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捻转

闲人雅趣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与友人一同前往打门球,闲谈间听闻晚虎已经开始加工捻转。对此消息,我心中却存疑虑,毕竟去冬无雪,今年又逢大旱,村里的小麦全都歉收,即便有些许成熟,也并不饱满,碾出的捻转恐怕难以令人满意。</p><p class="ql-block"> 捻转,亦有写作碾转或碾馔,是在新小麦收割之后,将颗粒饱满的新麦精心挑选干净,搓去麦鱼,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摊开晾去表面水分。有些家庭还会滴入少许食用油,用手将油均匀搓在麦粒表面,以确保磨制时不沾磨。随后,将煮得圆润的新麦缓缓投入石磨中,在石磨的转动下,麦粒被挤压捻动,一条条火柴棒粗细的小面柱便从磨缝中缓缓钻出,落在磨盘上,这便是捻转的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过去,演礼村的人磨捻转皆依赖石磨。杨瑞的父亲在世时,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在自家院子外的空地上安置了一台石磨,平日里盖得严严实实,待到麦收季节,便将其擦拭得干干净净。村里人只需在家将新麦拣净煮熟,端到磨道,从老人那里取出磨椽,便可推磨收获捻转。这时,推磨的、添麦的、凑热闹的人们欢声笑语,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晚虎是个精明能干之人,无论是电焊还是其他生活技能,到了他手里总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几年前,他亲手焊架装了一台电动捻转磨,从此,人推磨不拉捻转的情景成为了历史。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演礼镇,周边乡镇乃至城里的群众都知道演礼村有个捻转磨房,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p><p class="ql-block"> 球场上的消息勾起了我对捻转的食欲,回家告诉老伴,她也高兴地说:“赶紧去看看吧,今年没麦,不知道磨了没有。”我想着就隔着一条街,骑车过去看看,若有磨好的捻转便买些回来尝鲜。于是,轻车熟路,转眼便到了晚虎家门口。推开门,客厅无人,我叫了一声晚虎,他便应答着从室内走出,边走边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安老师,你过来了。”我说:“我来看看你有没有磨好的捻转,少称点给我。”他边去取食品袋,边说:“有,下午刚磨的。”一边回答,一边在桌子上揭开竹笸箩上遮着的白纱布,我一看里面装着满满的黄澄澄的一条条尖细的捻转,便趁他给我装捻转的时候与他聊了起来。他无奈地告诉我,今年本地小麦因缺雨水歉收,只好在网上购买,虽然麦子好,但价格也高了些。我问他是否发了广告,他淡定地说,不用发广告,到这时候就有人打听,真是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p><p class="ql-block"> 称好捻转后,我付了钱,赶紧回家。因为吃捻转离不开菜,有人用小瓜丝炒菜拌,有人用黄瓜丝拌,而我喜欢用灰菜拌。如今野菜难采,一方面玉米刚下种,地里刚翻过,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图省事,除草剂一喷万事大吉。有球友告诉我南岭上有一处地里有灰菜,我便骑电动车去拔,地里果然长着不少。我一边拣嫩的拔,一边心里忐忑,希望这地的主人忙得没顾上打药。我不敢多采,大约够拌这些捻转就行了。回家后,老伴又细细整理了一遍,才洗好,上火在开水里焯一下,凉水浸泡,捏干,切细,加入香油调料,炒一把芝麻研碎洒进去,用筷子翻动拌好,一盆黄绿相间的美食便呈现在眼前,吸引了眼球,调动了食欲,两人吃得那叫一个香,都比平时多吃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捻转作为一种地方美食,源远流长,承载了无数农村人的酸甜苦辣,是和粽子一样的时令食品。到时候不尝一口,仿佛就有点对不起自己的胃口。我们平时吃精米细面,很少吃这种营养丰富又物美价廉的全麦食品。如今小麦已收割,吃捻转正是时候!大旱之年,能照样吃到捻转,真应该感恩这幸福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