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市内著名景点(四川之旅六)

无为之人:陈永瑞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八卦亭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的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殿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p> <p class="ql-block">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1941年,2009年新馆落成后更名为现名。馆藏文物35万余件,(含珍贵文物7万余件)涵盖巴蜀青铜器,汉代\陶石,藏传佛教文物等特色藏品。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茅扩建。</p> <p class="ql-block">茅屋是杜甫草堂依据描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p> <p class="ql-block">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紅墙夹道小径,花经尽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来往游人多在这里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因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大雅堂记》而名,门上匾额“大雅堂”三字是集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为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后发展为君臣合祀祠庙,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享有“三国圣地”美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汉昭烈庙供奉刘备贴金塑像,两则廊庑陈列文臣武像塑像28尊。</p> <p class="ql-block">三绝碑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为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此碑因文章,书法绝妙,雕刻精巧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因此明代被称为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刘备殿供奉着刘备的塑像,殿内还有刘备的文臣武将塑像,展现了刘备的文治武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殿是武侯祠的核心建筑。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殿内还有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红墙夹道连接汉昭烈庙与惠陵,其设计融合了陵墓肃穆性与园林美学,竹影映衬下的红墙已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锦里古街是城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以三国文化和川西民俗为核心特色,被誉“西蜀第一街”。历史上以织锦,售锦闻名。</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日,我们游玩完武侯祠和锦里古街后,四川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四川的旅程就结束了。我们中午就坐上了开往西安的高铁,继续我们的西安之旅。</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 摄影:陈永瑞</p><p class="ql-block"> 制作:陈永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