宠韦小宝发家史展开的话题,揭露了当今社会中一些青年病态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灯光下,一位形态消瘦的年轻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梦想平步青云,却不想付出努力,因为韦小宝才是他效妨的楷模。想到此,他不禁忘情的大声喊了起来:“韦小宝……韦小宝……”</p><p class="ql-block"> 而此刻真有一个声音幽幽回答:“谁在喊我?谁在喊我?”接着一个身着素色长衫的俊美少年出现,看着有点眼熟,咦,他不是《红脸蛋》剧中的土匪头子吗?</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发展时而平铺时而插述,从韦小宝被宠时的志得意满,又因贪婪无度遭众大臣的弹刻。接着又因武则天的冷落而怒烧大明宫,自然,结果被太平公主一剑结果性命……</p><p class="ql-block"> 而那位梦想不劳而获的青年也虽然找了个白富美入赘,却因为贪污被妻子逐出家门,重新恢复了原来的落魄!</p><p class="ql-block"> 台上两个年轻人依靠在一起,各自所说着自己的愤懑和不甘。</p><p class="ql-block"> 台下,有多少人自查和自省,不得不说,这部剧确实给当今一些年轻人、病态的价值观敲响了警钟!</p><p class="ql-block"> 落幕后,两位男主角各自吹嘘自己是当今世间最靓的仔,并号召如有美女想合影尽管前来。</p><p class="ql-block"> 于是瞬间我就发现一个女孩儿跌跌撞撞的往“韦小宝”那里跑去,中途还摔趴在地面,好像给自己的男神磕头一样,颇具戏剧性,令人忍禁不住,再次让人感叹“明星”的魅力巨大!</p><p class="ql-block"> 接着又有几个女孩子相继跑过去,“韦小宝”则一脸懵逼,甚至有点拘谨,不知剧中那个肆意张扬、不可一世的个性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被《红庙学校》拒之门外,作为一位60后,小学课堂间时常发生的糗事自然如数家珍,那么不能身临其境也没什么遗憾,去外面走走,正好了解一下除了戏剧以外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夯土成墙,筑劵成门。这一道道的门洞又通往四面八方,而一个个精彩的剧目、又深深隐藏在这四面八方里的某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有阶梯通往二楼廊桥,走上去参观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确是四通八达的廊桥,廊桥上是纵横交错的阡陌,阡陌中则是翻滚的金色麦浪……</p><p class="ql-block"> 站在廊桥上俯视,一座座地坑院群也蔚为壮观。除了剧场,各种商业小店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城,果然是城也!</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里参天大树郁郁葱葱,正好可以用来取景,那就来一张吧!</p> <p class="ql-block">  某人也在此拍了个姿态,因为墙体上的五个大字:我是河南人!</p> <p class="ql-block">  随便逛了一会儿,便从廊桥上从新走回地面,趁机往红庙学校走一圈吧,因为此刻它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老旧的课桌,熟悉的场景,不觉唤醒了沉睡了多年的记忆:我的学生时代、那些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啊!</p> <p class="ql-block">  终于等到苏轼,苏轼在河南的经历还真是不知道,那就进入了解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只是看过才知道,这里的苏轼不是我了解的苏轼,他在皇帝升升降降的昭令下疲于奔命,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总之他不是我眼中乐观向上的苏轼,他是时时以沮丧面目出现的、倒霉蛋苏轼!</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此编剧到底跟苏轼有多大的仇恨,以致把他写得如此不堪,还好,我心中的苏轼却从未改变,要知道,我可是他的粉哦!</p><p class="ql-block">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瞧瞧这阵势,这是颓废的人能做出来的吗?</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接近黄昏,《坤台》就在八点档演出。这是一个露天剧场,不需要排队,也不需要赶时间,因为全天剧目只剩两个,它之后就是另外一个剧目,它叫《椅阵》。</p><p class="ql-block"> 一个很大的院落,中间耸一戏台,四周各有假人伫立,又是一次漫长的等待,好多人等不及陆续离开,留下的人愈发少得可怜。</p><p class="ql-block"> 终于,身着唐朝仕女装束的几名女子出现,着实让我们见识了那个时代服饰的飘逸与华丽。至于表演,全程无言语,演员们表达的都是闺中女子的日常,有些看不明白,到是屏风上的幻彩挺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信条,勉强到剧终,然后迫不及待的走出城堡,往景区大门走去。再看看我家那位,人家已在夯土墙之外了!</p> <p class="ql-block">  从来没有想到城堡外面的麦田会以这种面目出现:变换的光影,奇丽的画面,加之弥漫的云雾,好美、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  总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带给我的感受是美好的,每一个剧目都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既能引人欢笑也能使人泪崩,可以说欢笑和泪水兼而有之吧,沉浸式观剧,果然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走出景区大门,时间正好到21点正。汽车行驶在宽广的柏油路上,脑海中依旧闪现着白天所看到的一切,除了《红脸蛋》和《坤台》给人的感觉略逊,其他可谓剧剧精彩,戏剧幻城,让人收获颇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