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师笔墨(二)2025.6.2

兴华

<p class="ql-block">第五讲蒲华艺术生涯与写意花鸟画</p><p class="ql-block">下面资料来自老师讲大师课的截图,有的截图不够完整需上下两段拼接看。</p> <p class="ql-block">蒲华(1832~1911)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p><p class="ql-block">1、早年沉淀,寒门启蒙于文人根基(1832~1863)有天赋,受外祖父影响。</p><p class="ql-block">和妻缪昙共同生活10年,妻病逝后,他32岁,终身未娶,生活很艰苦。</p><p class="ql-block">经历了科举失意、丧妻之痛,市井漂泊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去台州,东渡日本,打开了眼界,金石入画。</p><p class="ql-block">2、中年探索,地域滋养(1864~1894)在上海认识了虚谷、吴昌硕、任伯年,成为海派四杰</p> <p class="ql-block">蒲华(1832—1911)‌是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并称“清末海派四杰”,以墨竹、山水和书法见长,其作品兼具苍劲风骨与洒脱意趣。</p><p class="ql-block">一,生平概况</p><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蒲华原名成,字作英,浙江嘉兴人。幼年从外祖父读书,1853年中秀才后绝意仕途,潜心书画。‌‌</p><p class="ql-block">‌婚姻变故‌:22岁娶缪晓花(亦善书画),十年后妻子病逝,终生未续弦,以诗悼亡“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p><p class="ql-block">‌漂泊生涯‌:1864年起辗转台州、宁波等地任幕僚,因疏于官场应酬多次被辞退,遂开启游历卖画生涯,1881年曾赴日本受到推崇。‌‌</p><p class="ql-block">‌晚年境遇‌:定居上海后仍贫困潦倒,1911年因醉酒后假牙堵塞气道意外去世,由吴昌硕料理后事。‌‌</p><p class="ql-block">二,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1,绘画特色‌:</p><p class="ql-block">承袭陈淳、徐渭、郑板桥风格,独创“燥润兼施”技法,善用湿笔表现水墨淋漓的竹石、山水。‌‌</p><p class="ql-block">墨竹尤负盛名,吴昌硕评其“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世称“蒲竹”。‌‌</p><p class="ql-block">‌2,书法造诣‌:</p><p class="ql-block">融碑帖之长,行草书风放逸凝练,结体欹侧中见秩序,以长锋羊毫展现“屋漏痕”般的线条张力。‌‌</p><p class="ql-block">‌3,艺术革新‌:与吴昌硕共创粗豪画风,打破晚清摹古僵局,大幅巨幛作品“莽莽苍苍,蔚为大观”。‌‌</p><p class="ql-block">三,代表作品与影响</p><p class="ql-block">‌传世名作‌:《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竹菊石图》等,部分收录于《蒲华书画集》。‌‌</p><p class="ql-block">‌四,历史评价‌:吴昌硕为其题墓志铭“富于笔墨穷于命”,概括其艺术成就与人生际遇。‌‌</p> <p class="ql-block">蒲华的绘画最大特点:是用薄生宣,用宿墨,藏锋,多用羊毫笔,湿画法。他是清末画竹典范,竹叶呈掌状。</p><p class="ql-block">除画竹外,还画荷花、山水。</p><p class="ql-block">他的笔法有突破,</p><p class="ql-block">1、“浩然听笔走龙蛇”每日临帖主要是行草,喜欢张旭、怀素、颜真卿。他的书法特别好,如果说齐白石超过了所有人,赵孟超过了很多人,那么蒲华是画家中的书法家。</p><p class="ql-block">2、保湿素装,墨淋漓,心中有竹,下笔有神,风雨自生。</p><p class="ql-block">3、色墨互补,消解艳俗。</p><p class="ql-block">4、画画题材接近民生,以市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为题材,有突破,画竹形成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5、蒲华作为历史坐标性人物,上学八大山人,徐渭,下启吴昌硕,潘天寿,……一生痴迷苏东坡。</p> <p class="ql-block">已经购买了蒲华的作品册,在这里,不添加作品图片了</p> <p class="ql-block">2025.6.11</p><p class="ql-block">第六讲:潘天寿的艺术生涯与花鸟画成就</p><p class="ql-block">一,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p><p class="ql-block">二,代表作品:《雁荡山花》《露气》《中国绘画史》《听天阁诗存》等主要成就:花鸟、山水、指画 中国画教学</p><p class="ql-block">三,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1,构图奇崛‌:打破传统花鸟画布局,引入山水画的大开合结构,如《鹰石山花图》以巨石与鹰形成强烈视觉对比。‌‌‌‌</p><p class="ql-block">‌2,笔墨雄健‌:融合金石篆刻笔法,线条方硬苍劲,墨色浓重焦淡相叠,代表作《记写雁荡山花》以双勾重彩表现山野生机。‌‌4‌‌5</p><p class="ql-block">3‌,指画成就‌:独创指墨技法,作品如《松鹰图》以指代笔,生涩凝练中见古拙意境。‌‌</p><p class="ql-block">四,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雁荡山花》‌(1963年):以雁荡山野花为题材,工写结合,设色绚丽,现藏潘天寿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小龙湫下一角》‌(1963年):融合山水与花卉,采用焦点透视,青绿与浅绛设色对比鲜明。‌‌</p><p class="ql-block">‌《鹰石山花图》‌:2015年拍卖以2.7945亿元成交,构图险峻,鹰石张力十足。‌‌</p><p class="ql-block">‌《初晴》‌(1958年):2019年拍出2.058亿元,画面沉雄阔大,体现“潘公石”典型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雁荡山花》《露气》《中国绘画史》《听天阁诗存》等</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花鸟、山水、指画 中国画教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潘天寿花鸟画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以点成线,短线相接,是潘天寿笔法之一</p> <p class="ql-block">指画特点</p> <p class="ql-block">艺术欣赏课截了几张图</p> <p class="ql-block">第七讲齐白石大师的笔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听课,结合在网上搜到的部分资料整理</p><p class="ql-block">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以花鸟、虫鱼等题材见长。</p><p class="ql-block">木匠、木雕、篆刻对后来的艺术非常有影响。1863~1909年融合传统写意与民间技法,代表作包括《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p><p class="ql-block">1、早年经历与艺术启蒙</p><p class="ql-block">齐白石原名纯芝,生于湖南湘潭,早年家贫,曾为木工。20岁时偶然接触《芥子园画谱》,通过临摹自学绘画基础。27岁拜胡沁园为师系统学习工笔花鸟画,并加入诗社锤炼诗文能力。‌‌</p><p class="ql-block">2,艺术风格的形成</p><p class="ql-block">‌五出五归‌:1902—1909年间远游西安、北京、桂林等地,饱览名家真迹,画风转向写意,奠定“红花墨叶”风格。‌‌</p><p class="ql-block">‌定居北京‌:1919年后定居北京,结识陈师曾等名家,受其鼓励“自创一格”,作品逐渐被国际认可,1922年画作在日本展览中高价售出。‌‌3,艺术成就与影响</p><p class="ql-block">‌创作领域‌:擅画花鸟虫鱼,笔墨简练生动;篆刻、书法亦自成一家,行书具古拙之趣。‌‌</p><p class="ql-block">‌4,荣誉与地位‌:1953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成为首位获国际和平奖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5,教育贡献‌: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科技大学设有齐白石艺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以花鸟虫鱼画著称,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开创“红花墨叶”派,代表作包括《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p><p class="ql-block">一,生平概述</p><p class="ql-block">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号白石山人,生于湖南湘潭。早年从事木工,后以卖画为生,57岁定居北京。1953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p><p class="ql-block">二,绘画风格‌:</p><p class="ql-block">1,融合民间艺术与文人画传统,以大写意花鸟画闻名,尤擅草虫鱼虾,形神兼备。提出“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美学理念。‌‌‌‌</p><p class="ql-block">2,独创“红花墨叶”技法,色彩浓艳明快,构图简练生动,代表作如《莲叶小鱼》虚实相生,充满生命力。‌‌‌‌</p><p class="ql-block">‌3,书法篆刻‌:篆刻初学丁敬、黄易,后自成一家;书法取法秦汉碑版,行书古拙,篆隶雄浑。‌‌1‌‌2</p><p class="ql-block">4‌,诗文书画四绝‌:自评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p><p class="ql-block">三,重要经历</p><p class="ql-block">‌早年学艺‌:27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习诗画,40岁后五出五归游历全国,画风转向写意。‌‌</p><p class="ql-block">‌衰年变法‌:66岁闭关十年革新画风,受陈师曾启发,融合吴昌硕技法,终成大家。‌‌</p><p class="ql-block">‌民族气节‌:抗战期间拒售画作予日伪,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第八讲张大千</p><p class="ql-block">‌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是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家之一‌,原名张正权,字季爰,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他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对敦煌艺术的贡献闻名,被誉“东方之笔”,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p><p class="ql-block">1,生平与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与教育‌。</p><p class="ql-block">张大千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印染,后拜师曾熙、李瑞清研习书画,主攻魏碑并兼修各体书法。1919年回国后,与兄张善孖创立“大风堂画派”。‌‌</p><p class="ql-block">2,艺术风格与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全能画家‌: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泼墨无一不精,晚年独创青绿泼彩技法,代表作包括《荷花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等。‌‌</p><p class="ql-block">‌3,临摹与创新‌:曾临摹敦煌壁画276幅,推动敦煌艺术走向世界,并融合传统与创新,形成独特画风。‌‌‌‌</p><p class="ql-block">‌国际影响与荣誉‌。</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游历欧美举办画展,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毕加索赞誉其“真正的艺术在东方”。2023年,其作品被列入中国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名单。‌‌</p><p class="ql-block">4,重要贡献与争议</p><p class="ql-block">‌敦煌艺术保护‌:1941年赴莫高窟临摹壁画,为后世保留珍贵图像资料,但也因临摹方式引发争议。‌‌‌‌</p><p class="ql-block">‌5,艺术市场地位‌:其泼彩作品如《日照金山》在拍卖市场屡创高价,晚期作品每平尺单价可达千万元级。‌‌</p><p class="ql-block">6,晚年与遗产</p><p class="ql-block">晚年移居中国台北,思乡情切却未能归乡。1983年逝世时未完成的《庐山图》成为绝笔。其艺术遗产至今影响深远,被誉为“传奇天才”。‌‌‌‌</p><p class="ql-block">张大千在侍女,山水,荷花,特别出彩</p><p class="ql-block">张大千在巴西建“八德园”</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旁建园“摩耶精舍”</p> <p class="ql-block">慈南老师课稿</p> <p class="ql-block">泼墨泼彩</p><p class="ql-block">老师给我们做示范,</p><p class="ql-block">1,泼彩先用花青打底,使之稳厚重</p><p class="ql-block">2,接着用浓稠后的石青泼上去 张大千接着是用水去激房,老师画的是扇面,就力气话让它自由流淌</p><p class="ql-block">3,再把浓稠的群清倒上去应用上述方法</p><p class="ql-block">4,三青或者是三绿石绿再泼在上面。</p><p class="ql-block">5,干了画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