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这暮春依旧冷瑟的一个夜晚,想着不久前一次暖及心扉的经历,忽然想起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名字叫《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当是我此时的心境。我是沉醉在了有如春风般温柔的画面里了。<div><br></div> 周五那天早晨下着小雨,和其他老师一起带着即将毕业的8年级学生,乘公车去一所高中参观,以了解高中环境,包括课程设置、课后辅导、课外活动及学校作息时间等。中间,因有急事提前离开。<div><br></div> 去的时候是跟着大家一起走,记得换了两遍车,穿过几条街,却不记得具体路线。从高中出来时,还未来得及打开手机导航,仅凭方向感匆忙上了一辆刚好到来的公车。很久没有在陌生的地方搭公车,加上着急,很担心坐错方向。上车后,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是位黑人女司机,听了我说的去处,温婉地说,去那里需乘坐往北去的车,而她的车是往东去的。我一听就急了,心想越怕越出错。她看出了我的着急,便柔声细语地安慰我说不用担心,其实我并没上错车,只是需要换车,到时她会告诉我在哪里转车。<div><br></div> 快到转车的车站时,她指着对面往北去的车站说就在那儿换车。我准备下车时,她却没停车,因为没乘客下车,也没上车的。她直接穿过马路,把车停在对面车站路边让我下车。她这种意外的举动让我格外感动。换乘后,一路上,她的微笑和温柔的话语一直在我脑子里浮现。如果我说她周到贴心的服务暖如春风,也许会被说是太文艺。可我的确感受到那种温暖。<div><br></div> 想起早年在多伦多乘公车的类似经历。刚来多伦多的时候,公车服务给我留下不少负面印象,其中之一是车站标志。不论是小路上的,还是主干道上的公车车站,很难看到一个标记明显的站牌。大多数车站都是一根水泥杆上涂抹着红色TTC(多伦多公车局)的标志,新来乍到的人若不注意,便不会看到。有时是看到有人在那儿排队,或是看到公车在那儿停下,或是看到公车从那儿离开,才知道那儿就是车站。<div><br></div> 比找车站更麻烦的是上了车后不知到没到站,总是担心错过,尤其是上班的路上,真的让人着急。那时的应对办法要么是记住经过的站数,要么是记住车站周围的特征。车上人少时还好办,站在车头,数着站,或盯紧车站的特征。可一旦车上人多,被挤到车厢里边,就紧张了。<div><br></div> 公车上虽然有提示司机停车的拉绳(那时还没有按键),但不知到没到站,那个拉绳就是个摆设。被挤在车里,记站数也不可靠,因为有时到站没人下车,又没人上车,司机不停车,很容易数错站。而靠车站特征辨识是否到站也很麻烦,因为站在车厢后边,看不到下一站站台及周边。很多时候,不得不用手扶着车窗,使劲探头往外往前边看。既担心提前拉了绳,又害怕错过了车站。脑子紧绷着弦,心怦怦跳着,不仅仅紧张,甚至会产生焦虑。<div><br></div> 现在想来,那种焦虑也不知该怎样形容。提前下车,或错过站,就得步行走回去。不需要换车还好说,若是需要换车,常常就错过了。所以,那时总是提前很多时间出门乘车,就怕错过一班车会迟到。天晴日暖时还好说,赶上刮风下雨或风雪漫天的日子,走一站路可不是说的那么容易。<div><br></div> 虽然有这些糟心的事,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问司机去哪儿怎么走,司机都会耐心告知。这是我在多伦多乘公车感受最深的事,有些司机甚至不厌其烦说得很详细,就怕我没听明白。现在流行说“柔软心”,多伦多公车司机这种让人可以感受到的温情,应该说是他们向乘客展示了他们心中那份柔软。也许那正是茨威格所说的“群星闪耀时刻”,温柔的星光就像高瀚宇《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的歌词,从另一个维度,以字面的意思,唱出了我的感觉:每当找不到前进方向 / 陷入了无尽的迷茫 / 你就是最坚定的力量 / 指引我回到正确的方向。<div><br></div> 多伦多这个地方,住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有时天寒地冻,让人感觉不舒服。有时,也会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如今的公车站,不但有明显的车站和站名,还建了可以遮风挡雨的站台,公车上还有及时贴心的前方到站滚动预告,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把握下一班车到站的时间。即便刚来多伦多的乘客,只要知道自己在哪一站下车,就无需担心。既使不知道该在哪里下车,也无需担心,司机总会提供暖心的帮助。若听到像我无法忘记的那位女司机热心而温柔的话语,便会感受到无边的暖意。<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区域为公车专属通道</h3> (图片均取自网络,多伦多的公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