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粽叶飘香与祖国花朵的儿童佳节撞个满怀,这是我婚后遇到的第一个“双节”。儿童节印记还没被时光磨去,却在一转眼间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并在与新使命、新担当的“双向奔赴”中,对世间万物有了一些新认知、新体会。</p><p class="ql-block"> 此次假期的31号早晨,也就是假期第一天,我从工作地回汀与家人共度佳节。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不仅仅是文化底蕴演绎出的动人乐章,更是家人团聚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爷子是个爱热闹的小老头,还有两位慈祥可爱的小老太,三位老人在临近假期前就开始询问我的回家时间;言传身教也许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爷爷特别注重家风建设,从我记事起就教我文明礼貌,有他同事、老友带我去超市只允许挑选一样、且是价格不高的物品带回家的硬性规定;再比如,出门时上报是去一个地方,就不敢再多去一处了。我的规矩被许多长辈记在了心里,常常被当作茶余饭后的甜点供大家伙回忆。</p> <p class="ql-block"> 家庭观念受我父母熏陶,他们把父母、家庭看得重要,一直以来尊重老人、有耐心、修养;尤其是我母亲,会尽力花时间给予老人陪伴,挤出时间陪伴外婆,是外婆的贴心小棉袄,也为我默默付出。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拜庙宇大神前先关心爱护好父母的人一定是好人,做什么也问心无愧。这些骨子里的善良,很难不被人发现。在我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看似容易,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无须我多虑,只需要把自己活明白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里父亲时常赶回老家,参与同宗兄弟家的红事、白事,给他们搭把手出份力,在农村办事讲究热闹,我看到的是一种家族凝聚力,人多就是足够的力量;家公家婆也对我倍加关怀,远在军营的爱人无法亲身体会父母真真切切的关照,全部赋予于我一人,家公在我每次往返长汀都为我“保驾护航”,准时接送;家婆贴心呵护我,把一切准备妥当,细心周到。所以对我而言家有温度,是我独立空间之外的歇脚处,这里充满绿荫、和谐温暖。</p><p class="ql-block"> 国际儿童节六一这天,我与堂弟一起吃早餐,弟弟把我领到他常光顾的一家餐店,带路的样子严然已是个大男孩。他细心观察到我位置后面角落有蚊虫,便提出要和姐姐换位置,这更让我感到很暖心。成长是恰似春雨般的静谧,旁观者洞察到他的改变和进步。饭后去到我小时候也常去的文具店,让他挑选想买的学习用品,任由他自己静下心挑,我也不跟在他身后,不提意见,不问价格;我想,在未来对待我的孩子也是一样,多方面培养他在外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处期间请他帮小忙也爽快答应,并不是我想劳烦弟弟,而是想考量他是否愿意给家人帮助,分担。事虽小,意义大。庆幸的是我们同步在成长,家族的兴旺寄托在后辈身上,有想法才不惧怕落后。</p> <p class="ql-block"> 在成长阶段给予孩子的鼓励和陪伴,是极为重要的,脑海中也会打草稿,在将来我又该如何与我的孩子相处,是一巨大挑战。</p><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双节假期已近尾声,明天开始又是大家为生活忙碌的景象,陪伴家人的时间珍贵有限,期待下次的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