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刷到悦来古镇的帖子,好奇心再次被唤醒。</p> <p class="ql-block">曾专程寻访古镇,后又数次途经,总觉其不过是条寻常旧街,与“古镇”之名相去甚远。直到看见帖子里截然不同的照片,才惊觉它真切的存在,当即决定次日再去探个究竟,这天是2025年5月29号。</p> <p class="ql-block">悦来古镇是往来大邑与西岭雪山、鹤鸣山(道教祖庭)、雾中山(佛教早期圣地)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旅游环线的枢纽节点,因此我们多次在此停留午餐。</p> <p class="ql-block">一番搜寻和打听后,当那座黝黑的老木楼蓦然撞入眼帘的瞬间,心底的期盼瞬间落定 ——没错,就是它。</p> <p class="ql-block">悦来古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唐初,清代康熙年间由“约来场”更名为“悦来场”,寓意欢聚祥和。现存建筑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悦来古镇规模小巧,但布局与建筑风格也尽显川西古镇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古镇临水而筑,沿斜江河蜿蜒延展,以亲水性布局尽显灵韵,深蕴古人"因水而活、以水兴邦"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古镇街道布局颇具特色,以主街定格引领,巷弄渗透延展,既展现出古朴街巷的层次韵律,又确保了通行的畅达有序。</p> <p class="ql-block">悦来正街作为古镇主街,呈南北走向的街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侧店铺民居鳞次栉比,</span>如脊梁般串联起商业与公共活动。</p> <p class="ql-block">主街分支多条窄巷,通向居住区或田野,形成鱼骨状路网,兼具私密性与通达性,构筑起古镇的生活脉络。 </p> <p class="ql-block">建筑基本是川西民居风格,穿斗式木架构,小青瓦坡屋顶,底层店铺采用可拆卸木板门,形成 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坊/宅”模式。</p> <p class="ql-block">建筑材料多采用本地木材、竹编泥墙或白灰粉墙,富裕人家和重点建筑则常用青砖。</p> <p class="ql-block">木本色、灰瓦、白墙与青砖的搭配,使建筑群整体呈现出素雅的色彩风格。</p> <p class="ql-block">悦来古镇的商业化程度极低,依旧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镇内没有现代化的大型商场、超市和连锁品牌店,多是一些传统的小卖部、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售卖的商品也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当地土特产,如叶儿粑、黄水馍馍等,保留着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老手艺、老营生在这里延续。</p> <p class="ql-block">除主街悦来正街外,另一个核心区域是河坝街,这条街主要是住宅,其两侧保留着许多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p> <p class="ql-block">房屋夜多为木穿斗房架、悬山式屋顶,这是典型的川西小镇建筑风格,具有古朴典雅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河坝街的大多数民居至今仍有当地居民居住,他们在这里过着平静而悠闲的生活,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除商铺宅院外,镇内还留存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及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其中,纪念性建筑车耀先故居为川西木构平房,形制简洁、装饰质朴,是承载红色历史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车耀先,早年投身川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康特委军委委员。1940年3月18日,在国民党制造的“抢米事件”中被捕,后被害于重庆。</p> <p class="ql-block">努力餐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取名源于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耀先</span>以开办努力餐饭馆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p> <p class="ql-block">许久前在成都市内的努力餐厅用过餐,中规中矩的川菜,味道一般,但价格却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冷公馆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瑰宝,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民国最后一任成都市长冷寅东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冷寅东,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四川省大邑出人,原名廷桂,字薫南,为民国时期成都最后一任市长,任职时间为1949年5月1日至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在任内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并组织保护成都市政设施,迎接成都解放,参加成都起义。解放后,冷寅东历任川西行署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江津专区副专员、四川省人大代来、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公馆整体呈现中西合璧的风格,融合了中式的古朴典雅与西式的精致大气,如欧洲教堂与城堡碉楼的结合体。</p> <p class="ql-block">川主宫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时为悦来镇五宫之首,隶属鹤鸣山道观下院。曾因战争和岁月侵蚀损毁严重,2017年6月30日动工重修,2018年4月28日完成并举办“川主宫神像开光典礼”。</p> <p class="ql-block">主供神灵为川主李冰,李冰被视为水神,他带领民众开凿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川西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在当地人心目中地位崇高。</p> <p class="ql-block">张夫子庙又称“火神庙”,是古镇内一处承载着浓厚民间信仰与历史温情的小型纪念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寺庙为纪念清末一位张姓善人而建。他辞官前往雾中山开化寺朝觐时途经悦来河坝街,恰遇火灾肆虐,整条街化为废墟。当地两位老人为其提供食宿,张夫子感念恩情,返程时留下数十锭白银助其重建街道。河坝街居民为铭记善举,在重建房屋时同步修建此庙,并塑张夫子夫妇像供奉,形成“以庙铭恩”的独特传统,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悦来古镇静谧悠然,游客寥寥。镇上多半是古稀老人,他们守着青瓦木楼,在时光里慢度岁月。</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化气息,只有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着太阳,或是在巷口慢悠悠地聊着天,连时光都仿佛在此放慢了脚步,将古镇的宁静酿成了一首恬淡的诗。</p> <p class="ql-block">古镇不过巴掌大,一个半钟头便能逛透。但这小巧质朴的悦来古镇,处处透着巴蜀大地“烟火人间,道法自然”的栖居精髓。</p> <p class="ql-block">逛完古镇后,择一家小店坐下,点上几道可口小菜。</p> <p class="ql-block">再前往鹤鸣山庄,体会道家的无为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择一隅清幽,慢呷茶香,让旅途疲惫在袅袅茶韵里渐次舒展。</p> <p class="ql-block">后续</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6月4号,天气晴朗。时隔五天,约老同学又去悦来古镇。</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经过了许多次,就是它误导了我们,以为悦来古镇子虚乌有。</p> <p class="ql-block">那天停车于此,竟把风华错过。今天再来,见远山清秀,半城烟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第一个撞入眼帘的老木楼,</span>褪去了曾经的浮华,以一种历经沧桑的从容,静静展露着独属于岁月的沉稳与大气。</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作为特定年代的历史产物,墙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色标语,不仅是时代的印记,更承载着历久弥新的价值,至今仍具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向雷锋同志学习”,是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毛泽东的题词。而当今社会,老人摔倒,行人躲避,着实令人汗颜!</p> <p class="ql-block">“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纵观当今局势,想起马克·吐温那句至理名言: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but it does often rhyme(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相似)。</p> <p class="ql-block">经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惨痛教训,<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则弥足珍贵,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漫步老街,仿若穿越。</p> <p class="ql-block">斑驳木门轻掩岁月,微风拂过,木纹低吟往事,檐角呢喃旧梦。</p> <p class="ql-block">静幽小巷深藏着故事。那磨得发亮的青石板,长满苔藓的墙根,墙角的野花,绽放又凋零,它们无不见证着无人知晓的过往,将无数故事酿成寂静,藏在这蜿蜒的巷陌深处。</p> <p class="ql-block">偶尔驶过的老年车,零星遇见的老人,远去的背影,都衬托出老街愈发的寂静。</p> <p class="ql-block">仿佛这老街理发店才是这老街最热闹活跃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此次重访古镇,冷公馆便是探寻的重中之重。它是民国时期中西建筑美学融合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与历史背景使其成为川西地区罕见的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冷公馆雅称“觉庐”,单一个“觉”字,藏尽主人对精神境界的毕生求索,凝萃家族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暗合风云激荡年代里奔涌的思想浪潮。</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主体,是一幢高约十米多的圆尖顶的两层高洋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背面左右两侧屋顶上各有一个两三平方米大小的“碉堡",碉堡之间</span>配有雕花栏杆。门窗设计为半圆花瓣形加长方形的西式风格。建筑四周围有青砖高墙,据说"炮弹也打不穿"。</p> <p class="ql-block">只盼穿过这道黝黑的木门,一窥岁月沉淀的故事与往昔荣光,领略跨越文化的美学语言。</p> <p class="ql-block">进门即刻可见中式四合院框架结构,围合一方方形院坝,两侧设木柱回廊,体现川西民居的院落传统。</p> <p class="ql-block">院中主体为两层洋楼,以砖石结构为主,屋顶设圆尖顶和半弧形观景阳台,兼具欧洲文艺复兴风格与装饰艺术派特征。</p> <p class="ql-block">二楼中央凸出半圆形露台,由罗马柱支撑,配雕花铁艺栏杆,兼具视野与装饰功能。</p> <p class="ql-block">门窗设计采用半圆拱券与长方形组合的“花瓣形”西式窗格,搭配中国传统木雕窗棂,玻璃与木质格栅可上下开合。</p> <p class="ql-block">屋顶两侧各有一座多边形小碉堡式塔楼,顶部立仙鹤雕塑,融合军事防御功能与中式象征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所公馆已经由私人购买,主人告诉我们不对外开放,我们可以简单拍照,不能上二楼。我们理解,虽然也有点遗憾,但还是很感谢这家主人让我们私闯民宅。</p> <p class="ql-block">冷公馆的建筑语言,中式院落的“藏”,西式楼阁的“显”;防御工事的厚重,装饰细节的雅致;历史的斑驳,现代的修缮,在这里邂逅碰撞。时空交织,多元融合,为中国建筑艺术书写了别具一格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新建的吊桥,旧的吊桥被洪水毁坏。</p> <p class="ql-block">过桥去到对岸,在不同的角度观揽悦来古镇。</p> <p class="ql-block">桥头现代感的小景,给古镇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p> <p class="ql-block">河畔的小景点设计,给古镇一点小清新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走通这个河坝街,有点凌乱但烟火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拍照趣事。拍张夫子庙时,有黄马褂老者过来说:“把我们两个照进去。”以为是反话,便随口说“不会的”,但还是抢按了快门。随后就听到他跟另一个老者说:“要是遇到中央电视台照相的,把我们照进去,我们就出名了”,我瞬间石化。</p> <p class="ql-block">逛完古镇,三件套:吃饭、喝茶、拍照,都去老地方。</p> <p class="ql-block">伙伴航拍的风水宝地鹤鸣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