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各位朋友,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p><p class="ql-block"> 这写东西和打仗一样,也讲究个一鼓作气,要不就会再而衰三而竭。原计划是归来之后,哪怕加加班儿也要把日记尽快补上。可谁曾知在海拔5370的天葬台,都能呼呼入睡的我,却在海拔1000米的家乡“醉氧”了😂😂😂</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休息两天后,又到了单位安排去技术学院接受培训的日子,一周的时间听课做笔记考试也比较紧张。所以,这日记就拖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 好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开启第十七天的自驾西藏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天的行程是那曲市到昌都市的丁青县,全程大约480多公里,途中经过那曲的索县和巴青县,翻越了索县海拔4900米的江古拉山垭口,和丁青的海拔4400米的斜拉山隧道。(这个隧道没通之前也要翻越海拔4874米的垭口)全程海拔4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 另外告知大家,从那曲出发我们就行驶在了317国道。318是上海至日喀则,317则是成都至那曲。这段路线虽然也是全铺装,但是也有好几段坑坑洼洼的不好走,再加上索县下雨丁青下雪,所以不到500公里的旅程,我们走了将近12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318是最美的景观大道,那么317则是偏注于人文环境,譬如说行驶在317上,那金顶红墙的寺院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这座长的好像布达拉宫的白色宫殿,就是坐落在索县雅拉多山顶上的“赞丹寺”,它的全称是“索秀甘丹培杰林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始建于1667年,由阿旺洛桑加措修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之一,人称藏北“小布达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18进藏时,每一座山的垭口,都有打卡点上面注明山名和海拔,并有休息区和补给点儿。从走上了219和317,山顶的垭口不再有打卡点,最多也就是有一座经幡在飘动。</p> <p class="ql-block"> 这些白色帐篷内,住的全都是挖“冬虫夏草”的牧民,而且在这里现场就可以进行交易。在布达拉宫听导游说,一公斤真正的那曲产冬虫夏草,可以买到200W。那些一根卖20元的会是什么东东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正是挖这玩意儿的季节吧,否则这些牧民牦牛肉吃多撑的?不过,今天他们只有坐在帐篷里喝酥油茶了。因为,天空中飘着雪花,山顶上弥漫着大雾,能见度那么低,什么也不会看到。</p> <p class="ql-block"> 从那曲一路走来,发现这儿的村庄开始多起来,不像在阿里地区行驶时,导航说前面路过村庄,结果就两座矮小的房屋,围着一个大大的牧场。也许,这儿已经适应人类居住了吧。</p><p class="ql-block"> 这个是丁青县一个叫“上依村”的小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但是周边没有任何生活配套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这个打卡点是位于丁青县,一个叫“毛公山”的景点观景台。因为西藏境内的道路狭窄,所以没有观景台的地方,绝对停不了车。</p> <p class="ql-block"> 一会儿雪,一会儿雨,山上水汽氤氲,云海翻腾,实在是难以看清山体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这座寺庙叫“岗日达吉寺”,位于昌都市丁青县尺牍镇。始建于公元58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是康区雍仲本波教寺院的中心,也是康区本波教派的最高学府和本波教祖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式传统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岗日达吉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好了,朋友们,第十七天的旅程因为又是雪又是雨的,我们也没敢在路上耽搁。所以就只能分享这么多了。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