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著名学者陈寅恪评价宋代,认为它是一个“造极之世”。确实,那是一个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一大半的富庶之国。这样一个商业发达、空前繁荣而又军事上处处被动挨打的王朝,却诞生影响至今,达到用汉字表述情感天花板的——宋词。</b></p> <p class="ql-block"><b> 简而言之,自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实行重文抑武、农商共济起,开启了一个中产阶级以上掌握全社会财富的时代。人的腰包一旦鼓起来,追求的就是骄奢淫逸的生活,宋词应运而生,且登峰造极,成为文人雅士自娱自乐的产物。</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商业文化的发展,给予了宋词得天独厚的展示平台。那时没有报刊杂志,更没有什么美篇、抖音。只能是从士大夫的府中宴乐,走向市井的声色娱乐,在酒楼、茶坊的轻歌曼舞之中传播四方。</b></p> <p class="ql-block"><b> 宋仁宗时期,宋朝开始实行“坊市合一”。所谓坊即居民区,而市则为贸易区,以前坊与市是分开的。市一到晚上就不许营业,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坊市合一后,宵禁得到缓解,城市居民总算有了夜生活。如开封府,各种行当自由发展,至少有160多行,酒店、香铺、妓馆、小食店、杂货铺、金银铺等等各色商铺馆舍,分布于汴水虹桥两岸。各行各业的厨子、作匠、小贩、妓女、闲汉等等,每天晚上都在上演真人版的《清明上河图》。</b></p> <p class="ql-block"><b> 各有所长的写词人,可算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好去处,他们在青楼酒肆里得到无数风尘女子的关怀。</b></p> <p class="ql-block"><b> 据《醉翁谈录》记载,著名词人柳永每到一处,歌妓皆爱其雅俗共赏的词,纷纷请他为自己作词。得到柳永的作品后,歌妓的身价瞬间走红。她们也将所得财物的一部分用于资助落魄的柳永。</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士大夫以听歌看舞、携妓狎欢作为娱乐项目,而宋词正是在歌妓的美妙嗓音中得以传播。有的大臣还娶几个歌妓为妾,作词给她们在酒席上演唱,当做一种业余爱好。才子佳人,浅斟低唱,他们都是这场盛世狂欢中当之无愧的主角。</b></p> <p class="ql-block"><b>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枚举。总之,我们现在能欣赏到宋词,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当时的歌妓。她们是宋朝城市化发展中的职业艺人,也是一个时代的歌者。这些凭借声色才艺吸引众乐的美人,将宋词传播到了每一处深巷小街。 </b></p> <p class="ql-block"><b> 不差钱的大宋朝,最终辜负了一个时代的繁华。那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宋词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环境与文学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化需求、文人群体扩大与词体革新、统治者政策引导以及词乐结合的艺术形式成熟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效应。</b></p><p class="ql-block">(限于篇幅,文未引用当红原词,图片源于网络,侵权便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