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六一”,一一永不褪色的童年狂欢

蓝梦(婉谢私聊)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六一”</p><p class="ql-block">一一永不褪色的童年狂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列车轰隆隆地驶过岁月长河,转眼间,那些天真烂漫的日子已化作遥远的记忆。但每当“六一”儿童节来临,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五十年代,那个充满欢乐与温情的纯真年代。</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对少年儿童来说,当时最让人激动的是过“六一”儿童节,不仅家庭重视,学校重视,社会也很重视。有时家里会提前给我们做好新衣服,学校会在这天提前安排很多的活动,这天学生走到那都有优惠,坐公共汽车不要钱,看电影减半,进公园不要钱,就是吃个冰棍也都比平时便宜。少年儿童在这天好像成了“小皇帝”,可以不上课。所以每到“六一”前夕,我总是激动万分,兴奋得睡不着觉,早早地就把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又把红领巾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轻轻放在枕头底下,用书本压得平平整整,满心盼望着第二天快快到来。终于等到六一当天,我小心翼翼地穿上新衣服,系上整洁的红领巾,接过妈妈给的零花钱(冰棍钱)——虽然不多,但握着这些钱,心里就像揣着宝贝一样踏实。随后,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兴致勃勃地朝着城里走去,一路上,连脚步都带着欢快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 ,跳啊跳啊跳啊! 跳啊跳啊跳啊 !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同我们一齐过呀过这快乐的节日……”这首欢快的歌曲,就像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一样,把我们的心情唱得淋漓尽致。每次唱起它,歌声仿佛都能插上翅膀,带着我们的快乐飞向蓝天。那时的快乐就是如此纯粹,虽然物质条件远不如现在丰富,但那种满心的喜悦,却是无可替代的。</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还有一件让我们倍感自豪的事——少先队员之间的举手礼。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不仅是光荣的象征,更承载着一份特殊的情谊。走在街上,只要看到同样戴着红领巾的小伙伴,我们都会立刻挺直腰板,庄重地举起右手,向对方行一个标准的队礼。还记得我第一次戴着红领巾上街时,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眼睛不停地朝着远处张望,好期盼能有一个小伙伴从对面走来,然后我们互敬队礼,那该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啊!但当时因为我家住在重庆市歇台子,那时那里还算是农村,离城很远,我常常要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大坪,才能坐上开往城里的汽车。但即便路途遥远,也阻挡不了我过节的喜悦和热情。</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重庆,像样的公园并不多,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少年宫算是最热闹的地方了。“六一”这天,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门口巨大的横幅上,“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字样鲜艳夺目;天空中,五彩斑斓的氢气球和彩带随风飘舞,仿佛也在为我们欢呼;草地上,孩子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花裙子、新衣裳,你追我赶,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要是学校在这天有活动,那更是不能错过。记得我们学校排演的童话剧《寒号鸟》,就是在六一节那天登上了文化宫的舞台的。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小学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常常教导学生要尊老爱幼,要有良好的品德。所以这天,也特别希望能对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如在公交车上,只要看到年纪大的老人,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让座;认为尊老爱幼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道理,看到有不尊敬老人的行为,我们会从心眼里感到反感,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小学那段时光,像春雨润物般,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如果说我这一生还拥有一些可贵的品质,那小学的老师们就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如今,我已两鬓斑白,但每当想起那段岁月,心中依然充满了对老师和学校深深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今天“六一”马上就要过完了,我轻轻翻开记忆的相册,把这些珍贵的回忆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献给曾经一同欢笑、一同成长的老伙伴们。愿这些温暖的回忆,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那份永不褪色的童真与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