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品《神曲》,出自于意大利诗人但丁。 但丁的《神曲》对后世的影响, 远超乎我们的想象。<br><br>《神曲》之所以伟大,除了它所展示出的对天堂和地狱的光怪陆离的想象,更在于它所揭示出人性的觉醒之路。这样的认识,在蒙昧混沌的世纪,是非常了不起的,正因为有了但丁的神曲,才有了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才有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br><br><h1>就像书中写的那样:<font color="#ed2308">人,生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font></h1> 关于世人对但丁及其不朽著作《神曲》的评价与称颂:<br><br>1.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但丁,像一颗灼热的明星高高地悬在天空,各时代的伟大者和高尚者都从那里取火,他是全世界优秀分子的占有物。”<br><br>2.大作家博尔赫斯:“不读《神曲》就等于错过了文学界赠予我们的最高礼物。”<br><br>3.马克思,也经常阅读《神曲》并成段的背诵。<br><br>4.恩格斯,更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br><br>5.大雕塑家罗丹,以但丁为原型创作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思想者》。<br><br>6.罗丹还以《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了旷世巨作《地狱之门》。<br><br>7.“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著名画家达利,曾耗时12年,以《神曲》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插画,一经问世就震惊世人。<br><br>8.德国大文豪歌德,评价说:“但丁是天才,他在《神曲》中运用想象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样清晰,并用鲜明的轮廓把它勾画出来,即使是最隐晦、最离奇的事物,他描绘起来,却仿佛是对着现实中真切的事物一样。” 一、但丁基本情况简介和《神曲》产生的一些社会背景<br><br><br><br>1265 年,但丁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出生啦。<br><br>因为家庭的缘故,长大成人后的但丁特别喜欢政治。那时候的佛罗伦萨有两个政党,一个是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圭尔甫党,另一个是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吉柏林党。这两个政党呀,互相看不顺眼,关系可差啦。但丁他们家很早就加入了圭尔甫党,但丁自己也是圭尔甫党的积极分子,还参加过跟吉柏林党对着干的冈巴地战役呢。后来圭尔甫党拿下了佛罗伦萨的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城市共和国,但丁还被选成城市的行政官之一。作为行政官,但丁就想让佛罗伦萨保持独立和自由,他不让教皇插手政事,结果呢,就被流放啦。<br><br>《神曲》正是但丁在流放途中所创作的,凝结了他流放二十年间全部的心血与感情。<br><br>《神曲》的诞生还与一位美丽的女性息息相关。<br><br>她,就是但丁暗恋的女神贝雅丽齐。但丁一生只见过贝雅丽齐两次,初次见面时在邻居的宴会上,九岁的但丁遇到容貌秀美的邻家女孩贝雅特丽齐,便对她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由于两人当时都十分年幼,但丁便将这份感情埋藏在了心底。九年后,但丁第二次见到贝雅特丽齐。那时身穿白衣的贝雅特丽齐犹如天使一般纯洁,她温柔地向但丁问好,这次对话也是两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对话。在这之后,但丁再没有见过贝雅特丽齐。后来女神嫁作他人妇,不到24岁便香消玉殒,给但丁留下无尽的遗憾。 二、《神曲》拉开序幕,但丁开始踏上寻找真理之路<br><br><br><br>35岁的但丁在一片黑暗恐怖的森林中醒来。<br><br>到底能恐怖到啥程度呢?但丁在书里是这么写的:“只要一想到它,我这心里就直打哆嗦,就算是死亡也没它可怕。”这片森林,代表着人在生命走到一半时碰上的危机:啥都变得没啥意思了,人们不得不重新衡量东西真正的价值。<br><br><br><br>但丁一个人在黑暗森林里走来走去,最后,他瞅见远处有一座“披着霞光”的小山。<br><br>但丁就琢磨,说不定那就是他这辈子旅途的尽头。然后但丁费了不少劲来到山脚下,开始往山上爬。这山路不光特别荒凉,还时不时有吓人的野兽冒出来。但丁先是被一条花花绿绿的豹子挡住去路,他本想用点子绕开这花豹,结果又瞧见了一只狮子和一头瘦母狼,它们都恶狠狠瞅着但丁。但丁悄悄打量了一下两边的情况,感觉自己打不过,只好不情愿地又回到黑咕隆咚的森林里。<br><br>这里的豹子、狮子和母狼,分别代表着佛罗伦萨的政治打压、凶巴巴的法兰西王还有贪心的罗马教廷。那披着霞光的山顶呢,就表示真理的最高层次,也象征着整个意大利有盼头的未来。<br><br>豹子、狮子和母狼把但丁去光明山顶的路给堵上了,让他到不了那个亮堂堂的山顶。就在但丁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个了不起的向导,就是古罗马有名的诗人维吉尔出现了。维吉尔跟但丁说自己能带着他离开这吓人的黑暗森林,去地狱和炼狱逛一圈,最后到天堂。但丁特别想离开黑暗森林,可又担心自己完不成这难走的路。维吉尔看出了但丁的犹犹豫豫,就跟但丁讲,是天使贝雅特丽齐让自己来带他的。但丁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有了自信和劲头,决定跟着维吉尔开始这三界的行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傲慢沉重,谦卑轻松——炼狱第一层的骄傲者 血河里的半人马,对施暴者的惩罚 挑拨离间者被肢解 【但丁《神曲》原文:】<br><br><br><br>森林<br><br><br>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br><br>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br><br>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br><br>啊!这森林是多么荒野,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br><br>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br><br>现在想起也仍会毛骨悚然,<br><br>尽管这痛苦的煎熬不如丧命那么悲惨;<br><br>但是要谈到我在那里如何逢凶化吉而脱险,<br><br>我还要说一说我在那里对其他事物的亲眼所见。<br><br>我无法说明我是如何步入其中,<br><br>我当时是那样睡眼矇矓,<br><br>竟然抛弃正路,不知何去何从。 三、但丁探寻真理之路上途经地狱界<br><br><br><br>在维吉尔的引领下,但丁来到了地狱的入口。<br><br>整个地狱越往下越狭小,呈螺旋漏斗形,一共有九层,越往下面,环境越恶劣,刑罚也越严酷,那些鬼魂被打到哪一层接受惩罚,就看他们生前犯的罪行有多重。<br><br><h1>地狱的前五层对应着基督教中所谓的“<font color="#ed2308">七宗罪”:傲慢、妒忌、色欲、懒惰、贪食、贪婪以及暴怒。</font></h1><br><br><br>地狱的第一层----灵泊。这里漂浮着一些古代圣贤的灵魂,包括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的灵魂等。<br><br>但丁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伟大的灵魂会沦落到地狱,维吉尔解释道:“这些人并没有罪,只是没有受洗。因为他们生活在基督教诞生之前,没有入教,无法以适当的方式尊崇上帝。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只能呆在这里。包括我自己也是,因为生前没有信仰,死后被打入了灵泊。”其实,灵泊其实并不算地狱,真正的地狱开始于第二层。<br><br><br><br>地狱的第二层---这里困着因为放纵情欲而受到诅咒的灵魂,他们被永不停止的飓风所裹挟,被旋转着四处撞击。<br><br><br><br>地狱的第三层---犯了饕餮罪的,雨雪冰雹不断打在那些罪恶的灵魂身上,使他们啼哭不止。<br><br><br><br>地狱的第四层---贪婪者和浪费者受罚的地方,他们被罚永远推着重物上山,无休无止。<br><br><br><br>地狱的第五层----大沼泽,犯了愤怒罪的灵魂被浸在沼泽里。他们全都赤裸着,脸上写满了愤怒,他们互相攻击,不仅用手和脚,还用牙齿从对方身上撕下碎片。<br><br><br><br>第五层再往下便是“下层地狱,”那里被铁铸的城墙围了起来,上千个背叛上帝而被打入地狱的天使站在城墙上,他们疾声厉色,不肯为但丁和维吉尔放行。<br><br>就在智慧的向导维吉尔也感到无能为力时,一位圣洁的天使帮助他们打开了城门,这个天使就是贝雅特丽齐。城门开启后,贝雅特丽齐告诉但丁,她将先回到天堂,并在那里等待着但丁,而但丁必须继续他的旅程。<br><br><br><br>“下层地狱”中的灵魂所犯下的罪过不再来自基督教教条,而是但丁的原创。<br><br>地狱的第六层---关押着异教的教主和追随者,他们赞美现世的享乐,不相信灵魂的存在,被放置在“下层地狱”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br><br><br><br>地狱的第七层---关押着残暴者。这一层又分为三环。<br><br>第一环是残杀同类的人;第二环是自杀的人;第三环是亵渎神明的人。那些受伤沾满鲜血并大肆掠夺财物的暴君,比如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和伊斯特的奥贝佐,他们都在第七层接受酷刑。<br><br><br><br>地狱的第八层---一个名为马勒勃尔治的地方,关押着可恶的欺诈者。包括阿谀奉承的人、买卖圣职的人、贪官污吏等,这些都是但丁十分痛恨的人。这一层由十个层层环绕的山谷组成,地势逐渐降低,直到最中心的一口深井。<br><br><br><br>穿过第八层中心的那口深井,就到达了地狱的最后一层第九层。<br><br>这里是一整片冰湖,罪人的身体都被冻在冰层里,脸露在外面,他们的牙齿咯咯作响。冰湖的中心冰封着魔王撒旦,他有三张嘴露在外面,每张嘴都在撕咬着一个罪人,其中就有犹大,他曾经是耶稣的门徒,却为了钱财出卖了耶稣。<br><br>见到撒旦后,地狱的夜晚也来临了,向导维吉尔告诉但丁:“我们已经看到了要看到的一切,是时候离开了。”说着,维吉尔便带领但丁离开了地狱。他们一步一步向上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直走到一个圆洞口。然后就从洞口出去,直到看见了灿烂的群星。<br><br> 四、但丁穿过地狱界前往炼狱之旅<br><br><br><br>维吉尔和但丁,走出了地狱,接下来他们要继续穿过“炼狱”,飞升入天堂,瞻仰永恒之光。<br><br>炼狱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有净化的意思,这里的“炼狱”其实就是灵魂修炼净化的地方,只有当生前犯下的所有罪恶都得到了净化,才可以飞升天堂。<br><br>炼狱一共也是九层,但它跟地狱的形状正好相反,它是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越往上越接近天堂。告别阴森恐怖的地狱深井后,维吉尔和但丁就来到“炼狱山”的山脚下,只见这座山高耸入云,弥漫着荒凉肃穆的气氛。那陡峭的山壁,就连腿脚敏捷的人也感到为难,但丁只爬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再也爬不动了,他有点想打退堂鼓。维吉尔告诉但丁,攀登“炼狱山”山路在起始处是最艰险的,登到越高的地方,坡度就会越平缓。果然,但丁接下来的登山之路越来越轻松,于是,他们很快就来到了炼狱的山门前。<br><br><br><br>山门前有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由通透的白色大理石铺成,踏上台阶的赎罪者能通过光可鉴人的大理石看到真实的自己。接下来的一层黑色的粗石台阶以及一层红斑岩石台阶,分别代表深沉的悔过,以及热情的赎罪,台阶之上就是坐在金刚石门槛上的守门老人。<br><br><br><br>但丁和维吉尔一起向老人鞠躬,请他打开炼狱之门。老人拿起手上的宝剑,在但丁额头上刻下七个“P”字母,代表原始的“七宗罪”。<br><br>和地狱的灵魂一样,被判到炼狱的灵魂也曾在生前犯下“七宗罪”,但他们有真诚的悔过之心。他们在炼狱里为自己的罪行忏悔,洗清前世的污秽,达到更高的层次。但丁每上升到“炼狱山"更高的一层,罪恶就得到了净化,额头上的字母“p“也随之消失。 在炼狱里,惩罚有时是以罪恶本身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又以相对应的、弥补罪恶的方式出现。<br><br><br><br>炼狱的第一层,骄横者费力地扛着肩上的巨石,因为他们生前曾抬起自己高傲的头颅,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现在,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巨石,不得不谦卑地弯下腰。<br><br><br><br>炼狱的第二层,嫉妒的灵魂坐在一片荒芜的瓦砾中,他们的眼皮都被铁丝缝住了。眼盲说明罪人本身缺乏客观的观察力,这正式嫉妒产生的原因,同时眼盲这种惩罚也让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认清嫉妒的表现。<br><br><br><br>继续向上走,易怒者在重重烟雾中跌跌撞撞,懒惰者不停地奔跑,片刻不得喘息,对这些懒于活动的灵魂来说,奔跑显然是最恰当的惩罚,同时奔跑也能为他们带来振奋的力量。而在炼狱的最上面三层,贪财者与浪费者趴在地上,脸埋入尘土之中;贪食者又饥又渴,贪色者则遭受烈火煎熬。<br><br><br><br>炼狱中的灵魂所受的惩罚其实并不比地狱中轻松,但由于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这使得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惩罚。他们来到炼狱,每天祈求至高仁爱的上帝拯救他们。比如贪色者在第七层接受烈火的焚烧,但丁却发现他们的表情都很专注。烈火的灼烧已经不再令他们痛苦和畏惧,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得到救赎,升入天堂。<br><br><br><br>临近傍晚时,但丁和维吉尔即将到达炼狱的顶端,一位快乐的天使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天使微笑着说道:“神圣的灵魂啊!你们不能再往前走了,除非先在烈火中灼烧一下。”<br><br>但丁听了这话,立刻吓得魂不附体,维吉尔在一旁鼓励道:“我的孩子,你难道忘了吗?贝雅特丽齐就在上面等着你呢!难道你竟不敢穿过挡在你们之间唯一的火墙吗?”<br><br>想到即将见到日思夜想的女神,但丁一鼓作气,只身闯入了熊熊烈火,呛人的浓烟将他熏晕了过去。<br><br><br><br><h1>等到但丁醒来时,他已经穿过了烈焰,天也亮了。维吉尔早已醒来,他看着但丁缓缓说道:<font color="#ed2308">“我的孩子,我已经用我的智慧和力量带领你经历了地狱的永久之火和炼狱的暂时之火。你已经拥有了自由、完整而正直的意志,你可以信赖它作你的向导。你坐在这里静等也好,向前走走也罢,全随你的便。”</font></h1><br> 五、但丁在天使的引领下来到了天堂<br><br><br><br>只一眨眼的工夫,维吉尔就消失不见了,但丁感到非常惶恐,不由哭泣起来。哭了一会儿,但丁的耳边竟然响起了贝雅特丽齐的声音:“但丁,不要再为维吉尔的离去哭泣了,还有别的事情会引起你的泪水呢。”但丁抬起头,看到了圣洁的女神贝雅特丽齐,只见她披着一件绿色的披肩,下面映着火红的长袍,头上戴着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女神身上所散发的神秘而崇高的光辉,令但丁激动不已。<br><br><br><br>当但丁得知贝雅特丽齐将引领他游览天堂时,更是喜极而泣,完全说不出话来。他静默着跟随贝雅特丽齐的指引,来到了两条并行的河流前。其中一条河叫忘川河,喝了河里的水就能忘记前世所有的罪恶;另一条叫忆川河,喝了以后能记起所有的善行。<br><br>贝雅特丽齐亲切地嘱咐但丁去忆川河里洗一洗,这样能够为但丁注入更多的生气。但丁接受了忆川河的洗礼,那甘美、清澈的泉水洗净了他从地狱一路走来的污垢,让他获得了新生,使他感觉他的灵魂都将要上升到天上的群星中了。<br><br><br><br>在不断飞升的过程中,但丁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九重天。<br><br>那里,栖息着圣洁的灵魂、光荣的使徒和高尚的天使。但丁见到了亚当、夏娃、圣母玛丽亚,甚至还见到了自己的祖先。只因祖先们在抵抗邪恶的法律及暴民的过程中殉教,灵魂才得以飞升天国。祖先鼓励但丁继续从事诗歌创作,虽然他的诗歌会令污浊的人感到刺耳,却能使世人有所警示。<br><br><br><br>最后,但丁来到了第十重天,即天府。一个充满了真善美与爱的地方,那里的幸福超越了一切的甜蜜。整个天府都被永恒的光笼罩着,光线刺得但丁几乎睁不开眼,但他仍然专注地看着这一切,他看得越专注,精神就越深刻,他感叹的说道:“我的语言多么有限呐!造物的主啊!大概只有你才能认识和了解你自己啊!此刻,印在我脑海里的,只有你所代表的深深的爱!”<br><br><br><br>就这样,但丁在一片荣光的照耀下,逐渐感受到了蕴藏世间的永恒真理。 在《神曲》的天堂篇中,但丁并没有用太多语言描述伟大的造物者,或许并不是因为那道永恒之光太过耀眼以至于但丁无法睁开双眼一探究竟,而是因为上帝其实一直存在于但丁心中,即使闭上眼睛,他也能与上帝同在。<br><br>换句话说,人其实就是上帝的一部分。<br><br><h1>爱与智慧,理性与改过的勇气,这正是人性中所闪耀的神性光辉。正如但丁所说的,<font color="#ed2308">“人是上帝的写真,在精神上感受着至善至美完成救赎。从来都不是由人变成神,而是拾级而上追寻那道人性完善的曙光。”</font></h1> 《神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但丁对自我和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和期盼。<br><br>而引导但丁完成这一净化的,是伟大的先导维吉尔。但丁将他视作“理性”的化身。在游历的过程中,维吉尔用他广博的智识和理性的分析,或是避免但丁处于危险或是给予但丁肯定,从而引导但丁的思想和灵魂,使他坚定自己的判断,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除了维吉尔的理性指引,对女神贝雅特丽齐的爱与向往也支撑着但丁攀登艰险的“炼狱山"。<br><br>贝雅特丽齐与维吉尔分别代表着爱与理性。<br><br><br><br>在但丁眼中,爱与理性是人在觉醒之路上的两条拐杖,缺一不可。通过爱与理性,唤醒人性中的神性,走向至善的境地。而这一切,只需做一件事情,就是听从良知的呼唤:<br><br><br><br><h1><font color="#ed2308">“成为你自己 ! 这条路上或许坎坷,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