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春与艺术共舞,智慧同科技齐飞。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兵地教育资源共享、文化共融,5月30日,昌吉市第七中学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科创节暨兵地融合共建活动。这场集艺术展演、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不仅展现了七中学子的蓬勃朝气与创新精神,更架起了兵地教育交流的坚实桥梁 ,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昌吉市第七中学校长褚洪武同志为开幕式致辞,强调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科创节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兵地融合共建活动的殷切期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兵地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们通过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展示了各自的才艺和风采。舞蹈、歌唱、朗诵、器乐演奏等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哈萨克歌曲《恰熟》独唱,燃爆全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学生用空灵的歌声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展现了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大型诗朗诵《华夏长歌》 以音诗画舞的形式,通过诗词、音乐、舞蹈等艺术载体,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经典诗词、历史故事、传统美学进行生动演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化瑰宝,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 艺术作品展览区同学们衣袂飘飘,或歌、或舞、或书、或画,勾勒出一幅校园清明上河图,吸引了众多目光。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色彩斑斓、创意十足,展现了同学们对美的独特理解;书法作品或笔走龙蛇、刚劲有力,或行云流水、飘逸洒脱,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手工制作琳琅满目,废旧物品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废为宝”,成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其中投壶活动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又能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编结活动,让学生了解祈福纳吉、驱邪避灾等寓意,还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实现非遗技术的活态传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作漆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科创节是科技爱好者的乐园。活动现场,各类科技创新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制作出许多兼具创意与实用性的科技作品。比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动力小车,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展现了学生们对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在展示过程中,同学们还亲自讲解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科技创新的魅力。此外,学校还设置了科普体验区,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科普展板等形式,向同学们普及科学知识。在实验操作环节,同学们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在探索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与魅力,激发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探索精神。</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突出了兵地融合共建的主题。活动期间,来自兵团学校的师生代表与昌吉市第七中学的师生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双方共同举办了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作品展示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魅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此外还分别举行了学生、老师的友谊篮球赛,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兵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打破地域界限,促进这种兵地融合的交流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为促进兵地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p> <p class="ql-block"> 昌吉市第七中学书记史瑞春表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科创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兵地融合共建活动的开展,则是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兵地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此次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科创节暨兵地融合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和科技氛围,成为昌吉市第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未来,学校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