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摄:香飘行摄</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149732</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日子突然慢了下来,仿佛从喧嚣的激流中驶入了平静的港湾。我这才惊觉,时光曾给了我一张如此洁白的纸,让我在岁月里书写自己的诗笺。然而当指尖抚过这张已写满字迹的纸页,褶皱处藏着的不仅是往事,更是生命给予的深沉叩问——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在有限的时光里留下经得起岁月推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轻时,总觉得日子还长,时光的白纸好似无穷无尽,便肆意挥洒,匆忙落笔。为了事业奔波,为了家庭忙碌,那时候的每一笔,虽饱含努力与拼搏,却也难免有些仓促和凌乱。如今回望,那些曾被视作“成功勋章”的忙碌,不过是时代浪潮下集体无意识的奔涌。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永推巨石的西西弗斯,我们在机械重复中耗尽气力,却忘记追问:这张白纸真正需要承载的,究竟是社会定义的标准答卷,还是灵魂深处的本真回响?</p> <p class="ql-block">尘埃落定后,我开始用放大镜审视这张诗笺的每一处墨迹。那些曾经以为失败的墨团,在时光浸润下竟晕染出意外的纹理——被调离核心岗位的失落,反而让我有机会深耕专业细节;创业折戟的挫败,却教会我在命运转折处保持从容。这让我想起《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命的价值从来不在世俗意义的得失,而在于我们能否从经历中提炼出超越困境的智慧,将苦难化作照亮前路的烛火。</p> <p class="ql-block">最触动我的,是那些被忽略的留白。年轻时总想着填满每一寸空间,却不知真正珍贵的往往藏在未言说之处。就像八大山人的水墨画,大面积的留白反而让意境更为深远。那些缺席孩子家长会的遗憾、错过父母最后一面的悔恨,此刻都化作诗笺上的空白,提醒着我:生命的完整性,不仅在于得到,更在于懂得适时放下;不在于永不停歇地书写,而在于学会聆听空白处传来的生命低语。</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时光,于我是场迟来的觉醒仪式。当我背着相机走进晨曦,快门按下的“咔嚓”声,竟像是时光的私语;跋涉在山间溪畔,取景框里的层林尽染、流云奔涌,恰似岁月馈赠的绝美画卷。我逐渐明白,镜头捕捉的不只是自然景致,更是生命与万物的对话。那些逆光下颤动的草叶、暴雨后新生的蘑菇,都在诉说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思。这让我领悟,所谓“深度”,并非刻意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在与自然的对视中感知生命的韵律。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记录的四季更迭,真正的诗性人生,是将山川草木的呼吸、日月星辰的流转,都化作诗笺上最动人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合上这本即将写满的时光之书,我终于明白: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在于留下多么宏大的叙事,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纸页上,写下与灵魂共鸣的诗句。那些或深或浅的笔迹,或浓或淡的墨痕,终将在时光长河中显影——它们既是个人生命的见证,也是对永恒的一次温柔致意。而我,愿带着这份通透与释然,继续以从容的镜头,在余生的纸页上,定格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