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风起

王硙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三闾大夫站在汨罗江畔,心痛的等着楚国的未来。他的未来终是灿烂在两千多年的风中野蛮生长为浓郁的绿色,这绿色覆盖在每个华夏人的心头,只是浓荫中已经没有了疼痛,楚也变迁成为了华夏土地的一个小小的板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出自书本,投江的屈原触动了我绵延多年的热情,母亲不知道端午节的渊源,但她的劳作中有着无根而生的天然情愫。</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年的母亲,还未到端午,她就会早早的到难得一去的集市上买粽叶,买一些红枣,买少量的蜜枣,买些五彩的丝线。这些枣会被母亲藏起来,在那个一颗糖一分钱的年代,蜜枣是神秘的天外之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端午前夕,母亲晚睡前,在昏黄的灯光下,搓着,捻着,合着,那红红绿绿的丝线充满着诱惑,让我久久不能入睡。此时母亲的心理还在想着明天还要干的活计。因了母亲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母亲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五彩的花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的前一天,在三间正屋的后门口堆满了包粽子的零零散散的东西。一口不小的锅里盛着泡在水里的半锅底的糯米,旁边一个大盆子里泡满了新绿色和暗绿色(去年吃过的粽叶洗干净,挂晾着,等来年再用)的粽叶,再用两个小盆子放着红枣和蜜枣,蜜枣一定在母亲手边最近的地方,那是一个一个数过的。我会一会儿一会儿在母亲身边打转,这时会有对门隔壁的婶婶们过来帮忙,她们说说笑笑,手也不闲着,我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捏一个早就瞅好的蜜枣,以及快的速度塞到嘴里,但舍不得嚼,含在嘴里,让它慢慢化掉。母亲她们说着农活,说着粽子,说着男人,说着孩子,丝毫不提端午这个节日。可能在她们的心里,这个节日与她们是没有关系的,她们的眼里只有孩子、粽子、花绳,屈原,或是介子推,或是曹娥,或是黄巢又和她们有什么关系呢?她们从上一辈人那里知道这一天要包粽,要给小孩子搓花绳,她们照着做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方的粽子简单,以枣为主,后来会加一些红豆。不像南方荤素粽子,种类繁多。这些米、枣、粽叶在母亲和婶婶们的手下变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黑了,夜深了,饱满的粽子安安静静的躺在大锅里,锅底熊熊的大火燃烧着,映着母亲的脸黑里透红。第二天早上,一家人起床的时候,热腾腾,香气四溢的粽子已经在饭桌上了,一人一个,好香啊!我还想再吃第二个,母亲说给亲戚们送完再吃。那香气太诱惑我了!让我开心也让我不开心。好香啊!</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她们在看到亲人们吃到她们包的粽子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想了,只是会想到今天比过去好多了,不会期待明天,只是在美好的今天辛勤的劳作,她们的记忆中只有今天和昨天。也确实,明天对于她们有什么意义呢?端午的故事与她们的快乐有什么关系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与你何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