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昵称: 竹叶青青(浙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号: 58035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影: 竹叶青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端午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妈妈带着孩子回老家来探亲,闻着从家家户户飘出来的粽子香味,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哥俩对包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起外公外婆去探亲时给包了几次粽子,特别喜欢吃他们包的霉干菜肉粽子,这是家乡的特殊风味,在当地买不到。妈妈出国早,自己不太会包。 哥俩表示要趁回老家过端午节的机会自己动手学包粽子, 把手艺带回去,于是央求巧手的姑奶奶教一教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阳光明媚,窗边的沙发上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姑奶奶坐在沙发上,穿着围裙,一头银发闪着柔和的光芒。她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她那布满皱纹却无比灵巧的双手,正拿着粽叶,熟练地折成一个漏斗状,接着用勺子舀起一些糯米放入粽叶中,再放上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再加上一小撮泡软的霉干菜,最后用米盖上一层,把馅料压实。然后折好粽叶,用细绳子巧妙地一绕、一系,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诞生了,宛如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两个孩子坐在姑奶奶身旁,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穿红色短袖的哥哥戴着眼镜,专注地看着姑奶奶的动作,眼神中满是思索;弟弟穿着绿色T恤,外面还系上一件格子围裙,煞有介事准备大干一场。只兄他忍不住伸出小手,想要去触摸姑奶奶手中的粽叶。老人笑着,轻轻握住他的小手,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拿粽叶、如何折出形状。孩子们学得认真,虽然动作还有些笨拙,但那股子认真劲儿却让人忍俊不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和大姨坐在一旁,她们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关注着孩子们的举动。大姨的手法也比较娴熟,她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给孩子们讲解包粽子的技巧:“包粽子的时候,粽叶要折紧,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系绳子的时候会漏出来。”妈妈则在一旁笑着给孩子们打气:“别着急,慢慢来,包得不好看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绑结实,不要散了就行。到时候煮熟了,你们把自个儿包的粽子挑出来吃吧,肯定会觉得特别香,粽子模样丑点也不要嫌弃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端午节的粽香与六一儿童节的欢快气息交织在一起,时光仿佛被赋予了别样的温柔与活力。房间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混合着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曲美妙的家庭乐章。妈妈和兄弟俩在尝试包粽子的过程中,不时地遇到困难,粽叶散了、糯米漏了,但他们从不气馁,在姑奶奶的耐心指导下,一次次地重新开始。要绑绳子啦,兄弟俩都觉得手不够用了,于是一拍即合,一人捏着粽子,另一个人帮忙捆起来。每一次成功包好一个粽子,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自豪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纯真。桌上小锅里的扎好的粽子越堆越高了,碧绿的叶子包裹着糯米,拳头大小的粽子有棱有角,非常可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包粽子的间隙,几位大人七嘴八舌地给孩子们讲起了端午节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伟大的诗人叫屈原,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可是国家被坏人欺负,他特别伤心,就投了江。老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扔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如有机会再带你们去看龙舟比赛”。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孩子们都入了迷,想象着那个悲壮而又感人的场景,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粽子包好了,它们被一层一层码在锅里,锅里加满水,要煮好几个时辰呢。随着水温的升高,锅里冒着水蒸汽,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妈妈和大姨一边干活,一边回忆起了她们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那时候,物资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端午节还没有到,就早早地数着指头,盼着这一年一度的美味佳肴,有咸的肉粽子,蜜枣红豆粽子或甜的豆沙馅粽子,还有最不起眼的碱水粽子洒上白糖也很美味,每年跟着大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的热闹场景让人记忆犹新。姐妹俩感慨着时光的飞逝,也感恩着这份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家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粽子煮熟后被捞出来,热气腾腾的,冒着香气混合了粽叶、糯米和肉的味道。叶子已变成黄绿色或浅棕色,而且皱巴巴的了,用手一捏,软乎乎的带着弹性,弟弟说“快来吃哦,口水要流出来了~~”,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双节相遇,亲情在互动中更加醇厚,特别是对于俩个从小在外国长大的孩子,有了一个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机会。祖孙三代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的温馨场景,这一幕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记忆。而六一儿童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本就是充满欢乐和梦想的日子,他们不仅仅是期待着节日的礼物和游玩,而在这亲手劳动中,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传承的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