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天的活动 2025.05.29(2)寻迹龙眼点睛 体现民俗活动

陈淡涛

<p class="ql-block">从梁学兄祖宅出来,向太尉庙前往。</p> <p class="ql-block">此太尉庙,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是为纪念汉代太尉周勃父子匡扶汉室而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每农历五月初三,珠三角地区上百条龙舟会齐聚龙眼村太尉庙,举行年庄严隆重的点睛仪式。这一习俗已延续600多年,成为省级非遗文化遗产。太尉庙也承载着当地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村民精神的寄托和归属。</p> <p class="ql-block">龙眼点睛寓意着龙舟点睛后具有灵性,能够顺风顺水,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龙眼点睛有着自成系统的整套仪式,包括祭拜、迎龙、抚龙、接龙、参拜、点睛、赠物、回龙、龙宴、游龙、庆龙等环节,庄重而繁复,具有浓重的仪式感,是岭南地区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把龙头龙尾拆出来,拿在点精。</p> <p class="ql-block">河涌之上,近百条龙船列阵而聚。船桨翻,飞溅的水花,是水乡儿女对滋养这方的水土致以深沉的感恩,此欢笑声中,涌动着同舟共济的信念。当龙船健儿们在水中奋力挥桨,彼此泼水致意,展现了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的精神,这种精神融入岭南血脉,成为激励人们破浪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从太尉庙前行至梁氏大宗祠</p> <p class="ql-block">梁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5 - 1521年)历经数百年风雨,见证了龙眼村的发展变迁。近百年间,曾被用作饭堂、育蚕房、幼儿园、生产队址、仓库、工厂等,建筑风貌遭到一定破坏。2010年,梁氏族人按照“修旧如旧、保护遗产、古祠重光”的原则,对原“钝叟梁公祠”进行重修,并将其统一为梁氏大宗祠,以体现梁氏宗亲团结一心、和睦共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梁氏大宗祠是梁氏家族的精神象征和历史见证,也是龙眼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家族记忆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烧猪是传统祭祀中的重要供品。在龙眼龙点精这样的重要民俗活动中,将烧猪整齐摆设,是对祖先的供奉,告慰先人在天之灵,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敬意,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兴旺、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烧猪的摆设和烧肉的分享,能让家族成员和村民们聚集一起,增进家族和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也向游客展示当地的团结气氛。</p> <p class="ql-block">烧猪寓意家族的繁荣昌盛,“红皮赤壮”象征着鸿运当头、身体健康。让游客品尝烧肉,也是将这份吉祥与福气传递给更多人,希望大家都能沾沾喜气,获得好运,同时让更多人了解顺德勒流的美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参加中午的“迎龙午宴”。约超百围。“迎龙晚宴”酒席更多。据说全村村民都来。</p> <p class="ql-block">(龙眼村辖区内有住户约4808户,常住人口约9689人)</p> <p class="ql-block">承蒙校友相邀,得以走进龙眼村,亲历传统“龙点睛”民俗盛事。这是一场既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又饱含着热烈的乡土人文气息交融。让我沉浸其中,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