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黔北之行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各自平凡而又忙碌的生活。但是,茅台镇、赤水河,还有遵义会议旧址、苟坝会议旧址,那些红军长征过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故事,从此被深深刻进了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那里的山。</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生活的北方,我也曾见过很多高大的山峦,包括我们这里照金的子午岭山系,南北地域的分界岭秦岭山系,看上去也是起伏连绵,雄伟高耸,山连山,岭连岭,层层叠叠,一望无际。可是到了贵州,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也头疼。</p><p class="ql-block"> 下了飞机,坐上来接我们的大巴车,一路沿着赤水河畔,穿行在依山势而修建的蜿蜒曲折的公路上。望着路边那些起伏连绵的山梁,还有那或建在山坡洼地、或建在半山腰上高高低低,错落无序的房子,看着那么的让人担心。它们都建在一些高低不平的山坡上,极少有两家可以并排建在一起的房子平坦地势,甚至于一家建的房子,前边在山崖边有几根柱子撑着,悬在空中,后边才能担在山坡上,和山坡相连。每个村(如果还能算是村子的话),每个镇(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成镇),每一家,每一户,都依山坡而建,根据地势起房,沿途经过,皆是如此。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根据地势而建的房子,承受不了过大的重量,这里的房子都建得比较单薄,感觉不如我们北方的房子厚重。它们小巧而精致,让人看来有些危楼危建的感觉,如果让我们住在里面,也还真不一定敢住。</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蜿蜒崎岖,大巴车依山傍水而行,转过了一道山梁,前面又是一道山梁。大概我们要去的地方并不远,走了一个小时左右,很多平时都不怎么晕车的伙伴,有几个已经开始晕车了。那山路转弯很急、坡度也很陡峭,虽然司机师傅开着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但是我们坐在前面的人看的却很是揪心惊险。也许是北方的大马路走惯了,就算是我们那里开车比较老练的老司机,估计到了这里都会两腿发软、战战兢兢。那里的山路很窄,有时候两个车迎面错车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两个车是紧贴着脸过去的。一次又一次的惊险刺激,一道又一道想象不到的弯道陡坡,我们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贵州酒中酒集团旗下的宋代官窖酒厂。</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水,傍山而行,蜿蜒曲折。</p><p class="ql-block"> 赤水河里的水并不多,宽宽的、浅浅的,缓缓而流,当我知道这就是那闻名天下的赤水河时,我不由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赤水河,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红军四渡赤水的铁血传奇;茅台镇,天下驰名酱香白酒的故乡,赤水河,我终于看到了你,我们来了,我们终于和你并肩而行。</p><p class="ql-block"> 赤水河,并没有因为他那么响亮的名字而咆哮奔腾,却像一个深居深山的小姑娘,羞羞怯怯,躲躲闪闪,缓缓而行。它似乎不急不躁,也许是因为季节的原因吧,那里的水是绿的,浅浅的,缓缓的,和他那名震天下的名头并不匹配。但也许这就是那些居住在这里的人那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吧,不张扬,不浮躁,深深缓缓,却在不声不响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茅台镇,一个国人皆知的地方;茅台酱香酒,一个让天下喝酒人都为之倾倒的琼浆玉液,就安静的坐落在这群山之中的赤水河畔,不声不响,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酒的故乡。这十几平方公里的赤水河边,沿途布满了4000多家酒厂,大大小小,各自绽放,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故事。茅台、习酒、国台等等那响彻天下的美酒佳酿,都是从这里生产酿造,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自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据现在科学测算,这里的气候、土壤、水质等,以茅台镇为中心,在赤水河两岸,有15.3平方公里的气候地理环境,是最适宜酿造茅台酱香型白酒的地方。有人多次实践证明,出了这15.3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其他地方不管你工艺再精湛、酿酒师再高明,也酿造不出来这种口味的酱香型白酒。国家也曾经云集了茅台酒镇乃至全国的顶尖酿酒师,甚至于酿造茅台酒的全部原班人马,在北京昌平等地,一丝不苟的使用酿造茅台酒的全部工艺,想在那里复制出茅台这样口味的酱香酒,都因为气候、地域、自然环境等条件不宜,均以失败告终。从此,茅台镇独一无二的生产工艺和香型口感,都只能出自这里,使他的酒品显得愈加珍贵。</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勤劳智慧,朴实勇敢。</p><p class="ql-block"> 他们默默无声,埋头深山,却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茅台酱香酒天下驰名,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茅台酱香型酒的一片天空,成为黔北高原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它以全国白酒市场不到7%的总销量,却拿走了全国白酒总利润的近百分之四十,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酒之冠、白酒之王。</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不由不想起我们家乡陕西的西凤酒,曾以其独特的凤香香型与国酒茅台一起,成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而今的市场状况却是群龙无首、经营混乱,渐趋没落。西凤酒厂曾经为了迎合市场,做出了很多所谓的营销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既没有让自己蓬勃发展,反而失去了原来的特色,让自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不伦不类,处境尴尬。历史厚重而悠久的周文化、秦文化、汉唐文化等繁华盛世,并没有让西凤酒在这得天独厚的传说里强势崛起、发展壮大,反而走向没落;而茅台酱香酒系列却在黔北偏僻深远的山沟里昂首阔步,茁壮成长,独领天下风骚。</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贵州酒中酒集团旗下的宋代官窖酒厂,大门外,由国家颁发的4A级景区的牌匾立在那里。一进大门,一座老子雕像,一架风水车,一个大舞台,两面大鼓,<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座亭台,环</span>立在院子里。中间台阶拾级而上,两条幽径通往山上廊亭古建。这感觉,哪里是什么车间酒厂,这简直就是一个让游客临风而歌、阅尽千山的山地自然公园景观。与我们同行的贵州王总带我们参观了整个酒厂,坐上观光车近两个小时的粗观细看,酒窖深度体验,这个占地830多亩、投资25个亿的根据自然山势地形上山下坡而建的酿酒厂,便被装在了我们的心底。更加奇特的是:他们在建酒厂的时候,在这里发掘出了宋代官窖的遗址,六个有宋代石雕花纹的古窖池并排而建,其规模之大,制作之精良,让人震惊称奇。经过国家专家组前来鉴定,确系宋代官家酿酒窖池,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就地建成了古酒窖池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和一千多年前的辉煌大宋酿酒文明在这里不期而遇,是巧遇,还是天意呢?</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上苍在冥冥中的指引,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才让上苍赐予他们这一片上千年前被大宋文明熏陶过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人有诚,天知否?</p><p class="ql-block"> 你们这里既然能酿造出天下最好的美酒,为什么没有人想着把产业链延伸一下,酿些好醋出来呢?工艺应该都差不多,这对你们来说,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我突发奇想的向王总问道。</p><p class="ql-block"> 粮食金贵啊。王总回答道。这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酿出再好的醋,也没有酿酒的附加值高啊,价值才是决定产业的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 我恍然而悟。</p><p class="ql-block"> 他们虽然质厚淳朴,却深谙价值之道。</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把酒言欢,欣赏美景,临风而歌。我喜欢这里的山,静默而雄伟;我喜欢这里的水,温婉而深情;我喜欢这里的人,热情而智慧;我喜欢这里的故事,一代又一代,传承不休。</p><p class="ql-block"> 最后,请让我用我的打油诗,来结束我们的这次黔北之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辰初犹在秦地度</p><p class="ql-block">巳中已到古夜郎</p><p class="ql-block">茅乡青山绕不尽</p><p class="ql-block">处处皆闻酒酱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赤水河畔群山雄</p><p class="ql-block">宋代官窖现神踪</p><p class="ql-block">千年酒池叙旧事</p><p class="ql-block">曾醉当年宋高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风习习游酒庄</p><p class="ql-block">把酒凭栏赤水长</p><p class="ql-block">群山环绕遮不住</p><p class="ql-block">神州各地传酱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目皆青山</p><p class="ql-block">路随赤水弯</p><p class="ql-block">酒厂数不尽</p><p class="ql-block">古镇越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