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旅行 <p class="ql-block">拍摄:开心人</p><p class="ql-block">配文:开心人</p><p class="ql-block">配乐:开心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正月初,笔者有幸游览了福建厦门,武夷山等地……</b></p> <p class="ql-block">福建永定土楼是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福建西部龙岩市永定区境内,地处闽西粤东交界,这里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等,为土楼的建造和客家人的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 历史起源: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在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逐渐成熟,现存最早的土楼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主要类型: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五凤楼是高贵庄重的礼制建筑,最标准的平面形式是“三堂两横”;方楼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特点是纵轴对称,主次分明;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造型独特,防御性强。</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整体布局:外形呈圆形或方形,整体遵循中轴对称原则,属于家族性集体住宅。聚落为一大族,一楼为一小族,这种围合、向心的形式增强了家族凝聚力。采用多层式结构,一般为3-5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楼梯、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福建土楼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土夯筑建筑,其构造体现了古代建筑智慧 。以下是具体介绍:</b></p><p class="ql-block"> - 基础构造:建造时墙基深挖,用大石头夯实筑牢,以增强稳定性,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p><p class="ql-block">- 墙体构造 :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关键部位还会掺入糯米饭、红糖增加粘性,经反复捣碎、拌匀、夯筑而成。为增加拉力,土墙中间会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作为“墙骨”。墙体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越往上越薄,这种设计使重心下移,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p><p class="ql-block">- 内部结构:土楼内部多为木构楼阁式结构,中轴对称,中心设祖堂,是家族祭祀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外围环形房间分层布局,底层通常为厨房,中层为粮仓,上层为居室,可容纳数百人聚居。廊道贯通全楼,方便居民通行。</p><p class="ql-block">- 屋顶构造: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屋顶出檐深远,一般可达4米左右,可有效防止雨水侵蚀墙体。</p><p class="ql-block">- 防御构造:土楼仅设一个大门,门板厚达10多厘米,外裹铁皮加固,门上设有瞭望孔。底层用鹅卵石砌墙角,一二楼不开窗,三层以上开小窗,兼具通风采光与防御功能,顶层设瞭望台,楼内还设有水井、粮仓,可在被围困时维持生存。</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其历史发展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起源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的雏形开始出现。当时,中原移民为了躲避战乱南迁,在福建山区定居。他们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材料,创造出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土堡、土屋等建筑形式,为后来土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明代(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口增长和家族繁衍,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增大,土楼建筑开始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为了抵御外敌和土匪的侵扰,土楼的防御功能不断增强,外墙加厚,设置了瞭望孔、射击孔等防御设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代(鼎盛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福建土楼的建造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土楼的建筑工艺更加精湛,装饰更加精美,融入了大量的木雕、石雕、彩绘等艺术元素,同时,土楼的类型也更加丰富,有圆形、方形、五凤楼等多种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现代(传承与保护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土楼的居住功能逐渐弱化。但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的关注。1986年,福建土楼的模型作为中国民居的代表,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建筑展览会”。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厦门大学门口</b></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以下是其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创与发展: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商学两部。之后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p><p class="ql-block">- 国立时期:1937年7月1日,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因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后又迁至闽西长汀。在长汀期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厦门,陆续增设海洋系、国际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1963年9月,成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概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研究生院、27个学院(含76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13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科优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2年,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生物学7个学科获评A类。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11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校园环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被青山绿水环绕,有芙蓉湖、芙蓉隧道等著名景点,校内建筑红墙绿瓦,景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朝末期,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代至正年被毁,明洪武十八年僧觉光重建,改名为普照寺。清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施琅收复台湾后驻厦门,就普照寺旧址复建殿宇,并增建大悲阁,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因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又因在普陀山南面,改称为“南普陀寺”。民国初年,建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整体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中轴主殿两侧钟鼓楼、庑廊回护,形成一个整体。东序楼堂建筑主要包括客堂、库房等,西序楼堂建筑主要有方丈楼、侍者寮等。</p><p class="ql-block">- 风格装饰:寺庙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为闽南风格的弧状飞檐翘角,上有众多剪磁工艺的藻饰,绚丽多彩。寺内殿堂采用歇山式重檐翘角的皇家宫殿模式,屋檐覆黄绿或紫色琉璃瓦当及滴水重檐,</p> <p class="ql-block">自贸区以下是对厦门自贸区跨境电商相关内容的详细简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线上平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厦门自贸片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原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升级而来。可为企业提供通关、政策、信用等全产业链式综合服务,企业可通过平台办理业务申报、出口自主结汇等政府公共服务,还能获得园区入驻、物流、海外仓等市场化服务,目前已有40余家头部跨境电商服务商入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线下园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形成了寨上、机场、象屿、海沧等多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组成的“一区多园”格局。这些园区各具特色,集聚了亚马逊、阿里、京东等众多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关模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落地实施了1210保税备货、9610出口免征不退、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等业务模式,拓展“厦金高”海运快件航线,试点厦门-金门-高雄的跨境电商物流通道,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通关选择,提升了通关效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物流体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厦门海港、空港优势明显,物流体系便捷高效。厦门机场开通了19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其中10条洲际航线以运输跨境电商货品为主。在海沧远海码头,有执行跨境电商“大三通”航线的海运货轮,从厦门直航台北港,直航时间控制在12到14个小时之间,可做到“夕发朝至”。</p> <p class="ql-block">金门炮战,又称炮击金门、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惩罚性的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以下是其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蒋勾结,妄图“反攻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派遣陆海空军,以金门、马祖等岛屿为基地,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活动,妄图“反攻大陆”。</p><p class="ql-block">- 美欲制造“两个中国”:1954年12月,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入侵台湾海峡的美军取得合法地位,并制造“两个中国”,以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p><p class="ql-block">- 国际形势变化:1958年7月,美国出兵侵略黎巴嫩,干涉中东事务,制造了中东事件。台湾当局企图趁火打劫,叫嚷“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并于7月17日下令其陆海空军处于特别戒备状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期准备:1958年4月,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政治委员叶飞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示,上报了炮击金门的作战方案。至8月中旬,福建前线部署了地面炮兵36个营、海岸炮兵6个连共450余门火炮,海军高速炮艇4个中队等共90余艘舰艇,空、海军航空兵9个团又2个大队、1个中队共200余架飞机。</p><p class="ql-block">- 大规模炮击: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国民党军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等重要军事目标实施第一次大规模炮击,持续2个多小时,毙伤守军600余人,击伤大型货轮1艘。24日,实施第二次大规模炮击,击沉、击伤敌大型运输舰各1艘。9月8日、11日和13日,又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猛烈炮击。10月20日,实施第五次大规模炮击。11月3日,实施第六次大规模炮击。1959年1月7日,实施第七次大规模炮击。</p><p class="ql-block">- 后期策略调整:10月6日和25日,毛泽东撰写了两篇国防部长文告公开发表,先后提出暂停炮击7天和单日打、双日不打的办法,但均以没有美国护航为条件。1961年12月中旬起,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福建前线部队只在单日以宣传弹进行射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1958年12月底止,福建前线部队共击沉击伤国民党军队各型舰艇23艘,击落击伤军用飞机34架,毙伤中将以下官兵7000余人。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共同防御条约》即告终止。同日,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军事上:有力地惩罚了国民党军,打击了其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大小金门岛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行政上隶属福建泉州市管辖,但目前由台湾省进行实际管理。以下是关于大小金门岛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面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金门岛:形似哑铃,横卧在围头湾和厦门湾之间,东西长20公里,南北最宽处14公里,面积为1384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小金门岛:又称烈屿,是散布在金门岛周围的小岛中最大的一个,西距厦门石胄头5.25千米,东距大金门1.75千米,面积为1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金门岛古称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贞元十九年为牧马监地,五代时编入泉州属尾,1915年1月正式设县。1949年后,大小金门岛由台湾省实际管辖,历经了多次军事冲突,其中1958年的金门炮战是国共双方隔海炮击的重要事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大金门岛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中部较高,向南北两侧逐渐倾斜,北部和南部为起伏较大的丘陵地,中部低平,西部沿海地势低洼,为水网地区。小金门岛丘陵地约占全岛面积70%,地势东北高西南低。</p><p class="ql-block">- 气候条件:大小金门岛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暖,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雨量充沛,四季都适合旅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文景观与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金门岛:有太武山,海拔253米,是岛上的最高峰,可俯瞰全岛风光;山后中堡的18栋闽南式古屋,燕尾高扬,被辟为“民俗文化村”;还有鲁王墓,已有300多年历史。 </p><p class="ql-block">- 小金门岛:有猫公石滨海休憩区,猫公石是一种含铁量结核块岩,颜色多呈褐色;四维坑道,呈双“丁”字型,是昔日小艇战备军补之所;湖井头战史馆,收藏了烈屿的战事笔录。</p> <p class="ql-block">“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以下是其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本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p><p class="ql-block">- 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p><p class="ql-block">- 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谈判的方式,参加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台湾方面关心的其他一切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这一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必然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好的生活条件。</p> <p class="ql-block">厦门双子塔,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演武西路180-188号,地处厦门岛南岸,与鼓浪屿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建筑参数:由两栋300米左右的超高层建筑组成,分别为高283米的1号楼和高258米的2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33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设计理念:由美国建筑设计公司SOM设计,设计灵感来自于厦门的海洋文化,其外形犹如两艘船在海上飞驰,也像巨大的玉帆船,寓意着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未来发展。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功能布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业办公:其中一座作为白金5星级酒店和写字楼,另一座则作为SOHO办公楼,裙楼则建设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观光体验:拥有近可收鹭岛风光、远可眺金门美景的300米观景平台——云上厦门观光厅,还有刺激的高空滑索、浪漫的星空天台等体验项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放时间:云上厦门观光厅开放时间一般是08:00-22:00。</p><p class="ql-block">- 门票价格:云上厦门观光厅成人票一般在120元左右,儿童、老人等有优惠票价。</p><p class="ql-block">- 交通指南:乘坐地铁1号线到镇海路站,从2号口出站后步行大概15分钟就能到达;乘坐2路、20路、22路、47路等公交线路,在中华儿女美术馆站下车即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鼓浪屿</b></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隶属厦门市,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约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岛隔着宽500米左右的鹭江海峡。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鼓浪屿原称“圆沙洲”“圆仔洲”,南宋时期名“五龙屿”,明朝雅化为今名“鼓浪屿”。自宋代开始有人定居,明代郑成功曾屯兵于此训练水师。1842年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屿逐渐沦为公共租界,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鼓浪屿。</p><p class="ql-block">- 文化特色:鼓浪屿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多国共管的公共租界历史,使外来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汇聚。这里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万国建筑博览:鸦片战争后,英、美等13个国家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各国传教士、富商也相继建立教堂、公馆等,至今仍有千余幢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被较好地保存,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p><p class="ql-block">- 代表性建筑:八卦楼是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红色圆顶与罗马万神殿相似,内部设有管风琴博物馆;海天堂构由五幢建筑组成,采用了中西方结合的建筑风格,其中三幢为中式建筑,两幢为西式建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点,可俯瞰全岛及厦门市区美景;菽庄花园依海而建,巧借天然地形,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部分,园内有十二洞天等景点;鼓浪石是岛西南端的一个海蚀溶洞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 </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皓月园是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主题的海滨公园,园内有郑成功雕像;毓园是为纪念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而建的园林,园内有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和生平事迹展览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馆内收藏了众多世界名琴。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音乐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音乐之岛: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常年举办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音乐周等重大音乐活动,2002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p><p class="ql-block">- 音乐场馆:除了钢琴博物馆,鼓浪屿还有管风琴艺术中心,拥有世界最大的管风琴之一,经常举办管风琴演奏会。</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是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植株:成株高15-25米,树冠广展,老树常生有锈褐色气根。</p><p class="ql-block">- 叶:叶互生,窄椭圆形,薄革质,表面深绿色,有光泽。</p><p class="ql-block">- 花与果实:隐头花序成对腋生于小枝上,榕果扁球形,成熟时黄或微红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长习性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分布范围:原生于热带和亚热带亚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福建、浙江、海南等地。</p><p class="ql-block">- 环境适应性:喜光也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不耐寒,耐瘠、耐风、耐污染,适应性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观赏价值:树形奇特,可孤植、列植、群植,也可制作盆景,还可用作行道树。</p><p class="ql-block">- 生态价值:枝叶茂密,抗污染、抗风、滞尘能力强,能改良土壤。</p><p class="ql-block">- 药用价值:叶、气根、树皮、果、树脂皆可入药,有祛风清热、活血解毒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经济价值: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及人造棉,也可提取栲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榕树的“榕”与“容”谐音,寓意“有容乃大”。它是孟加拉国的国树,中国福建省的省树,也是福州、温州等城市的市树。</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鼓浪石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西南部的美华海滩,是鼓浪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以下是关于鼓浪石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相传在宋末元初,人们发现小岛西南海滩上屹立着一堆数人高的海蚀岩,中间被海水冲蚀成天然穿洞,每当大潮波涌,风浪拍击岩洞便发出擂鼓般隆隆声,尤其是刮西南风的夜晚,鼓浪之声能够传遍半个岛屿,“鼓浪石”之名逐渐传开。</p><p class="ql-block">- 外观形态:鼓浪石高约六七米,中部被海浪冲蚀成如门状的一个大洞,整体形状犹如一面巨大的鼓。 </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价值:鼓浪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鼓浪屿的历史变迁,是鼓浪屿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是当地渔民生活的一部分,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和题咏,为鼓浪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同知丁一中还在鼓浪石上刻下“鼓浪石”三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旅游意义:作为鼓浪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鼓浪石是游客们必到的打卡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背后的传说故事,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感受鼓浪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武夷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自然概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理位置: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和江西省东部,山脉北部的最高地段是两省分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接浙江仙霞岭,南临广东九连山,长达550公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形地貌:武夷山脉平均海拔1200米,以低山丘陵为主,北段山峰普遍在海拔1000米以上,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其最高峰;武夷山风景区内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丹霞地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适宜、湿度大、雨日雾日多,中南部河谷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7.9-18.1℃之间,中山区、黄冈山年平均气温仅8.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态资源:是中国东南部现存和地球同纬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有植物3728种,动物511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黄腹角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历史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沿革: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1989年撤县建市。4000多年前形成“古闽族”文化,汉代有闽越王城遗址,宋代集儒、道、佛于一身,198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名人足迹:北宋著名词家柳永诞生于此,南宋朱熹曾在此生活、著书、讲学长达50年,范仲淹、陆游、辛弃疾等历代名人也在此留下许多赞美武夷山的词文诗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旅游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曲溪景区:规划面积为3.50平方千米,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游客可乘竹筏顺流而下,欣赏“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意境。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窝—天游—桃源洞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中部,主要景点有御茶园、桃源洞、天游峰等,其中,天游峰是武夷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登上峰顶可俯瞰九曲溪全景和周边的山水风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武夷宫景区: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千米,是武夷山风景名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木雕艺术</b></p> <p class="ql-block">木雕艺术是雕塑的一种,在中国被称为“民间工艺”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木雕鱼是中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商代出现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的木雕制品,春秋战国时期行业开始完善,秦汉趋于成熟,唐代工艺完美,两宋采用优质木材,元朝至明清达到高峰,清末至民国衰落,2008年6月,木雕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工艺分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按雕刻形式:可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圆雕是仿真实动物雕刻,可多方位、多角度欣赏;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然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强调“三分人工,七分天成”。</p><p class="ql-block">- 按艺术价值:可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工艺木雕包括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如宫灯、笔筒等;艺术木雕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一些根雕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用料选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考虑到木材的温润性及热胀冷缩的特性,为防止开裂或霉变,用料极其考究。普遍使用的有樟木、榉木、香榧木、红松木、椴木、桧木、黄杨木、紫檀木等,其中桧木因稳定性能优异,受到雕刻家和收藏家的普遍喜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主要流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国木雕分布广泛,形成了较多流派,其中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较为知名,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保养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木雕工艺品不宜高温暴晒,也不宜放在潮湿或极干燥的室内,避免对着空调风口直吹或放在暖气管附近。清洁时,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宜用含蜡质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擦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茶道</b></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大红袍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乌龙茶,是武夷岩茶的代表品种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相传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途中得病,经天心永乐禅寺和尚用茶救治后痊愈。丁显高中状元后,将此茶进贡给皇后,皇后饮后病愈,皇上赐红袍披在茶树上,大红袍由此得名,并成为贡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产地环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产于武夷山东北部的九龙窠,这里是丹霞地貌,深谷丛生,处处绝壁。年均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云雾多,草木繁盛,土壤富含钾锰,酸碱性适中,山高谷深能提供丰富散射光,非常适合茶树生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品质特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有三红七绿、绿叶红镶边的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滋味醇厚,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余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步骤细分要有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等十余道工序。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品种分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分为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是通过大红袍母树扦插繁殖的,数量稀少;商品大红袍是80年代茶科所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名丛拼配而成,每个品牌的配方都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云雾遼绕的山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景德镇陶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景德镇陶瓷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详细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沿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起源时期:东汉时期就有关于陶瓷的记载,当时主要生产瓷质建筑材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发展时期:东晋赵慨对工艺进行改革,促进了由陶至瓷的转变。南北朝时,景德镇瓷器已供宫廷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繁荣时期:唐朝开辟专门窑场,实行专业化分工。宋代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青白瓷闻名。元代青花瓷等品类出现,开启专业化道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次发展:明代釉彩装饰和器型设计不断发展,官窑和青花瓷成为代表。清代生产规模化、精细化,青花瓷配色更鲜艳,粉彩瓷等达到新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复苏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景德镇陶瓷发展,形成产业生产链,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畅销海内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工艺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料独特:拥有高岭土、瓷石等优质原料,高岭土铁、钛等杂质极少,与瓷石的二元配方让瓷器质地细腻、胎体轻薄、白度和透明度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制作精细: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分工细致,核心工序包括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特色工艺 :有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等多种装饰工艺。如青花瓷以分水技艺渲染浓淡变化;玲珑瓷通过镂雕工艺形成半透明亮孔;粉彩瓷吸收工笔画技法,色彩粉润细腻;颜色釉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艺术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