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龙井飘香,十里琅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心之所往,山野游翔,登山徒步,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爱好。每一次登山徒步,我都尽情感受山风的轻拂,呼吸着树木的清香,瞬间感到心旷神怡。走进无垠的荒野漠岭,山水美景悄然引入眼帘,走着走着,我寻思到了生活的一个又一个答案,行囊收获着满满的快乐和洒脱。时至端午时节,携妻徒步龙井村,登十里琅珰,穿越五云山,落脚云栖竹径,有所感怀,夜有所思,提笔以文记之。</p><p class="ql-block"> 来到龙井村,山林幽静,虫鸣鸟叫,遍野绿色,目不暇接,山里的一切让我浮躁的心沉下来,慢下来,此刻的美好,已使我忘掉生活的杂念。</p><p class="ql-block"> 龙井村四面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拥有近800亩的高山茶园。夏天的龙井村最是鲜活,晨雾未散时,空气中浮动着茶叶的清香,绿意如海,静谧如诗,宛如人间仙境。云雾缭绕中,漫山茶田恰似一幅绝美的画卷徐徐展开,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走在村中的小路上,清瓦茶舍,鸟语花香,这种静美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此刻,所有的烦恼都在这时烟消云散。是的,这里是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让人可以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雅兴中,找一处茶摊坐下,泡上一杯西湖龙井,茶香慢慢弥漫开来,抬眼寻觅着满山的碧绿,心也变得愈发宁静。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自己与这片美丽的自然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龙井村”的名字,源于村中一口古井。三国葛洪曾在此炼丹,北宋高僧辩才隐居狮峰山,开山植茶,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茶与禅、诗与泉的交融,让这片土地成为茶文化的“活化石”。来到龙井村,肯定要去一趟老龙井,从街中心,西行一里多地,便时老龙井。行至龙井泉边,俯身掬一捧甘冽的泉水,水绿如蓝,赏心悦目,泌人心扉。泉眼旁立着一块斑驳石碑,上书“老龙井”三字,相传为东坡居士所题。泉畔古樟,虬枝盘曲,树根虬结如龙爪,与飞檐翘角的龙井寺遥相呼应,梵音袅袅中,时光仿佛在此凝滞。驻足“龙井问茶”石碑旁,十八棵御茶树静立御茶园中,树干虽布满岁月褶皱,枝头却倔强地吐出翡翠般的嫩芽。</p><p class="ql-block"> 从龙井西路路口,往左侧山口,是十里琅珰碑。穿过门碑,后山便是龙井茶园。十里琅珰原指天竺山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的山岭。习惯上把南起五云山,北至天竺一带山岗通称“郎当岭”。因山岗蜿蜒约数公里,又有“十里郎当”之称,即“十里琅珰”。 宋朝杨杰有诗云:“微风摇锒铛,萧瑟岭一道。万帚扫晴空,纤尘不可到。”</p><p class="ql-block"> 琅珰岭,景区地质地貌以石灰岩为主,自然形成了峰峦叠秀,干姿百态的山林景观,是西湖群山中最高、最长的山岭,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上。这里,视野开阔,澄静明秀,最是深受户外活动者喜爱的山林健身胜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 一路上行,攀爬近4000阶台阶,终于到了山顶。正值当午,阳光热辣,大汗淋漓,那份体验,爽爽酸酸。瞭望远处的西湖,云蒸漫漫,翠色苍苍,好一处美妙江南。诗里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在这个温婉的初夏时节,走一走十里琅珰的游玩步道,真是心情怡乐的延伸。</p><p class="ql-block"> 一路风景伴我左右,我忘记了累,虽然汗流浃背,烈日炎炎,但是心里是洋溢着快乐和激动。攀登不是易事,困惑步履艰难,行则将至顶峰,退却则失去看到更高山顶美景的机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的快乐也许就在于你回望来时方向,你能把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途经文碧峰,再上燎望塔,这里是看五云山风景的绝佳处。五云山在西湖风景区西南部,北接琅珰岭,南濒钱塘江,东瞰九溪山谷,西邻云栖坞,海拔334.7米。冈阜深秀,林峦蔚起,为江干名山,亦是西湖有数之高山。相传山顶常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故以“五云”名之。当年毛主席二上五云山,即兴作诗一首,留下七绝《五云山》诗,“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今日我亦爬五云山,寻觅五朵云,来领略伟人的山水情怀。</p><p class="ql-block"> 在山顶走不远,就可以看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条是我们来的这条路,一条路是去烟雨九溪的,另外一条路是去云栖竹径的,今天我选择的是去云栖竹径。一路上有大片的竹海,听说电影《卧虎藏龙》曾经在此取过景。路过具有1400年历史的财神庙真迹院,真迹院门前有一个巨大的银杏树,树龄已有1400年,树高20多米,树干大过12座的圆台面,它被称为“浙江省十大最美银杏”。</p><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到达云栖竹径。云栖竹径位于五云山下的云栖坞,竹景之美位列西湖之冠。相传,五云山中飘出的五彩祥云常在此停留,故名“云栖”。云栖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不但有修篁蔽天,而且古木成荫。西湖树龄、体量名列前茅的古树,多半集中在这里。 诗云,“头顶浮云栖,身绕青竹翠。足下山泉鸣空幽,胸浸禅境醉。 闲云何所归?竹节怎称贵?清泉可曾惹尘灰?觅古刹、莲池对。” </p><p class="ql-block"> 沿台阶一路下行,才发现,炎炎夏日中,在杭州想寻一处避暑的清静地,来绿荫环绕的云栖竹径,真是不错的选择。 “ 幽幽古道入深山,绿玉万竿荫蔽天。郁郁葱葱清雅地,云栖竹径赛桃源。”“云栖坞里溢花香,竹径通幽翡翠庄;冷冽清泉心底沁,林中百鸟闹朝阳。“ 这里曾是古代皇家来西湖周边游览必打卡的一站。康熙、乾隆都十分中意这座植物“秘密花园”,频频出入,走着走着,竟走出了一条“御道”。</p><p class="ql-block"> 半山腰的双碑亭旁,有3棵寿逾1040年的枫香树,其中一棵主干高达38米,粗壮可容3人合抱,站在树干下仰视,可见它势干云表,高不可攀。</p><p class="ql-block"> 竹径深处,有一处洗心亭。亭畔竹影婆娑,山泉幽咽,溪池清冽。清人陈灿有诗云:“客到洗心亭子坐,顿教尘虑一时湔。”读着诗句,小憩于此,顿觉涤荡心胸,消除尘虑。云栖竹径,绿郁、清凉、寂静、幽雅,真是炎热消暑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走竹径游云栖,你可以是背着画板来写生的画家,可以是手牵手踽踽独行的老人,可以是端着相机捕捉动人瞬间的摄影师,你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只是你自己,带着一颗纯粹的心,只为体悟这当下的一竹一树一世界。</p><p class="ql-block"> 远离城市喧嚣,寄情山水,何乐不为?朋友总会问我快乐的秘诀,我想,除了美食以外,我会回答户外二字。在你踯躅不前失意彷徨时,不妨户外登山吧!置身于山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物欲横流,世态浮华,入世总会伴随着生活工作各种压力烦恼,停下来吧,欣然去龙井村听一曲民谣,慢下来吧,悠哉去云栖竹径徒走,我要感受山水带给自己的每一刻自在。我想,人生一晃的云雾目障都是暂时的,我们终将会拨开云雾,寻找到那如意舒心的路。(20250531龙井、十里琅珰、云栖竹径徒步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