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午游览了巴黎歌剧院,下午去卢浮宫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坐落在塞纳河中心的北岸,在这座艺术宫殿里收藏着镇馆三宝: 蒙娜丽莎的微笑、爱神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爱神维纳斯雕像。</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雕像近景。</p> <p class="ql-block">在维纳斯雕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最初为菲利普二世修建的军事要塞,用于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p> <p class="ql-block">1360年查理五世将其改建为皇宫,1546年由皮埃尔·莱斯柯设计完成文艺复兴风格扩建。</p> <p class="ql-block">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卢浮宫于1793年正式成为博物馆,收藏持续增长。</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三世时期完成整体建设,1981年密特朗总统委托贝聿铭设计现代玻璃金字塔,使其成为公共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总面积24万平方米,东西长680米,呈“U”形,含198个展厅,最大展厅长205米。</p> <p class="ql-block">风格融合 :包含古典主义、巴洛克、文艺复兴、洛可可及现代建筑元素,玻璃金字塔是现代与古典的标志性结合。</p> <p class="ql-block">藏品规模 :收藏超40万件艺术品,涵盖古代东方、埃及、希腊罗马、雕塑、绘画等6大门类,其中《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为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展览体系 :分六大展馆展出,包括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罗马艺术馆等,绘画馆展品最多。</p> <p class="ql-block">世界排名 :长期位居世界博物馆前列,是古代与现代艺术融合的典范,见证法国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现代意义 :通过玻璃金字塔等创新设计,成为巴黎城市文化符号,吸引全球游客。</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里的各种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像的衣服邹折雕刻的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为何设计成“金字塔”形?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这是贝聿铭研究周围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聿铭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设计为玻璃金字塔,这是贝聿铭基于对周围建筑物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他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p> <p class="ql-block">这座玻璃金字塔高21.6米,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进一步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的形态简洁突出,全玻璃墙体清明透亮,避免了沉重拥塞之感。尽管最初有许多人反对这一设计方案,但金字塔建成后却获得了广泛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玻璃金字塔周围设有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旋转了45度,西侧的三角形区域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p> <p class="ql-block">入口广场的三个角分别对向建筑物,形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些小水池如明镜一般,天气晴朗时,玻璃金字塔倒映在池中,与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和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在旋转的方正水池的角落,紧邻着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共同构成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p> <p class="ql-block">每个三角形水池中设有巨柱喷泉,仿佛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成功地将建筑与景观完美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金字塔是文化、功能、设计与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的微笑: 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木板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是卢浮宫三宝之一。每年有大约600万人鉴赏此画。</p> <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是世界十大名画之一,影响深远,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25年前的我和同事在援外医疗2年后回国前游览卢浮宫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雕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微笑被描述为“灵魂凝视”,其眼睛似乎会随观者移动,利用光影与透视技巧营造出三维效果,引发对人类感知的哲学思考。</p> <p class="ql-block">馆长雅克·索尼埃被害后,尸体呈现《维特鲁威人》姿势,现场留下神秘密码与符号,被《达·芬奇密码》作者解读为指向圣杯秘密与基督教信仰的悖论。</p> <p class="ql-block">《加布莉埃尔姊妹》的宫廷秘史</p><p class="ql-block">1594年完成的枫丹白露画派作品,描绘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情妇加布莉埃尔与妹妹的隐秘关系,画面中的乳头、空摇篮及“画中画”被解读为暗示怀孕、权力博弈与婴儿被遗弃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迦拿的婚礼》的“分裂”</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时期从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修道院抢走的巨型油画《迦拿的婚礼》被人为劈成两半,现分藏于卢浮宫与奥塞博物馆,成为艺术破坏与收藏争议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神秘藏品的“消失与重现”</p><p class="ql-block">卢浮宫约3.5万件展品中,近半数未对外展出,包括《蒙娜丽莎》等珍品曾被盗(如1911年《蒙娜丽莎》失窃案)后又失而复得,引发对馆藏安全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的“复活”</p><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从埃及卢克索发现的《胜利女神》雕像,因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误认为是法国作品,后重新鉴定为古埃及文物,成为跨文明归属争议的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断臂维纳斯》的“断臂之谜”</p><p class="ql-block">这尊古希腊雕塑因历史原因失去右臂,现存残件引发对原作完整性、创作意图及流失过程的猜测,成为艺术修复与历史溯源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奥尔加·罗丹》的“沉睡与苏醒”</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创作的青铜雕像《奥尔加·罗丹》因长期未展出被尘封,20世纪初重新公开展示时,其表现手法与主题引发对艺术家创作心路历程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一世加冕》的“篡位疑云”</p><p class="ql-block">1804年拿破仑加冕典礼上的场景画作,被解读为暗含对王权合法性的质疑,以及拿破仑篡位野心的隐喻。</p> <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的“复制与伪造”</p><p class="ql-block">自17世纪起,《蒙娜丽莎》被多次复制与伪造,其中最著名的是19世纪英国艺术家李奥纳多·盖尔基的版本,其风格与原作差异引发对艺术真伪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关于卢浮宫最邪门的三个房间,并没有官方或确凿的证据表明存在这样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然而,卢浮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藏品丰富的博物馆,确实伴随着许多传说和谜团。</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地下隐藏着一整个迷宫般的空间,称为VDI(Voie de Desserte Intérieure),位于博物馆地下两层。</p> <p class="ql-block">这些秘密通道可以让员工更快地往来于不同空间,并且可以安全地运输艺术品。不过,这些秘密区域是对公众封闭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胜利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是《达芬奇密码》这本书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小说中提到金字塔由666块玻璃组成,这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与魔鬼相关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尽管博物馆方面澄清实际上有673块玻璃,但这一数字仍常被人们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的守护犬传说,有一个关于卢浮宫的守护犬的传说,称在1830年七月革命期间,一只名叫梅多的狗在宫殿附近徘徊,似乎在为在革命中死去的主人默哀。这个传说给卢浮宫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所谓的“邪门”房间或传说,大多缺乏确凿的证据,更多的是人们的想象、传说或文学作品的虚构。</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卢浮宫时,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欣赏和理解这些历史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建设玻璃金字塔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文化致敬、功能需求、设计理念及政治考量:</p> <p class="ql-block">文化致敬与历史连接: 金字塔设计灵感源于法国拿破仑东征埃及的历史记忆,旨在通过现代建筑呼应古代文明,打破殖民时期对埃及文化的负面解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功能优化与采光需求: 玻璃金字塔作为地下入口,采用大面积玻璃和钢结构,既保证了光线直射地下室,又通过反射天空增加空间美感。同时,其体量小巧,不影响卢浮宫主体建筑群的整体视线。</p> <p class="ql-block">现代建筑理念的突破: 贝聿铭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对称美学,采用几何形态和透明材质,展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一创新方案曾获普利兹克奖,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经典案例。</p> <p class="ql-block">政治与公众接受度的博弈: 项目启动时遭遇强烈反对,但法国总统密特朗坚持推动,最终促成设计实施。这一过程体现了政治决策对文化项目的影响,以及时间推移后公众审美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卢浮宫后,来到了“老佛爷”购物店。</p> <p class="ql-block">在老佛爷购物店里有许多中国的营业员。你可以用中文讲话,购买各种物品。</p> <p class="ql-block">老佛爷门前。</p> <p class="ql-block">从老佛爷购物店出来后,我们又去了协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来到了协和广场。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的建筑风格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特点:新古典主义风格 广场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设计,以对称布局、几何形体(如三段式构图)和端庄造型为特征,强调轴线统一与比例协调。其建筑群融合了巴洛克元素,但更注重简洁与理性美。</p> <p class="ql-block">历史演变与标志性元素: 路易十六雕像 :18世纪原立于广场中央,大革命期间被推倒,后由方尖碑取代。</p> <p class="ql-block">周边建筑 :包括爱丽舍宫、议会大厦等,采用古典风格,墙面装饰有精美雕刻与壁画。</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情街改造 : 2020年雨城区政府实施风貌提升工程,统一建筑外立面为“简欧”风格,修复破损地面、更新广告牌及店招,增设导视系统、休闲设施等,使广场更符合“欧式风情街”定位。</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建筑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融合历史文物与现代改造元素,形成兼具古典庄重与欧式浪漫的复合空间。</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说起"协和广场"这个名字,其实有一段并不和协甚至是血腥的历史。协和广场原名为"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着其在位时期的威势。</p> <p class="ql-block">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故取名"路易十五广场"。</p> <p class="ql-block">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成了断头台,广场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易名为"革命广场"。</p> <p class="ql-block">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就是在这里被送上了断头台,其后也亦有数千人(!!)在此被处决。</p> <p class="ql-block">有个传说:当年由于这里血腥味道太浓,以至于一群牛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不欲经过此地而改道绕行了。</p> <p class="ql-block">1840年,广场重新整修,为了纪念战乱、动荡和血腥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上的自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25年前在协和广场上拍的照片,那时这个池子还是喷水的,现在已经没有喷水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路过凯旋门,只能在此拍张凯旋门的夜景了。白天的时间都用完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25年前在凯旋门前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我在凯旋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我在香榭丽舍大街前留影。(我们这次根本没时间游览香榭丽舍大街🤭🤭)</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我在巴黎圣母院外留影。</p> <p class="ql-block">25年前在塞纳河边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外景。</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拍摄的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我还花40法郎上了埃菲尔铁塔。拍摄的巴黎景色。</p> <p class="ql-block">从埃菲尔铁塔上拍摄的巴黎城。</p> <p class="ql-block">拍摄的塞纳河上的桥。</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巴黎红磨坊。我们这次行程没有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25年前在埃菲尔铁塔前的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拍摄的卢浮宫后花园景区。</p> <p class="ql-block">25年前我在后花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25年前在拇指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这里叫拉德芳斯,是巴黎城的高层建筑区。(我们这次行程都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25年前在圣心大教堂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