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不是第一次去芝加哥,事实上八年前我曾在芝加哥有过短暂停留,周末我们总是带着小麦子在Down Town游玩,儿童博物馆、儿童乐园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曾在密歇根湖边的摩天轮和临近的自然博物馆打卡,但真正意义上的游览是上个周末 。</p><p class="ql-block"> 将近六月份的芝加哥天空晴朗,阳光明媚,人行道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从屋里隔着玻璃窗往外看,感觉初夏的阳光温暖宜人,实则是乍暖还寒,棉外套穿在身上没有一点违和感,风掠过脸颊,吹乱了头发,但我没有被这习习凉风惊到,因为早已深有体会。当然也不乏预支夏天的先行者,我这个老外由衷地佩服那些袒胸露背的耐寒物种,我忍不住想为他们遮挡一下这座风城特有的风力。</p> <p class="ql-block"> 阵忘将士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周六是美国的Memorial Day(阵亡将士纪念日),上午十点多的密歇根大道已开始热闹起来,游人如织,早早等在街道两边,各个游行方阵也已各就各位做着各自的准备,海陆空三军和预备役及其它队伍基本上以军乐队打头阵,管乐嘹亮,鼓点铿锵,但是后面的队伍却踩不到这力度相当的鼓点上,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还有一些穿的花花绿绿耍花棍敲长鼓的,也有小丑扮相的,甚至有耍狮子的,我以为是中国城的同胞,离近才发现是近邻越南兄弟。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人民解放军器宇轩昂整齐划一的步伐。当然,情况不同,场景有别,不可以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p> <p class="ql-block"> “液体天际线”</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畔。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多元的城市风貌闻名于世,作为交通枢纽和摩天大楼的故乡,我们乘观光船沿着蜿蜒穿过市中心的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 近距离观赏了这座城市古老且现代的建筑风貌、历史地标、公共空间和自然元素。船上的讲解是一位中年女士,自称是中学老师,周末临时兼个职。这位老师可以说口若悬河,以老师的习惯和态度从头讲到尾,不想遗漏任何一点细节,尽心竭力地介绍着河流两岸的高楼大厦和建筑风格,可惜我这个假装懂英语的人也只听了个大概。芝加哥河两岸矗立着众多世界知名的摩天大楼,如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Trump Tower)、马利纳城(Marina City)的玉米楼双子塔,以及新古典主义的箭牌大厦(Wrigley Building)。这些建筑风格各异,从哥特复兴风格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Tribune Tower)到现代主义的河畔大厦(River Point),建筑风格跨越百年,形成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壮丽天际线,据说夕阳西下时,玻璃幕墙反射金光,夜晚灯光亮起时尤为壮观,可惜我们上岸时天光仍旧大亮。河岸两边更有河畔露台、露天餐厅与观景台,可俯瞰河流与城市全景。芝加哥河两岸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脉络,更是浓缩了芝加哥的工业历史、建筑特色与都市活力,被誉为“液体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星巴克</p><p class="ql-block"> 喝咖啡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星巴克也随之遍布全球,成为城市歺饮休闲的一部分,尤其深受上班族的青睐,在美国,更是无咖啡不日子。从游船上下来女儿建议去星巴克小憩一下,谁能想到密歇根大道上的星巴克门口长队排得捌过了街角。既来之则安之,还好,20多分钟以后我们终于进入芝加哥最大的星巴克门店,据说也是全球品种最齐全的星巴克门店,总计五层,一二三四层为饮品和烘焙,五层是季节性开放的露台,夏季可以观景吃冷饮,欣赏繁华的密歇根大道和风景优美的芝加哥河,可此时的我们心里只渴望一杯热饮,五层是否已经开放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每一层都有独立的饮品和烘焙,各具特色。孩子们排队点单,我老俩和小麦子一起找座位,终于在三层的一个角落坐了下来。无论在哪里,走累了只要看到星巴克,老董都喜欢进去要一杯拿铁或美式,歇歇脚,慢慢品味,但排长队喝咖啡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我们行程中的重要一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世界顶级艺术博物馆之一,它成立于1879年,以其庞大的馆藏、建筑风格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而闻名,是美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涵盖从古代到当代的全球艺术,梵高、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的作品都有收藏,梵高的《自画像》(1887)、莫奈的《睡莲》系列位列其中。另外还可以看到点彩派代表作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描绘巴黎塞纳河畔的悠闲场景;毕加索的《老吉它手》以及美国当代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等。其次,入得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罗丹的《思想者》以及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的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雕塑。二层的亚洲馆可以看到中国的青铜器和唐三彩、日本的浮士绘、印度的佛像雕塑等。</p><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正值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Frida)的作品展,弗里达·卡罗(1907–195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墨西哥艺术家之一,以其充满痛苦、激情和民族象征的自画像闻名。她的作品融合了超现实主义、民间艺术、象征主义和墨西哥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视觉语言。 </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殿堂,也是芝加哥的文化心脏。从古典大师到现代先锋,从欧洲油画到亚洲文物,它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无论是专程朝拜名作,还是随意漫步欣赏,这里都能带来深刻的艺术体验。</p> <p class="ql-block"> 千禧公园</p><p class="ql-block"> 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出来步行约5到10分钟就是千禧公园,从名字不难看出它是千禧年间开放的公园,据悉原为废弃的铁路停车场,耗巨资改造成为集现代艺术、建筑奇观、音乐表演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城市公园。 </p><p class="ql-block"> “The Bean”大豆子远远地吸引了我的视线,光亮如镜子的椭圆形钢球折射出碧蓝的天空下芝加哥高高矮矮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查资料得知它是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Anish Kapoor),由168块不锈钢板无缝焊接而成,高33英尺,重110吨,游客可走入其底部凹面,看到扭曲变形的倒影,成为芝加哥最热门的拍照打卡点,更是芝加哥市民生活的核心——无论是本地人午休时的散步地,还是游客必访的地标,它完美体现了芝加哥“城市即公园”的理念。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现代艺术与自然、音乐与都市活力的奇妙交融。 </p> <p class="ql-block"> 登顶威利斯大厦</p><p class="ql-block"> 威利斯大厦曾是世界第一高楼 ,现在屈居于美国世贸中心之后,共计110层,主要用于办公,103层有观景台,从这里可以一缆脚下的芝加哥,风格各异的楼群层层叠叠如积木般魔幻,密歇根大道上有历经1871年芝加哥大火仍安然无恙的水塔,还有用24 K金涂层的那个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蓝色的流线型高楼与篮天一色,碧绿的密歇根湖像一条玉带绵𨒂数十里,将芝加哥包围其中。</p><p class="ql-block"> 在110层有4个透明玻璃地板悬箱,伸出大厦外1.3米,站在上面如同悬浮空中,惊险刺激,我们也斗胆体验了一把心跳加速的凌空感。 </p> <p class="ql-block"> 中国城</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的中国城应该是每一个到此地的中国人绕不开的存在,永远满位的停车场印证了它的繁华,大大小小的中歺馆见证了舌尖上的中国,不同风味的菜肴满足了味蕾对乡愁的向往。我们在芝加哥呆了三天,歺歺中歺,川味火锅热辣滚烫,西北馆子串香面长,酸菜鱼风味浓郁,广东小点香甜可口,台湾饭店的盐酥鸡外焦里嫩,至今口留余香。无论是在欧洲、澳洲还是在美国,这是我在国外吃过的最正宗的中歺。</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的风貌既粗犷又精致,钢铁森林与湖光水色并存,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交织,值得用脚步和镜头细细探索。三天的长周末一晃而过,离开前我们去了一趟中国城的超市,把后备箱装的满满当当,带鱼、大黄鱼、红枣、粽叶、各类中国超市才有的蔬菜和食品,应有尽有。我想我们还会再去芝加哥,对于车轮子上的这个国度而言,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完全可以勿略不计。</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旧随笔于爱荷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