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隐漫錄》

燕云谢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淞隐漫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清)王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釐峰/ 跬步书屋. 藏书</b></p> <p class="ql-block">《淞隐漫录》是清代文学家王韬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名《后聊斋志异》,该书效仿《聊斋志异》的志怪传统,收录了作者三十年间追忆的奇闻异事,题材涵盖中日欧三地的传奇故事,以细腻笔触反映晚清社会现实。作品融合神道设教与批判现实主义,通过寓言手法隐喻官场腐败,被视为近代文言小说转型期的重要坐标。该书初版于光绪十年(1884年)附《点石斋画报》发行,历经多次再版,鲁迅曾收藏其早期版本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述其文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王韬作为晚清改良主义思想家,在《淞隐漫录自序》中明确反对虚诞文风,主张文学创作应具经世致用功能。该书创作于光绪初年(1875年),原以每周三篇的频率连载于《申报》副刊《画报》长达三年余,后于1887年由申报馆首次结集出版 。作者借神怪故事构筑寓言体系,如《因循岛》篇通过狼怪统治隐喻官场腐败,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的社会矛盾。</p> <p class="ql-block">全书共十二卷,收录百余篇文言短篇小说,主要包含三类题材:</p><p class="ql-block">日本艺妓传奇:《记日本女子阿传事》《柳桥艳迹》等篇目详尽描绘了日本风俗。</p><p class="ql-block">欧洲女性轶事:《媚丽小传》等作品开创了中国文言小说描写西方女子的先河。</p><p class="ql-block">本土志怪故事:延续《聊斋志异》传统,通过花妖狐魅反映民间疾苦。</p><p class="ql-block">作品突破传统志怪小说范式,呈现出"狐鬼渐稀,烟花粉黛之事盛"的转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该书现存的三个版本系统:初刊本:1887年附于《点石斋画报》的连史纸石印本,含吴友如等人插图。单行本:1887年改称《后聊斋志异》单独刊行,被各地书坊多次翻刻。整理本: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版依据原刊本整理,校勘错讹并补全插图。鲁迅曾于1934年收集两种残缺的《点石斋画报》本重新装订,并在题记中详述其版本流变。当代整理本已累计被学术界引用81次,成为研究晚清文学的重要文本。</p> <p class="ql-block">该作品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双重坐标意义:创作手法承续《聊斋志异》的志怪传统,被鲁迅列为"拟晋唐小说"代表作。其</p><p class="ql-block">思想内核突破传统,通过神怪外壳进行社会批判,开晚清谴责小说之先河。周作人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及该书的文化史料价值,认为其保存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现代研究者指出,书中对日本文化的细致描写,为研究清末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视角。收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您的关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