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水岩谈道</p><p class="ql-block">静影沉璧</p><p class="ql-block">入住清水岩温泉度假村,次日,晨起。打开落地窗帘,思忖去花园阳台,感受一下山晨的清新。一抬眼,檐雨滴沥,群山雾罩,百米之间,闻声不见影。小花园里,黄玫瑰一似出浴仙娥,娇艳欲滴。风吹竹梢,雾失楼台。感觉自己如仙似道,一时逍遥自在。</p><p class="ql-block"> 按照约定时间,我们九点在大堂集合,坐电瓶车,直达清水岩寺景点大门。</p><p class="ql-block"> 下得车来,一株迎客松矗立在茫茫烟海。此刻云雾缭绕,能见度依然极低。入景区,迎面行楷照壁“南国蓬莱仙境”,颇有一番韵味。拾阶而上,清水祖师石像静坐广场中央。通过广场,便是新建供奉殿堂。入寺,弥勒佛、四大金刚一一拜过;再上层楼,便是三圣殿,朝圣的心不改,见佛必拜,拜的是信仰,拜的是期望,更是敬佩诸多工匠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佛传故事,是工匠师傅写在大山上的无言书本,让你用虔诚的心去悟。那幽深的长廊,一副副楹联,一帧帧画面,似乎都在谈道。长廊尽头,是一株九百多岁的香樟,须几人环抱的躯干,撑起硕大的华盖,大部分支干向北生长。古樟树位于清水岩北侧陡坡,朝北,可获得更多阳光;而南向山口,常年强风,迫使枝条顺风偏北生长,形成植物学上所云"旗帜树冠”的奇观,因而获名“枝枝朝北”。从人文精神层面而言,融入岳飞北定中原的志向。这又因何扯上岳飞呢,亦或是清水祖师也是南宋同时期人,自然有北定中原之情怀吧。</p><p class="ql-block"> 绕过近千年的古香樟,沿山路,行千步,古殿堂隐约可见。一路上来,各自然村接圣火的游神队伍,一拨又一拨,敲锣打鼓,络绎不绝。南方游神,在网络上曾经一度热搜,如今亲眼所见,依然是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在古香樟面前,在大山面前,在古寺面前,生灵显得何其渺小!多少人,过不去自己的心魔;多少人,执着于眼前的象。其实,早就有一双无形的手,操纵着乾坤阴阳。我居坤位,当如大地能承载,好与坏只是相对的孪生: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所以,我的观点是,顺其自然,如古香樟一样,需要阳光就向北生长,顺应风势就向北生长。古樟树,如此特立独行近千年,依然郁郁苍苍,精神抖擞,让人羡慕钦敬,感怀万千。</p><p class="ql-block"> 近古清水岩寺门的右手边,有一石碑记录“裂竹”的故事。说是宋时,一位妇人来清水岩寺进香,步行竹下,将要分娩,清水祖师显灵,翠竹自裂,把妇人环抱其中。妇人得以平安生子,后金榜题名,携母回清水岩寺朝拜,题“裂竹”二字。且不说故事的真伪,只说妇人在高山古道产子,能母子平安,却是罕见;若是真实,却也算是命数有定吧。</p> <p class="ql-block"> 未入寺门,香火味浓得熏香了整座山头;入得寺门,摩肩接踵的香客游人,在殿堂内外朝拜。随着人流进殿,殿内拥挤,我便远远合十而拜。楼上的正殿,欧洋集福堂的大队人马,刚刚接圣火下楼。我们无法进殿,只能心拜了。我信佛光普照,会渡有缘之人,一切佛法皆在人心,自然顺成。</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上,与小王总姨妈互相搀扶着,也许是同为六十年代人的缘故,感觉可以同频共振吧。谈及身为善女子,承上启下,上尊老,下爱幼,中律己,承载着家庭的盛衰,不作不内耗,往小处说,就是小义。若为善男子,上爱国,下亲民,中守正,就是大义。修行好自己,所谓我若芬芳,蝴蝶自来。科学上说量子纠结,你的身边,自然而然都聚集着大光明。</p><p class="ql-block"> 俩甲子之人,空谈道法。山风作证,我确信一切善缘皆是自我的量子纠结,一切孽缘亦起于自我量子纠结,这就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皆出于自我修行。</p><p class="ql-block"> 下得清水岩,似乎顿悟了许多,是清水祖师佛法的开悟,还是我本芬芳?一切顺其自然吧。</p><p class="ql-block"> 2025-6-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