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CITY WALK 墨西哥城</b></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下午,我们从哈瓦那乘机飞往墨西哥城。</p> <p class="ql-block">抵达墨西哥城后导游陈先生接机,晚餐后入住GALERIA PLAZA 酒店。GALLERIES PLAZA(Galería Plaza)是墨西哥酒店集团Brisas Group旗下的高端酒店品牌,主要定位为商务与休闲结合的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宪法广场</b></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1日早餐后,我们先游览了墨西哥城的<b>宪法广场</b>。墨西哥城的宪法广场(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又称索卡洛(Zócalo)广场,是墨西哥城的核心地标,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广场之一,南北宽220米,东西长240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建筑景观。宪法广场的前身是阿兹特克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的中心,西班牙殖民者在1521年摧毁原址后,于废墟上重建了广场,成为殖民统治的象征。其历史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阿兹特克时期(1325-1521年)、西班牙殖民时期(1521-1810年)和独立后的现代墨西哥城(1810年至今)。</p> <p class="ql-block"><b>墨西哥城主教堂</b>(Catedral Metropolitana)位于宪法广场的北侧。由西班牙人于1573年始建,1813年竣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天主教堂。其所在地曾是阿兹特克神庙,象征西班牙殖民者对本土宗教的取代。</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城主教堂的建造历时250年完工,融合巴洛克、新古典等多种风格。教堂主体由玄武岩和灰色砂岩砌成,抗震设计独特。</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有16个小教堂和辉煌的圣经壁画。</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艳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的这幅图像描绘了1531年在墨西哥瓜达卢佩出现的圣母显现事件。根据传说,圣母玛利亚向印第安人胡安·迪亚哥显现,并在他的披风上留下了她的形象,这一事件对墨西哥天主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画上的文字翻译成中文是:“你好,我是小胡安!问我任何你想知道的关于瓜达卢佩事件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教堂,规模宏伟!不愧是拉美第一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国家宫</b>(Palacio Nacional)位于宪法广场的东侧。国家宫最初是阿兹特克皇帝莫泰佐马二世(Moctezuma II)的宫殿,西班牙征服后,埃尔南·科尔特斯在废墟上重建为总督府。墨西哥独立后,这里成为总统府和政府办公地。</p><p class="ql-block">国家宫中央庭院的四壁布满里维拉在1929-1935年创作的巨幅壁画,描绘墨西哥从阿兹特克时代到革命时期的历史,包括羽蛇神传说、西班牙征服和独立战争。</p> <p class="ql-block"><b>联邦区大楼</b>(现墨西哥城市政府)位于宪法广场的南侧。这座建筑曾是殖民时期的商业交易所,后成为墨西哥城市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的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外立面庄重简洁。广场南侧常有文化活动和集会。</p> <p class="ql-block"><b>原门户商品交易所</b>(Portal de Mercaderes)位于宪法广场的西侧。殖民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商业中心,现为最高法院和珠宝店、豪华酒店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离开宪法广场前往艺术宫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这街边的长椅很别致吧。</p> <p class="ql-block">这ZARA的窗式广告很有封面感。</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是位于墨西哥城中心历史区的卡萨德洛斯阿祖莱霍斯(Casa de los Azulejos),也被称为“瓷砖之家”。这幢建筑以其华丽的蓝色和白色瓷砖装饰而闻名,这些瓷砖来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建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最初是一座私人住宅。在18世纪初,当时的主人决定用从西班牙进口的精美瓷砖覆盖建筑的外立面,以展示其财富和地位。这一举动不仅使建筑外观焕然一新,还使其成为墨西哥城的一个标志性地标。在20世纪初,这座建筑被一家名为Sanborns的著名连锁餐厅和百货公司收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改造。如今,它已成为Sanborns的一家分店,同时也是墨西哥城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墨西哥城艺术宫</b></p> <p class="ql-block"><b>墨西哥城艺术宫</b>(Palacio de Bellas Artes)</p><p class="ql-block">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被誉为“墨西哥艺术灵魂”。长期作为艺术展示、表演和教育的核心场所,兼具历史与现代功能。金色圆顶镶嵌壁画,主题涵盖墨西哥历史与文化。华丽装饰与几何图案结合,彰显庄严与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主剧院:可容纳1500人,举办歌剧、芭蕾等大型演出。</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与画廊:展出墨西哥本土及国际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等。</p><p class="ql-block">图书馆:收藏丰富艺术文献,支持学术研究。</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位于墨西哥城艺术宫(Palacio de Bellas Artes)的入口处,是墨西哥著名雕塑家华金·阿里亚斯·阿马罗(Joaquín Arias Amaro)的作品。它名为<b>《友谊与和平》</b>(La Amistad y la Paz)。</p><p class="ql-block">左侧女性形象代表“友谊”,她手持橄榄枝,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p><p class="ql-block">她的姿态温柔而开放,表现出接纳和友善的态度,寓意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p><p class="ql-block">右侧女性形象代表“和平”,她手捧花束,象征着安宁与繁荣。</p><p class="ql-block">她的姿态端庄而坚定,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守护,寓意社会秩序与稳定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位于墨西哥城艺术宫前的“胜利女神”(La Victoria)雕像,这座雕塑不仅是墨西哥城的一个著名地标,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座雕塑由法国雕塑家朱尔斯·拉夫雷尔(Jules Laugier)设计,并于1902年完成。最初是为了纪念墨西哥独立战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何塞·马里亚·莫雷洛斯(José María Morelos),他是墨西哥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然而,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雕塑被赋予了更广泛的象征意义,成为了墨西哥独立和自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豪华邮局</b></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城的<b>豪华邮局</b>(正式名称为<b>邮政宫</b>,Palacio de Correos de México),是墨西哥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以其宏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和奢华的内部装潢闻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邮局之一”。</p> <p class="ql-block">豪华邮局最初是墨西哥邮政总局(Correo Mayor),负责全国邮政事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墨西哥银行曾占据大楼部分区域,导致建筑部分改造。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后,建筑受损严重,经过1990年代的大规模修复,恢复了原有风貌。</p> <p class="ql-block">豪华邮局的豪华邮箱!</p> <p class="ql-block">高耸敞亮的营业厅保留了历史原貌,工作人员在大理石柱旁处理邮件,游客可在此寄送明信片或包裹。</p> <p class="ql-block">豪华邮局是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中“亡灵车站”(Estación de los Muertos)的取景地,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作为墨西哥邮政的象征,见证了墨西哥国家通信与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文化广场</b></p> <p class="ql-block"><b>三文化广场</b>(Plaza de las Tres Culturas)位于墨西哥城的特拉图洛科区(Tlatelolco),是墨西哥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之一。这个广场汇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址,分别是阿兹特克时期、西班牙殖民时期和现代墨西哥的建筑代表。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址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这也是三文化广场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三文化广场的教堂钟楼前的大片遗址是<b>阿兹特克遗址——特拉图洛科金字塔</b>(Templo Mayor of Tlatelolco)</p><p class="ql-block">特拉图洛科是阿兹特克帝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与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相邻,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座金字塔是特拉图洛科的主要神庙,用于祭祀阿兹特克诸神,特别是战神特皮托尼卡(Tezcatlipoca)和雨神特拉洛克(Tlaloc)。该金字塔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祭坛和雕像,反映了阿兹特克人对宇宙和神灵的崇拜。</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对特拉图洛科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祭坛、雕像、陶器等。这些发现为研究阿兹特克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揭示了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b>西班牙殖民时期遗址——圣若望教堂</b>(Church of San Juan Bautista)</p><p class="ql-block">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攻占特拉图洛科后,开始在废墟上建造新的城市和教堂。圣若望教堂是最早一批在墨西哥建立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阿兹特克遗址——特拉图洛科金字塔后的圣若望教堂是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两座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象征着宗教的庄严与神圣。入口处的拱形大门设计精美,具有浓厚的欧洲古典风格。有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的外墙呈红色,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政府大楼</b>(外交部大楼)</p><p class="ql-block">政府大楼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外墙呈乳白色,建筑线条简洁流畅,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美。一座20多层的摩天大楼,是广场上最高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政府大楼位于教堂的附近,与教堂和金字塔遗址共同构成了三文化广场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家人类学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完三文化广场后,便去享用午餐。下午约三点半光景,我们来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b>(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是拉丁美洲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占地12.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3万平方米。博物馆收藏了超过60万件展品,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西班牙殖民前夕的墨西哥古代文明遗存。</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印第安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艺术,外观独特,宛如一座文化殿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央庭院的巨大的伞状喷泉是博物馆的标志性景观,水帘中矗立着饰有印第安图腾的柱子,象征水在古印第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石柱外壁雕刻着印第安文明时期的原始图案,展示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历史信息。</p> <p class="ql-block">这个巨大的石盘雕塑是著名的<b>阿兹特克太阳石(Piedra del Sol),也被称为“阿兹特克日历石”</b>。它是墨西哥国立人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太阳石于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被发现,当时它被埋在地下。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块石盘大约制作于公元1479年左右,正值阿兹特克帝国的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太阳石由一块巨大的玄武岩制成,直径约3.6米,厚度约30厘米,重达24吨。</p><p class="ql-block">太阳石的中央是一个骷髅头的形象,两侧有两只爪子,分别抓着一个人的心脏,象征着死亡、牺牲和再生。这个形象被认为是阿兹特克神祇纳乌阿尔波波卡特佩特尔(Nahui Ollin Tonatiuh),即“四运动太阳”,代表着当前的世界纪元。</p><p class="ql-block">太阳石的外圈刻有四个主要的太阳纪元,每个纪元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末日和新的开始。这些纪元分别是:</p><p class="ql-block"><b>纳哈乌阿托尔</b>(Nahui Atl):水的世界,以洪水为终结。</p><p class="ql-block"><b>纳哈乌艾卡特尔</b>(Nahui Ehecatl):风的世界,以飓风为终结。</p><p class="ql-block"><b>纳哈乌夸奥特尔</b>(Nahui Quiahuitl):雨的世界,以冰雹为终结。</p><p class="ql-block"><b>纳哈乌奥塞利(</b>Nahui Ollin):运动的世界,以地震为终结。</p><p class="ql-block">太阳石的周边还刻有许多其他符号和图案,如阿兹特克的神祇、动物、植物等,反映了阿兹特克人对宇宙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作为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遗物,太阳石不仅是墨西哥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是一块<b>玛雅石碑</b>,这类石碑在玛雅文化中被称为“圣柱”或“石碑”(Stela)。它们通常用于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统治者的成就以及宗教仪式等。石碑上的玛雅象形文字是一种复杂的书写系统,由数百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或概念。这些文字记录了日期、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详细信息,为后世研究玛雅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件展品是一件阿兹特克文化的重要文物——太阳金字塔的模型。这件展品不仅展示了阿兹特克人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还反映了他们对宇宙、自然和神灵的独特理解。</p><p class="ql-block">太阳金字塔是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的特奥蒂瓦坎遗址中的一座巨大金字塔,是阿兹特克文明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建于公元1世纪至3世纪之间,是古代美洲最大的建筑之一。而模型展示了太阳金字塔的多层结构,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反映了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技艺和审美观念。</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b>特奥蒂瓦坎的羽蛇神(Quetzalcoatl)石柱</b>。这座雕塑不仅是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古代中美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p><p class="ql-block">羽蛇神(Quetzalcoatl)是阿兹特克神话中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代表着风、智慧、创造和重生。他的形象通常是一条长着羽毛翅膀的蛇,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联系。雕塑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羽蛇神头像,眼睛大而圆,表情威严。头上装饰有复杂的花纹和羽毛状饰物,象征着神圣和高贵。羽蛇神的身体盘绕成S形,四肢粗壮有力,手指和脚趾清晰可见。身体上布满了各种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象,如蜥蜴、蛇等,这些图案可能具有特定的宗教或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b>特奥蒂瓦坎的托纳提乌(Tonatiuh)石柱,也被称为“太阳神石柱”</b>。这座雕塑不仅是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古代中美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雕塑由一块巨大的火山岩雕刻而成,高约3.5米,重达数十吨。其表面刻满了复杂的图案和符号,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雕塑描绘的是托纳提乌(Tonatiuh),他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生命和力量。他的形象通常是一个威严而庄严的男性面孔,象征着太阳的光辉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这件展品是阿兹特克羽冠(Quetzalcoatl Headdress),也被称为“绿咬鹃羽毛头饰”。这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是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古代中美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这件羽冠大约制作于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之间,正值阿兹特克帝国的鼎盛时期。它最初被发现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后来通过国际合作和展览交流,得以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博物馆展出。阿兹特克羽冠是一件集历史、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珍贵文物,它不仅展示了阿兹特克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美洲文明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索玛雅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城的<b>索玛雅博物馆</b>,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而闻名。博物馆的外立面由数千个六边形铝片组成,形成一个波浪状的外观,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出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拥有超过6万件的艺术品,涵盖了从中世纪到20世纪中期的作品,包括罗丹、达芬奇、梵高、莫奈等大师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著名的《思想者》雕像位于入口处迎接来访者。</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收藏罗丹雕塑集。</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被誉为现代雕塑之父。他的作品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注重表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内在精神,开创了现代雕塑的新纪元。</p><p class="ql-block">雕塑《思想者》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雕塑中的男子裸露上身,双腿弯曲,右手托着下巴,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的姿态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思想性和内在的情感力量,仿佛在思索着人类的命运、存在的意义等深刻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创作的《三个阴影》(Les Trois Ombres)。</p><p class="ql-block">《三个阴影》最初是作为罗丹另一件大型作品《地狱之门》(La Porte de l'Enfer)的一部分而设计的。《地狱之门》是罗丹受委托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创作的一扇大门,其灵感来源于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罗丹计划在门上雕刻各种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和命运。尽管《地狱之门》项目最终未能完成,但《三个阴影》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件独立的作品。它首次展出是在1887年的巴黎沙龙展上。</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创作的《巴尔扎克纪念碑》(Monument to Balzac)。</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纪念碑》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站在高处,右手高举着一顶帽子,左手放在胸前,姿态自信而坚定。他的面部表情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仿佛在俯瞰世间万物。雕像下方有一个小天使形象,象征着巴尔扎克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让-巴蒂斯特·卡尔波</p><p class="ql-block">(瓦朗谢讷,法国加来海峡省北部,1827年—库尔贝沃,法兰西岛,法国,1875年)</p><p class="ql-block">舞蹈天才[源自雕塑群《舞蹈》(1865-1869)在法国巴黎歌剧院]</p><p class="ql-block">Le génie de la danse</p><p class="ql-block">The Genie of the Dance</p><p class="ql-block">构思:1872年</p><p class="ql-block">带有咖啡色铜绿的青铜</p><p class="ql-block">为了法国巴黎歌剧院正面中央人物《舞蹈》,让-巴蒂斯特·卡尔波以木匠塞巴斯蒂安·维萨特的身体和德国公主海伦娜·德·拉科维察的头部为模特。艺术家从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那里学习了动作。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以其现实主义和缺乏装饰性震惊了巴黎人。</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Napoleon at the Battle of Austerlitz),由法国画家弗朗索瓦·热拉尔(François Gérard)创作。它描绘了拿破仑一世在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的场景,这场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胜利,确立了他在欧洲的霸主地位。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展现了拿破仑指挥若定的形象以及战场的紧张氛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弗朗索瓦·热拉尔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肖像画和历史题材作品,他的作品常以宏伟的构图和精细的细节著称。</p> <p class="ql-block">雕塑家Émile-Antoine Bourdelle</p><p class="ql-block">(蒙托邦,法国南部-比利牛斯,法国,1861 - 莱维内特,法兰西岛,法国,1929)</p><p class="ql-block"><b>达米埃的大头像</b> [1808-1879]</p><p class="ql-block">达米埃的大头像带有黑色、绿色和咖啡色铜锈的青铜</p><p class="ql-block">奥诺雷·达米埃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性和讽刺性思维的代名词。他富有争议的性格启发了一大批艺术家,如Émile-Antoine Bourdelle。</p><p class="ql-block">这尊大尺寸的头像原本计划作为一组作品的一部分,以向马赛市的达米埃致敬,但最终未能实现。</p><p class="ql-block">表达、性格、讽刺……这些都是Bourdelle所强调并使Auguste Rodin本人也钦佩的方面。</p> <p class="ql-block"><b>十叶屏风</b>这件家具收集了两个世界相遇的传统。一个已经500年的历史故事:赫尔南·科尔特斯船长和他的随从在面对墨西哥文明的防御时征服了墨西哥,由莫泰库佐马二世和他的人民捍卫。</p><p class="ql-block">屏风的正面是“西哥的征服”,屏风的背面是“墨西哥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索玛雅博物馆,导游让我们品尝了墨西哥城脍炙人口的“玉米饼+烤猪肘餐”。晚餐后即送回酒店抓紧睡觉,因为还要赶凌晨4点55分起飞的回国航班。而我们也于3月22日凌晨2点45分赶到墨西哥城国际机场,带着墨西哥、古巴人民的深厚友情和他们的悠久灿烂的人文文化满载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