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旧址 2025年4月10日中午,我第三次驾车抵达南昌,想再看看“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曾经有朋友对我的红色之旅不以为然,开玩笑说我大概是某一战死冤魂投胎,我却就是喜欢。我敬谒过中国革命几乎所有历史节点。在万寿宫地下停车场停好车,我穿过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狭窄的街道,到了指挥部旧址门口。 一代英豪雕塑 据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之前,我家祖籍地是“南昌府桃花村”。2006年6月,我寻根到过南昌,在滕王阁旁寻问一位老大爷。他反问我:“你要找桃花几村”。我一听有戏,还没等我回答,他又说:“桃花村一共9个村,现在没有了,就是洪城大市场那边几十条街。” 八一起义将士群雕 <p class="ql-block"> 谢过老人家,我驾车过去。桃花村已经消失,变成了一家接一家的日用百货、五金、装饰建材、食品副食品成堆的商场,也有餐饮、娱乐商家等。川流不息的生意人正在忙忙碌碌,找不到桃花村人。在洪城大市场一餐馆就餐,我才知道江西老表吃辣并不比四川差。兜转回来,我登上滕王阁,遥望着“桃花村”。虽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节,斜阳照耀下,赣江水金灿灿的,给南昌城染上了一层金黄,景色很美。那里紧靠赣江边,地势一展平阳,即使农耕时期也是好地方。到了“桃花村”没有见到桃花村人,我怅然若失,连夜上了庐山。</p> 江泽民题写的石碑 2015年我又去过南昌一次,赣江八一大桥头的告示牌把我难住了:“外地车辆禁止驶入”。这次,我拟将车停在限行区外,搭乘地铁进城。不曾想,在高速服务区,询问赣A车主和交警,都说那是多年前的事儿。一阵狂喜,我立马驾车进城,沿途确实不见禁入标识。 战利品存放室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地处南昌老城区中山街,街道并不宽敞。我跟着人流从侧门进入院坝,一栋五层大楼赫然耸立,它就是原江西大旅社。江西大旅社是当年南昌城内最高级、最豪华的酒店,由三位大实业家包竺峰、李晋笙、罗和仲集资40万银元打造,于1924年建成。 小会议室 江西大旅社中西合璧,兼具江南水乡和欧式巴洛克风格。主立面二、三、四层楼各有一条外突的欧式长廊,窗户上有水泥浮雕。院坝右边宽敞处有一尊五人雕像,他们是身着衬衫的周恩来和身穿国民革命军军服的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脖颈都系着红领带,器宇轩昂、刚毅果敢,眼神坚定。底座上镌刻着金字“一代英豪”。大楼左前方有一座起义将士冲锋陷阵的群雕,战士高举的那面红旗是我见过雕塑中最招展有力的,底座上镌刻着 “八˙一南昌起义”。 周恩来办公兼卧室 大楼楼体像一个“回”字,中间是浮雕花饰、富丽堂皇的天井。天井回廊楼上楼下的房间都是红木家具,彰显着曾经的阔气,当年的达官显贵们争相造访。建成三年后,1927年8月1日,这里打响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第一枪。 林伯渠办公室和卧室 脑补历史,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第九、十一、二十3个军6个师,23000兵力。周恩来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总指挥贺龙是第二十军军长,有三个师6个团7500人。叶挺是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长,兵力5500人,那是北伐铁军独立团老班底。朱德是第九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南昌市警察局长,兵力三个连、两个保安队共500人,一听要打仗都跑光了。刘伯承是暂编第15军军长,起义计划败露,他只身前往南昌,任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没有一兵一卒。 前敌委员会成员 南昌起义失败,主力南下广东,寻机建立根据地以获得苏联海运武器援助。朱德奉命率3000兵力据守三河坝三天,阻击追兵。这就是著名的“三河分兵”。完成任务后还剩2000人,南下途中,遇溃败的散兵才知主力南下失败,周恩来等去了香港。部队人心散了,明里暗里又走掉部分。朱德在天心圩整军:“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最后只剩下铁心革命的800人。1955年授衔的元帅林彪(时任连长)、陈毅(团政治指导员),大将粟裕(班长)、上将杨志诚和赵尔陆、中将赵镕,以及1929年牺牲的王尔琢和1935念牺牲的毛泽潭就在其中。大浪淘沙,这是真正的精英。 周恩来重返八一起义旧址合影 1928年2月,朱德率部智取宜章县城,随即北上发动湘南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8000人,加上随队人员共10000人,4月上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约1000人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开启了“朱毛”相伴的革命历程。朱德最大的贡献和功劳是为中国革命保留了正规军火种。他当总司令,全党全军心悦臣服。 朱德重返八一起义旧址 我信步走进指挥部旧址,回廊天井里立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江泽明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七个大字金光闪闪。底楼回廊里分布着参谋、警卫、通信室和战利品陈列室等。二楼尽头左边一间豪华套房是周恩来办公和休息的房间,右边同样规格的套房是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主席林伯渠的办公兼卧室。中间有一间会议室,周恩来、吴玉章、林伯渠曾在此邀请国民党左派和进步人士商讨政纲宣言和政权组织人事等问题,会见南昌地区工农群众代表和进步学生代表。 贺龙重返八一起义旧址 1927年3月,共产党员6万多,“4.12”后不足1万人。生死存亡之际,7月12日,中共中央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周恩来任政治局常委、军事委员会书记。他明确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到军事斗争。还在6月,他就提出“三省救各省,东南讨蒋”的方针,还提出“要在湖南搞暴动”。中央指定周恩来等四人组成南昌起义领导机构,江西大酒店25号房间墙上玻璃镜框里镶嵌着照片,文字说明是:“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军事部长、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前敌委员会委员李立三,中共中央委员、前敌委员会委员恽代英,中共中央委员、前敌委员会委员澎湃。”8月,湖南省委决定毛泽东、卢德铭等组成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我党在一些重大战役中都组织过这一机构,实施统一领导。由此可见,党指挥枪的历史是一直都存在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是这一思想在基层组织的体现。 当年,起义部队兵力部署图。 参加南昌起义的党内重要人物还有第11军党代表聂荣臻、参谋团成员叶剑英、潭平山等。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赶到南昌。在前敌委员会会议上,他传达了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的指示,反对举行起义。儒雅的周恩来猛拍桌子,李立三说“不能再拖延”,所有人都主张“干”。据传谭平山准备干掉张国焘,周恩来认为:“这是党内斗争,不能这样干。”这个张国焘,党的“一大”正式代表,当时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资历虽老,职位虽高,却几次差点误党误国。 油画 我回到“一代英豪”塑像和“八˙一南昌起义”群雕前,脑海里不由得响起“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雄壮有力的旋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延续至今。1955年授衔,中国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参加了南昌起义。追今抚昔,不胜感慨。坐天下不易,打天下更难。来到停车场,我默默回望起义旧址方向,驾车穿过南昌老城拥堵路段,东去浙江衢州。 我在八一起义旧址前。 20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