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客

黑土地

<p class="ql-block">三叠泉</p><p class="ql-block">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  早上出了九江丽怡酒店沿九瑞大道往庐山。看见一座欧式方尖型石碑,还以为是98年抗洪纪念碑。后来网上一搜索方知那是九江胜利碑。旨在纪念九江收回英租界而立。高度200.6米,取代了高度169米的美国华盛顿纪念碑而堪称“世界最高的纪念碑”。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坐在大巴上看见了欧式方尖型石碑,开始还以为是九江的98年抗洪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那是纪念九江收回英租界而立的胜利碑。高度200.6米,堪称“世界最高的纪念碑”。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庐山东门牌坊楼</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东门牌楼处已能看到庐山裸露的山岩体</p> <p class="ql-block">此时旅游旺季在庐山东门旅游集散中心各式车辆已停满。</p> <p class="ql-block">  到庐山东门乘坐敞篷车前往庐山脚下,轻松又实惠,就可以爬山了。大约爬半小时就在门票收费处扫码,主要是森林防火手机签约。完成后开闸放人,正式开始进入三叠泉景区。走山路,有台阶,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才能达三叠泉。这是真正考验游人的体力、脚力、毅力,但沿途可以在各个样式的瀑布前停留,欣赏感受庐山自然界的美妙力量。听轰鸣回响的涛声和美丽的风景。一路攀登大约三千多级台阶,看着沿路迷人的自然风光美景。行至半山腰的天门潭,潭门由两块巨石相拱,天然形成洞门,故称“天门潭”。”又称“内龙潭”,潭内清澈见底,飞流如雪直入潭底,声势浩大。诗人李白极赞美这里的景观,曾写下了“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的壮丽诗篇。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 <p class="ql-block">游客络绎不绝艰难的在石阶上登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生态科普基地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检票处扫码后过闸,进入三叠泉景区</p> <p class="ql-block">累了有个平台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李白雕塑像</p><p class="ql-block">诗仙“李白”五上庐山写诗赞美。游客在游览庐山时,驻足观赏,感受这位伟大文学巨匠作品里的庐山风景</p> <p class="ql-block">庐山山峰奇特、岩石形态各异的特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路过时看到对面山峰鹰嘴峰介绍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按照介绍鹰嘴峰铭牌,拍摄下庐山的这处绝美景点,于铭牌中的图片几乎没有差异,故其独特的形态和壮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p> <p class="ql-block">进入到三叠泉景区里所看到的样式各异的几座桥。陡峭山石、山涧溪水、山间乱石、植树绿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古朴典雅的桥横跨在荡漾着湍溪乱石之上清澈山间溪水,是大自然与匠人智慧的完美融合。即映衬着周围壮丽的山水风光,又独自成景,以其独特的视角连接着山里的秘境与游客的欣赏韵味。</p> <p class="ql-block">庐山瀑布从山里倾泻而下,水流犹如银丝般洒落,发出清脆的响声。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不仅仅在于其声音,还包括其视觉上的震撼。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在击打岩石发出声音,沿着山涧穿乱石中发出清脆悦耳的潺潺声,形成形式各异的湖潭。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涛听”行书二字,苍劲有力与岩石的自然纹理和苔藓展现古朴之美,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令人遐想连篇。石刻的选择位置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岩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还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独特的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使得庐山成为地质考察和科学研究的热点。游客在游览庐山时,可以近距离观察到这些特殊的岩石类型,感受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地质内涵‌。</p> <p class="ql-block">在登山过程中不时有路牌介绍庐山岩石构成的地理地质知识</p> <p class="ql-block">地球地貌运动在庐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巨石斜靠形成的洞道,光线与阴影增强了岩石的立体感和石洞门的神秘感。人们在此攀登进出,享受探索艰辛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庐山三叠泉景区内的一处岩石“铁壁精舍”介绍铭牌。</p> <p class="ql-block">“铁壁精舍”的石阶蜿蜒而上,岩石墙壁巍峨壮观,营造出一种原始而野性的氛围,显示此地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女士的鲜艳着装与背影形成鲜明对比。她的笑容传递出愉悦与放松,彰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还未见瀑布之形,便已闻其声。那是一种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仿佛是大自然深处的呼吸,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逐渐在你的耳边响起。随着脚步的加快,这轰鸣声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直至你站在瀑布前,它便化作了一首激昂的交响乐,震撼着你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天门潭”瀑布介绍铭牌</p> <p class="ql-block">“天门潭”一撇;瀑布奔腾, 水势汹涌, 尽显大自然的狂野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天门潭”瀑布视频</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三叠泉简直就是大自然的超级杰作!泉水从山上层层叠叠奔涌而下,就像白色的绸带在山间飞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绝美赞词,今天我终于一睹风采。</p><p class="ql-block">水到绝境是瀑布,</p><p class="ql-block">人无退路是逢生,</p><p class="ql-block">一流百丈山叠瀑,</p><p class="ql-block">不恋高层下九霄。</p><p class="ql-block">“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p> <p class="ql-block">“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介绍铭牌</p> <p class="ql-block">在远处拍摄的三叠泉视频</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瀑布总落差为155米,分为三叠,每一叠都有其独特的景观:第一叠直垂而下,第二叠如弓形弯曲,第三叠高达50米,直泻入潭,形成“抛珠溅玉”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 站在泉下仰望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阳光折射下,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在不同季节,三叠泉展现出不同的韵味:暮春初夏时,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仲夏严冬时,水帘如丝,轻盈柔美。</p> <p class="ql-block">‌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如银河洒落人间。它奔腾不息,水珠四溅,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激昂乐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匡庐飞瀑三叠泉, 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雾蒸腾映日边, 宛如仙境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宋代诗人白玉蟾在《三叠泉》中写道:“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形象地描绘了三叠泉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它轻吟着自然的诗篇, 每一滴水珠都是自然的音符, 跳跃在三叠泉的乐章中</p> <p class="ql-block">置身三叠泉,我忘却尘嚣,心随泉流去,悠然似神仙。</p> <p class="ql-block">瀑布的水花溅起,如同精灵在跳舞,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愉悦。</p> <p class="ql-block">站在泉下仰望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阳光折射下,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在不同季节,三叠泉展现出不同的韵味:暮春初夏时,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仲夏严冬时,水帘如丝,轻盈柔美。</p> <p class="ql-block">于泉畔站立, 闻水声轻诉, 心绪与山水相融, 自在如诗</p> <p class="ql-block">你看到的照片画面有薄雾朦纱,就能可以感受到瀑布的每一个细节:水珠的飞溅、水流的碰撞、以及它们在空中似雾化似在面前划过而留下痕迹。</p> <p class="ql-block">山间石阶蜿蜒曲折,山岩旁白玉兰盛开洁白如雪,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即展现了登山带来的乐趣及愉悦。</p> <p class="ql-block">在登山过程,遇到了绿瓦红柱彩绘精美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凉亭,正好需要歇脚休息一下,恢复体力。顺便观赏四周山峦叠嶂树林葱绿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吃力的登往三叠泉半山腰时,只见一位双脚膝盖跪地流着满头大汗正在往上爬的残疾人。我们正常人从山脚下登山在此地时,已是腿肚子酸胀,脚弯膝盖处登力感到吃力,人也气喘吁吁的,时不时地找个树荫或凉快处歇歇。虽然他大汗淋漓,但脸上没有一点放弃的迹象,脸上倒是充满了一种不达目标不敢罢休的神情。我被他的这种行为精神所感动。上去对着他竖起大拇指敬佩地对说:“要为你的行为赞叹,为你的精神点赞。你是个勇敢者,比我们正常人还勇敢厉害。加油我们在三叠泉再见👋。你不介意我给你拍照吧。”他抬起头来喘着气,双手和拳已示谢意。</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路径时,有几位穿着自行车运动服饰的骑友坐在路边喝水休息。我问询:“骑友们,你们是哪里的骑友呀?骑到庐山用了多少天?”他们自豪的回答:“看来你是个明白人,我们是沈阳人,已经出来二十多天了,一路骑行,游览一路风景。”我征求他们的同意,拍下的这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