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永恒,行摄山西(中)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九日,陕西时光永恒摄影团一行50人,在秋晨、时晨团长帶领下,走进山西,山西众多的人文,自然旅游景区是遍及三晋大地明珠,我开始了摄影创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山西省雁门关是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旅游胜地,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b></p><p class="ql-block"><b>基本信息</b></p><p class="ql-block"><b>‌名称‌:雁门关</b></p><p class="ql-block"><b>‌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县208国道附近,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b></p><p class="ql-block"><b>‌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历史背景</b></p><p class="ql-block"><b>雁门关历史悠久,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b></p><p class="ql-block"><b>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b></p><p class="ql-block"><b>2001年,雁门关作为“长城”的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b></p><p class="ql-block"><b>主要景点</b></p><p class="ql-block"><b>‌关城‌: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关口呈“V”字型,所建关城形势险要。</b></p><p class="ql-block"><b>‌雁门寨‌:与西陉寨、胡峪寨并称为“雁门三寨”,为军事驻防要地。</b></p><p class="ql-block"><b>‌古关道‌:即古雁门关北口,俗称白草口,是雁门十八隘之一。现古盘关道保存完整,铺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b></p><p class="ql-block"><b>‌猴岭长城‌:长城蜿蜒其上,气势磅礴,为明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b></p><p class="ql-block"><b>游览信息</b></p><p class="ql-block"><b>‌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开放时间为08:00至17:3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开放时间为08:30至17:00。</b></p><p class="ql-block"><b>‌门票价格‌:旺季90元,淡季60元。</b></p><p class="ql-block"><b>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b>雁门关景区地形险峻,游览时请注意安全。</b></p><p class="ql-block"><b>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衣物,以便更好地游览景区。</b></p><p class="ql-block"><b>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游览时间和路线。</b></p><p class="ql-block"><b>总之,山西省雁门关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对于热爱自然风光的游客来说,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果你有机会前往山西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著名的关隘哦!</b></p> <p class="ql-block"><b>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南关大街,是一座承载着1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古称九原县、秀容县,因此也有“秀容古城”之美誉。忻州古城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的典范,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b></p><p class="ql-block"><b>总之,忻州古城是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城。它不仅见证了忻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也成为了游客们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相信忻州古城将继续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让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b></p> <p class="ql-block"><b>‌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自东汉佛教传入后逐渐形成宗教文化圣地,现存86处宗教场所,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创建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前身),历经北魏、隋唐、明清等朝代扩建,形成汉传与藏传佛教并存的独特格局。‌‌‌‌</b></p> <p class="ql-block"><b>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由于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扼太行山井陉西口,为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关隘,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娘子关关城全长600余米,所围地界12000平方米,共设有东、南两处城门。</b></p><p class="ql-block"><b>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南门“宿将楼”巍然屹立,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b></p><p class="ql-block"><b>娘子关有三条地表河流:温河、桃河与松溪河,温河与桃河在娘子关汇合改称绵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汹猛、枯水期基本干润。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南北西地表分水岭海拨1.2至1.6千米,向中间桃河河谷逐渐降低,泉水出露于娘子关一带络河河谷,为区域最低点,海拨约350米。</b></p><p class="ql-block"><b>娘子关属中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b></p><p class="ql-block"><b>季节性变化明显,春风夏雨冬干寒。</b></p><p class="ql-block"><b>1986年,娘子关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202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b></p><p class="ql-block"><b>同年12月31日,包含娘子关在内的娘子关景区成功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b></p> <p class="ql-block"><b>大寨村位于山西昔阳县,历史变迁始于五六十年代,通过自力更生成为农业典范。改革开放后,大寨村现代化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p><p class="ql-block"><b>大寨村,是一个以农业闻名的小村庄,当时大寨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农业学大寨”的辉煌成就。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使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b></p> <p class="ql-block"><b>摄影:蒲公英</b></p><p class="ql-block"><b>编辑:蒲公英</b></p><p class="ql-block"><b>制作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二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