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守望——三姥姥和三姥爷的时光相册

雨落无声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1969年,与哥哥仅相差两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无疑给双职工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压力。于是,在我出生不久后,便被送到了三姥姥家。他们膝下有一女,生活条件相对宽裕。他们视我为己出,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滋养我的成长。从那时起,我便与三姥姥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姥爷有一个红漆木匣子,里面装满了饼干、桃酥、葵花饼和槽子糕等好吃的点心。姥爷总是让我挑选并拿给我吃,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这些点心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啊。现今回想起来,心中依然充盈着满满的爱意。三姥姥和姨妈更是疼我入骨,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即使我不在家,她们也要留着等我回来。夏天到了,姥爷带我到胜利桥下捉蜻蜓,单位分的西瓜,她们总给我吃一半,他们三个人吃另外一半,若是西瓜不够甜,还会细心地为我放上白糖。从小到大,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三姥姥家度过,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除了心里期待已久的压岁钱(每年都会给我一张大团结),还有姥爷姥姥姨妈姨夫给我买的各色花炮,总是让我充满了惊喜。此外,家里总是忙碌着准备各种美食,忙得不亦乐乎。姥姥的老家在阳泉平定,他们每年过年都会制作瓤白菜、江米甜丸、米粉肉、小酥肉等地方特色美食,还要蒸满满一缸花馍,从正月初一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而我则负责跑腿,买酱油、醋以及各种调味料。在三姥姥家的日子里,我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性。因为我是男孩,所以和煤泥、打煤糕、做蜂窝煤这些活计,我从小就学会了。这些吃苦耐劳的品格至今仍让我受益无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姨妈、三姥姥和三姥爷相继离世许多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愈发怀念和想念他们。思念头上总有火罐印的三姥爷和步履蹒跚、满眼慈爱和爱喝花茶的三姥姥以及总是笑盈盈的漂亮姨妈。六祖大师曾说:佛法妙理与文字无关。我想照片何尝不是如此呢?爱何尝不是如此呢?现收集和整理了他们生前从青丝到白发的工作和生活照片,回顾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此寄托我的无尽哀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