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江南的冬季要到春节前后才是最冷的时节,因此从国庆到年底这两个月和清明到端午这两个月是一年中江南外出游玩最佳时间,不光气温舒适,山水景色也是最好的时段。但毕竟已经到12月底,宁波周边赏秋最主要的银杏、柿子、枫树、红衫</div><div>、金钱松等主要看点都已经到了末期,只是气温舒适总要外出走走。今天并没有重点行程,只是大致计划到新昌周边转转。</div> 今天第一个地方是前不久刚在网上火起来的宁波附近以柿子为看点的新昌兢山村。虽然已知如今早已过了赏柿时节,也只是计划随意去看看,好的话明年可以重点考虑。 甬金高速是宁波往南方向主要通道,天高气爽,沿途山林秋色尚存,一路驶去心情颇好。 沙溪镇下高速走省道,镇上刚过了早市,烟火气十足。 新昌钦寸水库原本湖边休息站边有高大枫树,景致颇佳,但今时山林中枫树如今色彩正逐渐枯黄,再见要到明年了。 宁波出发2小时,行驶110公里到了地处天姥山南麓,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兢山村。村庄依山而建,四周群峰环抱,海拔约400-600米,毗邻会墅岭古道和104国道,距县城25公里,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隐世古村。<br> 从宁波过来走G104国道经过已经来过数次的班竹村前面就快到天姥山余脉坡顶的儒岙镇,是一个有多处弯道的长上坡。兢山村就在儒岙镇前面,地形很是独特。村子建在山谷中一条突出的山脊顶部,北东西三面都是陡坡,西边山谷开阔边是新的G104京岚线,东边山谷狭窄是原来的X606班太线。我们这次走的是以前没走过的东面县道,路况都很好,只是坡度更都一些,有两个之字形拐弯。 <div> 公路上到坡顶其实就到了儒岙镇边上,往兢山村要回头望北沿着山脊再开一小段才到村口。兢山村是去年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消息,今年一下子小火,进了村看到虽然已经修建了步行栈道,观景平台和一些景点打造,但很多房屋还在修缮建设中。</div> 从村口停车场往里走,沿途就能看到山坡上有成片的柿子树,只是今天已经只剩一些残果还零星挂在枝头。 远处就是天姥山主峰,当年我们公司曾经组织前往徒步,就是从刚经过的班竹村出发的一个步行环线。这条徒步路线也是宁波周边最火的几条户外徒步路线之一。 <div> 天姥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与台州市天台县交界处,是浙东名山之一,因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闻名。李白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描绘使其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山中有谢公古道(南朝谢灵运曾开辟登山路径)、青云梯等历史遗迹。</div><div> 今天天气清透,在兢山村远眺其西南方向海拔约819.1米的天姥山主峰北斗尖,,又称“天姥岑”清晰在目。其实即使在浙东天姥山也不算最高的山峰,论山势峻秀也不及附近四明山和天台山,但关键是李白同志一首诗就成名了上千年。</div> 观景平台上金黄色柿子造型装饰颇有田园气息,兢山村柿子以“牛心柿”为主,果实饱满无核,糖度高,可鲜食或制柿饼。 村边高处有栽种柿树的茶园,上有新建景观小院落“柿园”。 一路走来村内百年柿树遍布,确是可以想象秋日里柿子成熟之时,橙红的柿子如灯笼悬垂枝头,与黄泥黑瓦的老屋、层叠梯田构成油画般的景致。 从村子往前有步道经过竹林到山脊尽头处,有古道可下山,但也就寻常山林无更多看点了。 走回山顶柿园,可以看到西侧G104国道边正修建高架,可能是新的高速。 从山顶柿园下来往西面绕行村子一圈就回到村口停车场,村中还在修正房屋和道路。兢山村的整体环境和柿林的数量感觉已经超过了以前最火的四明山“柿林村”,如今可能是经济效益的缘故,曾经在四明山大量种植的柿子树如今却是多已该种价值更高的苗木。明年秋天倒是可以赶着柿子成熟季节再来兢山村一趟,只是如今一旦人气爆红,到时堵车堵人怕也是难免。 停车场路边几棵高大的枫树在阳光下色彩金黄如同满树金叶,让原本今天并没有对冬天色彩有多大期望的我们又是小惊喜。 离开兢山村时间还早,研究了下以往在地图上做的一些景点记录,计划往20公里外韩妃村去转转。往韩妃村最快的是走国道穿过儒岙镇,但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于是选择了一条先往西走S209省道穿过一片山区转“新胡线”的绕行路线,反正是随意瞎转,哪没去过就走哪。 浙江国、省、县道路况质量大都不错,沿途村庄也多有旅游开发,随意游荡很是放松。 <div> 没想到转新胡线后这片山区看着不高但起起伏伏还有山口、峡谷路段,行车其间很有驾驶感。在过了一处垭口后下坡半中间看到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庄,有旅游停车场和一些城寨类建筑和景点介绍等,看地名叫“任家村。”虽然原本并不在我们计划内,都已经开过了一点,但终究还是没忍住又掉头回去</div><div>。</div> <div> 看村前介绍,任家村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之中,平均海拔约300米,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村前有清溪蜿蜒流过,四周竹海苍翠,常年云雾缭绕,形成"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地理格局。任家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村民多姓任,世代耕读传家,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村中最负盛名的是8株千年古银杏,其中位于村口祠堂前的"银杏王"经专家测定树龄达1200余年,树高28米,胸围6.5米,冠幅投影面积逾600平方米,每到深秋,金黄的银杏叶洒落满地,与古村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div> <div> 任家村另一高光时刻就是春天四月的杜鹃花期。从任家村上村后大岩岗,走长寿岭古道,可到白岩村“倒脱靴”和韩妃江、十九峰峡谷。春天时大岩岗被映山红覆盖,红粉杜鹃花海铺满群山,登顶可360°俯瞰花海云海交织的震撼画卷。</div> 沿着村内台阶走到中间竟然看到一株高大的银杏古树,虽然枝头已无多少树叶,但却是在沿途小径铺出一路金黄。加上地势高差的房屋和台阶小径竟然镜头感极强。 如今已经到了年底,还有银杏没落叶的已经很少了,原本此行也根本没打算看银杏,但没想到却赶上了这山中小村最后高亮时光。 原本我停车时LP还不太想下车进村的,此时已经自顾自拍个不停了。 从悬空伸出的亭子回看这条金色村径,却是任家村最入境的的画面。后来LP也想起网上是有这么一个村子的介绍,但人气并不高也没怎么关注这里。 这个台阶也是任家村精华打卡点,很多年轻人专程到此拍照,幸好今天人不多,随便拍。 任家村的银杏小径确是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但村里本身老房子和其它景点并不多,不是专门来拍照或走古道的话,半个多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div> 离开任家村沿着新胡线(途中红色)继续往前不远就是位于山谷溪边的韩妃村,来着当时主要的目的是找一个临水风景好的地方解决已经晚了的午餐。</div><div> 到了韩妃江边我们没有过桥去对面的韩妃村,而是沿着南面山边一条新修的公路(途中黄色)往西进入山谷。因为地图上往里是条断头路,当时也不知道这条路能到哪,只是这一段是浙东著名的徒步路线之一"韩妃江到穿岩十九峰穿越路线"。这一线峡谷、险山、古村、古道、古桥等元素俱全,风景没的说,但我们一直没来过,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这边韩妃江两侧山上山下村庄原来并没有公路能联通形成环线,峡谷中从十九峰过来的的公路中间又被一个酒店阻断,因此来这边对于自驾前来并不特别友好。今天看到这么一条很明显是新修的旅游公路也就索性一路开过去看能开到什么地方,反正原本也是计划原路返回的。</div> 沿着韩妃江拐过几个弯后,新修的公路在一处村子前沿着右侧山体往上,但在村前路口有警示牌说此路尚未开通禁止通行,我们只能把车停在村前停车场先四周看看。 <div> 原来这这片不大的山中盆地这个村子叫下洲村,为江水又分成两个村子叫下洲小村和下洲大村。这里位于新昌县城南部</div><div>,距县城25公里,地处彩烟山脚,韩妃江绕村而过,形成"峻岭环峙,碧水绕村"的自然景观 。刚才路过的韩妃村和绕村而过的韩妃江得名据说可追溯至隋朝末年一段凄美的历史传说。隋炀帝被弑后,其玄孙荣王杨白携韩妃南逃至新昌彩烟山一带。因前路艰险,韩妃为不拖累丈夫,投江自尽(一说自缢),后人感其忠烈,遂将此地命名为韩妃江和"韩妃村",并建庙祭祀 。 </div><div> 这一代地貌和天台山、四明山、天姥山又不同,属浙东丹霞地貌带,与穿岩十九峰、韩妃江峡谷共同构成"百里丹霞"景观,红崖断壁与碧水相映,是《笑傲江湖》等影视剧取景地 。韩妃村周边徒步路线以韩妃古道为核心,融合丹霞地貌与人文景观,被列为新昌十大徒步路线之一。下洲村是公路进入峡谷前最大的村子,因此也是徒步的集结点或折返点,村中开有民宿和农家乐,也有景点路牌。</div> 下洲村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原名"夏洲",因夏氏始居而得名,后因方言谐音演变为"下洲" 。村内现存明清古民居群,青石板路与马头墙保留着传统江南山村的格局。<br> 1929年,村民张万成因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土地呈报"苛政,联合周边农民揭竿起义,捣毁地主宅院,虽最终失败,但其事迹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村内现存张万成墓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周边以丹霞地貌和山水风光著称,主要景点包括江畔有天然碇步桥和鱼鳞坝,水流清澈,倒映红岩,被誉为"浙东小桂林"。江中矗立的圆柱形巨岩,表面沟壑纵横如蒸饭木甑,传说为神仙烹煮之用,又名通天饭甑,是徒步路线的标志性景观。倒脱靴与瀑布高约11米的丹霞奇岩,形似倒置长靴,岩顶生长枫松,后方有五级瀑布飞泻,潭水清澈,适合亲子戏水。<br> 下洲大村和下洲小村为韩妃江分隔两边,韩妃江在这处山谷中水面开阔且不深,江中又桥梁和碇步相连,春夏季节山青水秀确是个徒步亲水的好地方。 在连接下洲大村和小村的公路桥上远远可见对面山体上有一施工中的公路,为修公路开挖的山体上还覆盖绿色的施工布网,正式连接我们刚才进来,但有警示牌写着还未完工交付的公路。但这条路在手机导航上都还没有,但看方向是连接山上原来有公路的村庄,如果能行那岂不是可以不用原路返回了。 村中有往景点的指示牌,可见来这边游客应不少。 这次出行原本并没什么明确计划,小飞机也没带,只到看见村中一幅有清楚游玩路线的航拍地形实景图才大致弄清楚周边地形位置。但这个游玩路线途中也没有刚才看到那条连接山上村庄的新公路,最后还是询问了多位村民告诉我们那条路确实可以直接上到山顶白岩村,是去新昌县城最近的路,虽然还没正式开工但已经可以开车通行。 <div> 原来是打算在这边吃中饭的,只是今天到这已经过了中午</div><div>,虽然看到好几拨徒步游客,但并非旅游最佳最旺季节,村中饭店开门的不多。既然知道有新路近路可以到新昌县城,不如索性去县城逛老街吃晚饭了。</div> 从村口的三岔路口拐上左边上山的新路,果然这条路修的极好,而且路边护栏等设施均已完工,只有局部一些地段还有工人在最后施工,但丝毫不影响行车,也没有人活路障阻拦。 行至半山腰可以清楚俯瞰山下下洲村这块四面环山的小盆地。 上到山顶后在一处村前与原来老水泥公路连通,这下我们算彻底放心了。 路牌上写着这个村子叫“外白岩村”,有古道连通山下我们刚过来的下洲村,有很多游客把自驾车辆停在这走古道徒步环线。 <div> 新昌这一带地貌是浙东地区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形成于约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火山喷发活动,由多层玄武岩熔岩流叠加而成,经地壳抬升和流水切割,形成明显的阶梯状平台(如韩妃江沿岸台地),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台面平坦、边缘陡峭,局部呈现“方山”形态。</div><div> 台地顶部覆盖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下部为黑色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上红下黑”的独特地质剖面,如穿岩十九峰景区即由台地边缘崩塌后残留的丹霞峰林构成。在韩妃江、澄潭江流域可见密集的垂直石柱群。流水沿节理侵蚀,切割出深邃峡谷(如倒脱靴景区峡谷),崖壁陡立,瀑布、深潭遍布。在山顶台地平坦处开垦为梯田(如东茗乡茶园),土壤肥沃;陡坡则保留原始植被,形成“山顶森林-山腰农田-谷地溪流”的垂直景观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新昌台地也是研究火山岩与丹霞地貌共生的典型案例,因此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div> 不久就经过一个观景平台处,这里是“倒脱靴”景区徒步入口之一。 原来这里就是网上户外徒步圈名气不小的“白岩村”。 <div> 白岩村位于新昌县东茗乡,因村旁的白色岩山得名,由里白岩、外白岩两个自然村组成 。附近有倒脱靴景区、大岩庵佛教景点等,是避暑胜地;同时依托韩妃江游步道(10公里环线</div><div>)发展生态旅游,串联丹霞地貌与古村落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div>。 <div> 从白岩村继续往西行驶途中村庄较多,有多条分路,我们按导航推荐路线前往新昌县城。</div><div><br></div> 在山顶丘陵台地间行驶不就就到了我们来过的下岩贝村和后岱山村路口,这里我们已经来过数次,道路也就很熟悉了。如今下岩贝村、后岱山村和金山村如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旅游休闲景区村了,各种设施和道路条件已经非常完善 下山走的连接穿岩十九峰景区的旅游公路边是以前的老路,虽然也是水泥路面但路窄弯急,如今却是大不一样了。 经过下岩贝村下到山下韩妃江已经汇流称为“澄潭江”。 每次不经意的出行往往会有意外惊喜,这次除了一路过来兢山柿子村,任家村银杏小径,最意外的惊喜就是这条新修建的旅游公路(途中红线)。这条公路打通了白岩村和下洲村的山上和山下交通连接,极大地便利了自驾前往韩妃江峡谷徒步路线(图中蓝线)往返交通,使得像咱这样不想爬山又不想走回头路的有了可能,明年春天咱计划要专程来徒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