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并制作:心安天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提供:心安天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区一进北门,有个小花园,我步了一下,也就三十六步见方的样子,真的是个小小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小花园的四周都有绿化带,就是我们常见的冬青树。花园虽不大,但出口有三个,西、北、东三个方向都有,西和北的出口在绿化带的中间,而东面的出口在紧靠东南角的地方。尽管出口这么多,但在南边绿化带东半部分,仍被踏出了一条小路,距离东边出口,不过三米。</p><p class="ql-block"> 开始,是有某人走,所以,密密的绿化带上有了一条缝,和其它地方比起来,叶子疏了些。</p><p class="ql-block"> 不久,这条缝明显起来,因为走的人多了,缝隙两边冬青的叶子几乎来来回回地擦没了,只剩下尚且软的枝条。</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一段时间,靠上点的枝条干了,被人们折去了,剩下了矮半截的枝条,那枝条伤口的样子由新变旧变黑。地上,也踩出了不过二十厘米宽的一条小路。</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天,这条小路两边的冬青,虽比其它冬青矮了半截,但仍发芽了,怯怯地,想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然而,正当它准备迎春雷、伴夏雨、沐秋风的时候,又有人从它身边走过,并且嫌这条小路窄,一脚踏下去,枝,又断了一截,也就剩下几寸高。</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一些时候,原先小路宽了些,左右边上的冬青彻底都被踩断了,起码有五六十厘米宽了,还有些残留的树撅撅,看上去干枯又丑陋。</p> <p class="ql-block"> 第三年的时候,开始的那条缝,已经变成了约一米宽的小路,那里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来回走,踩来踩去的,路面已变得光滑且坚硬。原来长在那里的冬青树们,只剩了树根还在地下倔强着,但再也没有长出来的机会了,属于它能冒出来枝芽的那块土地,已经被人们反复践踏得坚硬,再也冒不出新芽了。</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花园,有三个出口还不行吗?何苦非要为了少走几步而要折损了那些冬青树呢?</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想到,被践踏掉的那些冬青,像极了我们的孩子,而那一次次践踏,就像是我们对孩子的一次次否定,每否定一次,孩子自信的枝叶会被弄掉一些,久而久之,叶子掉完了就会枯了枝条,最后,连枝条也都折了。孩子再也没有了自信,只会蜷曲在一个角落里,不在发声,不再表现,不再在我们面前流露他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 我想,对待孩子的方法也有千千万种,何苦要不断地否定、指责、打击、挖苦孩子呢?</p><p class="ql-block"> 怎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也许,不,它就是一门艺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