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今天有雨,领队在计算先游哪里。7点早餐,7点半出发去往清江画谷,预计2.5小时到达。</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就已经很美了,所以对清江更有所期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清江画谷</b></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乘的船是景江3号船,领队事先谈好的,包船,每人30元。主要游蝴蝶岩。</p> <p class="ql-block">10点20分登船,开船后我们上到了船的上层,清江两岸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是有些云雾,也因手机拍到的照片,不及肉眼的看到的美!所以身临其境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清江发源于利川齐岳山,流经恩施、建始、巴东等地,全长八百里,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第二大支流。蝴蝶岩所在的江段属于清江景区的核心区域,两岸青山夹峙,江水碧绿如玉,山间常有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清江,古称夷水,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全长八百里,自西向东横贯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八百里的清江水,在青山峡谷之间蜿蜒回旋,或咆哮奔腾,或飞珠溅玉,或潜伏地心,或激荡明崖,成为恩施一条美丽的飘带。</p> <p class="ql-block">乘坐恩施大清江景区的游轮,缓缓而行,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来,船上导游说那山上的自然纹理图案,是一位少女的头像和一只大象。</p> <p class="ql-block">那座大山前,还有一座小山,在大山和小山之间,一条瀑布倾泻下来。</p> <p class="ql-block">几分钟后再继续前行,就看到了“清江十景”之一的笑面睡佛。岩壁间的黑色水印勾勒出一个形似卧着的人物,眼睛、鼻子、嘴巴、袈裟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岩石,形状像极了沉睡中的佛陀,脸上还带着微笑。被这个奇特的景观所吸引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宽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笑容所治愈,心灵得到了洗涤。</p> <p class="ql-block">睡佛又称卧佛,严格来说是指侧卧或躺着的佛像。这形象的来历在《大唐西域记》中曾有提及,是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据说睡佛也是代表着一种吉祥和成功。</p> <p class="ql-block">其实那座的整体更像尊仰卧的佛。</p> <p class="ql-block">清江著名的蝴蝶岩就坐落在笑面睡佛附近,是清江边一块造型奇特的巨大岩石。江水在这块岩石前拐出大弯,两岸岩壁如同蝴蝶翅膀般张开,中间凸起的山体形似蝴蝶头身,远远看去像蝴蝶停在水面,当地人习惯叫它“蝴蝶岩”。</p> <p class="ql-block">蝴蝶岩是恩施州野三峡景区的核心景观之一,以形似蝴蝶展翅的喀斯特岩壁闻名,兼具地质奇观与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岩石高约两百米,顶部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岩壁上裸露的灰白色石灰岩层纹理清晰,布满流水侵蚀形成的沟壑。靠近水面的位置能看到天然溶洞,洞口被藤蔓遮挡,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地下暗河与清江连通,雨季时水流声轰鸣如雷。</p> <p class="ql-block">关于蝴蝶岩的来历,土家族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位土家族姑娘与清江龙王的儿子相恋,龙王震怒,掀起巨浪淹没村庄。姑娘为救族人,化作蝴蝶挡住洪水,翅膀被岩石刺穿后仍不肯退让,最终与岩石融为一体。至今当地人在岩下祭拜时,还会用红绸系在树枝上祈福。</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一个山石壁上,有一图案类似一人席地而坐,手持钓鱼杆的姿态,有人称是姜太公钓鱼。</p> <p class="ql-block">江风习习,天空阴沉,偶尔有雨丝落下,但不影响大家拍照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二、土司城</b></p> <p class="ql-block">12点乘车去往土司城,车窗外雨量渐大。临近土司城时雨几乎停了。</p> <p class="ql-block">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土司路138号,距恩施市中心1.5公里。土司城景区占地面积300余亩,是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恩施地区的土司制度起于元朝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历经三朝450余年。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土司制度逐渐消失,许多土司遗迹也随之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景区始建于1998年,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恩施土司城”是由费孝通所题。</p> <p class="ql-block">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是中国土家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湖北省“鄂西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景区,有“中华土家第一城”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之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景区的核心景区由景区入口的墨冲楼、景区内的廪君祠和景区深处的九进堂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墨冲楼(东门楼)</p><p class="ql-block">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景区的门口,就是门楼,也叫“土司朝门”或“看楼”,是土司的威严和丰功伟绩的象征。整座门楼外观古朴、庄重,飞檐翘角,颇具气势。门楼前方有两座雕像,左右相对而立,称为“天王送子”,右侧墙上有三幅壁画,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一栋纯榫卯结构的木楼。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这些数字寓意着一年中的四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p> <p class="ql-block">15点我们从南门进入土司城。</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景区有些地方还在建没改造中。</p> <p class="ql-block">廪君殿</p><p class="ql-block">廪君殿着供奉巴人首领、土家族先祖廪君和樊氏、郑氏、覃氏、向氏诸神像,供海内外土家族子孙后代和游人凭吊和缅怀。</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p><p class="ql-block">九进堂是整个恩施州恩施土司城景区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数千块雕花木窗等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中国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大门口放的两尊白虎</p> <p class="ql-block">刚进大门后的几间房是弘扬孔子文化的展室。</p> <p class="ql-block">“曲尽妙理”舞台</p> <p class="ql-block">再向上里边有个大舞台,3点半开始演出民族歌舞,名为《巴风古韵》。看欣赏了几个节目之后,继续向上游览。</p> <p class="ql-block">金银库</p><p class="ql-block">参观了金银库,古董器具陈列室,土司世系等。</p> <p class="ql-block">金银器具</p> <p class="ql-block">凤冠</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代土司从墨施什用到田昊旻如共传承15代27位。</p> <p class="ql-block">15代27位土司画像</p> <p class="ql-block">在每一层都有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上到最后最高的一层,从中间出门后,有一城墙,向左通向鼓楼,向右通向钟楼。</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戍守、防护,城墙上也设有瞭望台、烽火台,危机之时,会燃狼烟预警。</p> <p class="ql-block">钟楼</p><p class="ql-block">城墙的最高处是钟楼,一座三层的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了土家族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和先生又与大家走散了。我们在钟楼上,每人敲了十下大钟。</p> <p class="ql-block">从城门楼向下走出景区。在城墙外面拍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三、女儿城</b></p><p class="ql-block">16点40分乘车去往女儿城。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恩施州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马鞍山路41号。</p> <p class="ql-block">女儿城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特色由古香古色的土家元素构成,有三横二纵全封闭步行街5条。景区文化和旅游资源集聚,建有土家民俗博物馆、硒茶博物馆、硒产品展示厅、实景剧场、儿童乐园、小吃街、夜市一条街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特色客栈、特色餐饮、旅游特色商品、梦想小镇创业孵化园等休闲娱乐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p> <p class="ql-block">是集民族文化、休闲旅游、民俗酒店及特色商贸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的商旅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见一个大球形雕塑,领队说那是个绣球,两侧还各有一排四个小绣球。</p> <p class="ql-block">拍完绣球,拍石碑…</p> <p class="ql-block">5点就在这入口处最大的建筑“巴人堂”就餐。</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鲜花盛开,顺着墙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p> <p class="ql-block">巴人堂正门入口</p> <p class="ql-block">他家的招牌摔碗酒</p> <p class="ql-block">摔碗酒</p><p class="ql-block">摔碗酒起源于西周,当年巴蔓子将军,因国内有难去楚国搬救兵,楚国要求巴国给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国后,巴蔓子不忍割让国家城池,割下自已的头换取城池:将吾头谢之城不可得也。在割头之前喝酒后摔碗再拔剑自刎。后人为纪念他摔碗,学他豪气,学他的舍身取义,学他的决绝笃城。</p> <p class="ql-block">5点开始晚餐</p> <p class="ql-block">每桌上了一大杯酒,和每人一个的粗陶碗。一会儿将在这里上演当地的酒文化——摔碗酒。</p> <p class="ql-block">摔碎的粗陶碗收集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大堂中心的舞台,6点半有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餐后,我们在街上转转。小雨时下时停。由于阴天,天黑的较早,街上的灯光比平时也亮的早些。</p> <p class="ql-block">街上美丽的凌霄花也竞相开放</p> <p class="ql-block">20点乘车回到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