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云 端 爱 情

施大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海之上,玻璃台面映着天光,那“云端520”的谐音“我爱你”,吸引了无数男女前来。在这片云海中,爱意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每一朵云彩都是爱的使者,传递着彼此的心声。我们在这高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爱情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人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踏上那透明的平台。有女子战战兢兢,紧攥着男伴的衣袖;有男子强作镇定,却两腿战战,面色发青。然而看到那数字大大的“520”标记,便都换了副模样,笑容忽然灿烂起来,搂抱、亲吻、自拍,仿佛方才的恐惧从未存在。誓言从口中吐出,飘散在云气里,不知能存留几时。玻璃之下是五百二十米的虚空,而人心之深,又岂止五百二十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照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海枯石烂” 之类的盟誓,古人早已说尽。这里便是雾海、云海了,今人不过换了地方,在云端重复罢了。李白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今之高楼,百尺何足道哉!五百二十米的高处,手摘不到星辰,只能摘些点赞与转发。然而人们依旧乐此不疲,大约是因为高处总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离天近些,誓言便更易被神祇听见,更易实现。</p><p class="ql-block"> 而在另一处的那“天空之恋”玻璃酒店,悬于峭壁之外,通体透明,夜间远望如一颗明星悬于半空。如今虽不给住宿了,但成了众人追棒的网红打卡点。4个已退役的军人,沿铁梯一阶一阶的攀上,坐在感觉有点儿摇晃的“我想静静”屋里的沙发上,观悬崖与深渊同在,危险与浪漫共生。晀望世界上565.4米的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内心涌出“我的爱是高远的”。当年的两地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如今高远已金婚矣!真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真谛在于质量,“天不老,情难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照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照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看见一对年轻夫妇,带着约莫三岁的孩童。那孩童不知畏惧,在玻璃平台上奔跑,母亲吓得面色惨白,父亲却大笑,掏出手机拍摄。孩童忽然停下,指着玻璃下方的深渊问道:“下面是什么?”父亲答:“是地狱。”孩童又问:”我们会掉下去吗?”父亲大笑:“有爸爸在,怎么会!”随着话音,孩童已继续他的奔跑了。我想,爱情大约也是如此,明知下面是深渊,却依然奔跑,依然相信不会坠落。</p><p class="ql-block"> 高山峡谷间,风起云涌。有时云雾忽然漫上平台。在野鸡坪的世界翼装飞行景点,那里海拔3200米,崖谷深2500米,不少人有高原缺氧反应。且云海瞬间即现即逝,眨眼间将人包裹其中,咫尺之间不辨面目。此时牵手便格外重要,因为视觉既已无用,触觉便成了唯一的依靠。苏轼《赤壁赋》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之须臾与自然之无穷对比尤为强烈。当时一侨胞女,就是这样牵着78岁的老爷子的手,父女彼此照应,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一老者独自前来,不拍照,不言语,只是长久地凝视脚下的深渊。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他答:“四十年前,我和她在此相遇,那时还没有这些玻璃玩意儿。如今她已不在了,我来看看她看过的风景。”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轻轻放在玻璃上。风吹过,照片微微颤动,却没有坠落。老人的爱情没有坠落,也许另一半已经坠落于时光的深渊。</p><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阳光直射,玻璃平台变得灼热。游客渐稀,唯有一对中年夫妇仍在。妻子畏高,瑟缩不前;丈夫也不勉强,只是陪她坐在边缘的安全区域。两人并无多少言语,只是偶尔交换一下水瓶,或是为对方抹去额头的汗水。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心动魄的姿态,却在这无声的陪伴中显出一种韧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或许真正的爱情不在于攀登多高,而在于知道哪片云值得停留。</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也随之升腾,在这片令人心醉的天地间翱翔。站在云端观景台上,我仿佛化作一只展翅的苍鹰或是翼装的飞行者,俯瞰着深邃的峡谷与蜿蜒的河流,尽享那份高处不胜寒的辽阔。正如现代诗人海子所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此时此刻,我似乎触碰到了广袤自然的脉动,感叹那铺陈在云端上的爱情是多么的绵长和厚重。</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3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云南宣威尼珠河520观景平台垂直高度520米,伸出悬崖外68米,平台面积2500平方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