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东北观光自驾之荗县一三星堆博物馆一眉山(上)

落英缤纷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0日,荗县一三星堆博物馆一眉山。</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一点多,到达三星堆停车场,停好车,便迫不及待地乘坐电梯上到地面,穿过公路,来到售票处,60岁以上免票,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景区。没走多远,三星堆的宣传语映入眼帘一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青铜面具和青铜大立人像雕塑立于宣传碑前。</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为现代化专题遗址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陈列馆,雄伟屹立在蓝天白云下。</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核心意象,巧妙融合了古蜀文明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p><p class="ql-block">‌建筑由三个连绵起伏的覆土堆体沿中轴线排列构成,外形模拟三星堆遗址的“三个土堆”,呼应“三星伴月”的历史地理特征。平面设计上,三个堆体的控制线延长相交于一点,形成独特的几何韵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覆土堆体与螺旋曲线外墙,隐喻古蜀文明从地下“苏醒”的考古发现过程,实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平衡。</span></p> <p class="ql-block">蓝色玻璃幕墙设计为醒目的青铜人眼造型,被称为‌“古蜀之眼”‌,既象征对神秘文明的凝视,又赋予建筑强烈的视觉辨识度。</p><p class="ql-block">‌最核心的建筑价值‌在于其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特征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叙事,成为连接古蜀文明与当代审美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片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夏秋之际,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相继发现,出土文物上千件。神奇的纵目面具、威严的青铜立人像、高大的青铜神树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展现出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p> <p class="ql-block">世纪逐梦一一展览背景:20世纪20至30年代,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进行了首次发掘。50至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不断开展调查和试掘。1980年后,三星堆考古进入系统发掘和研究阶段,“三星堆文化”命名。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城墙、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存发现,三星堆古城格局逐渐明晰。2019年以来,六个祭祀坑的发现再次引起广泛关注。</p> <p class="ql-block">初识三星堆一一1927年,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1934年,在燕家院子进行的首次发掘引起了学界关注。20世纪50、60年代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对遗址年代有了初步认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学系统发掘,对遗址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和年代序列有了新的认识,将巴蜀文化研究引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1927年,当地农民在月亮湾燕家院子淘浚沟渠时发现玉石器。1934年原华西大学博物馆在燕家院子进行了发掘。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物调查征集小组在广汉月亮湾一带进行考古调查。</p> <p class="ql-block">玉璋一一商代,公元前1600一1046年,1927年燕家院子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壁一一商代,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1927年燕家院子出土。</p><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中的石壁‌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石壁主要由黑色、浅灰色和灰白色的石头切割而成,经过悉心打磨,截面光滑‌‌。石壁的形状为中部掏空的环状,直径从3.1公分到20.3公分不等‌‌。</p> <p class="ql-block">石壁一一商代,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1956年三星堆遗址采集。</p> <p class="ql-block">青铜铃一一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一前1300年,1975年三星堆遗址采集。</p> <p class="ql-block">陶尊形器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状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面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碎片。</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平底罐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状的玉器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尖底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身形牌饰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着裙立人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文物外展中,此为3D打印复原件。</p> <p class="ql-block">青铜扭头跪坐人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巍然王都一一三星堆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已发展成为中心聚落。约当商代早期,出现城墙、大型建筑。商代中期以后,城址面积达3.6平方公里。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黄金加工、制玉、丝制业,复杂的社会结构,成熟的祭祀体系,彰显其统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可能是某代蜀王的都邑所在。</p><p class="ql-block">蜀土丰饶一一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大量出土文物为了解古蜀国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提供了实物例证。三星堆先民在这片沃土上渔猎、畜养、耕作、酿酒、纺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典型陶器。</p> <p class="ql-block">陶人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99年月亮湾城墙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猪一一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一前900年,2019年联合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陶器一一三星堆陶器主要有盛贮器、食器、酒器、炊器等。器型以小平底罐、尖底罐、鸟头把勺、子母口壶、高柄豆、三足炊器等最具地方特色。陶器表面饰有绳纹、方格纹、网格纹、菱形纹、圆圈纹、附加堆纹、米粒纹等纹饰。部分陶器盖钮、足、耳等装饰动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陶高柄豆一一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一前1300年,1980年三星堆地点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鸟头把勺一一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一前1300年,1980年三星堆地点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鸟头勺把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p> <p class="ql-block">陶瓶一一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一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盉一一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盛酒器。</p> <p class="ql-block">陶三足炊器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器盖一一商末至西周前期。</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状的陶罐,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圆圆牉胖。</p> <p class="ql-block">黄金加工一一三星堆出土黄金器物达数百件,种类多、形体大、制作精,为国内同时期仅见。金杖、金面具、金面罩、金虎形饰、金鸟形饰等典型器物,造型独特、技艺精湛,是我国黄金制品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黄金饰制作流程。</p> <p class="ql-block">金虎形饰一一造型独特,技艺精湛,是我国黄金制品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金面罩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100一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尊残件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尊残件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容器残件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七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面具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图片下方左侧是青铜太阳形器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七号祭祀坑出土。右侧<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是青铜条,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玉璋和玉戈。</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制作流程一一开料、钻孔、打磨抛光等。</p> <p class="ql-block">琥珀吊坠、虎牙。</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玉串饰、玉串珠。</p> <p class="ql-block">椭圆形玉器、玉块。</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王者至尊一一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雕像群蔚为大观,是三星堆青铜文化重要标识之一。青铜人头像造型生动、内涵丰富,头冠、发型和服饰各异,是当时族群构成与等级秩序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立人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立人像为一级文物,高260.8厘米,人像高180厘米,底座横宽48.5厘米,纵长46.7厘米,高35厘米。</span></p><p class="ql-block">大立人像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既具王者之风,又有大巫之仪,应该是集神、巫、王身份于一体的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金面具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1年年三星堆五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黄金面具。</p> <p class="ql-block">世界古代黄金面具一一黄金面具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其功能与礼仪、祭祀、丧葬等密切相关,反映出使用者特殊的身份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黄金面具一一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金面具与金面罩,应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其他地区出土的金面具,则多是覆盖于逝者面部之用。</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兽器盖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顶尊人头像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尊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铜罍一一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一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