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六一儿童节”的来由

湖南长沙宏尚检测王文瀞

<p class="ql-block">六月第一天裹着蒙蒙细雨,天气阴沉沉的,长沙城四处的地铁可见,家长们带着孩子们欢愉的挤着地铁,,,当步步高等大卖场里孩子们手捧新玩具、身着新衣在各种游戏机前玩耍得快乐得一背都是湿漉漉,却鲜有人知晓这份欢愉背后曾浸透血泪。</p> <p class="ql-block">1942年6月10日,纳粹的铁蹄踏碎了捷克村庄利迪策的宁静。枪声撕裂晨雾,173名少年倒在血泊中,另有88名儿童被押往集中营毒气室。村庄在烈焰中化为焦土,唯余断墙上弹痕如泪。</p><p class="ql-block">三年后,当二战硝烟散尽,利迪策的玫瑰仍在废墟中倔强绽放。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起白鸽——为悼念所有战争受难儿童,更为了守护每双纯真的眼睛。会议决议将每年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让利迪策的悲鸣化作全球护童的号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的第一个六一节,新中国大地涌动着特殊暖流。北京中山公园里,五千名曾经历战火的儿童佩戴红领巾,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庆典。没有华丽礼物,但政府送来的课本与铅笔,照亮了重建中的国度对未来的全部期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七十余年岁月流转,六一节的本质始终如初——它不仅是糖果与游乐园的狂欢,更是一场庄严的和平宣誓。当叙利亚边境的儿童在炮火中捧起联合国发放的救援粮,当非洲村落里女童终于接过人生第一本书籍,利迪策的玫瑰便穿越时空,在人类良知深处灼灼盛开。</p><p class="ql-block">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晨星已照亮196个国家。然而全球仍有1.6亿童工在矿井弯腰,2.5亿儿童因冲突失学。当我们为孩子拆开礼物时,请记得凝视包装盒上的倒影——那里映照的不仅是自家宝贝的笑靥,更是所有当被世界温柔以待的童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儿童节,在送出玩具时不妨添一本绘本,在游乐场欢笑后带孩子探访福利院。让幼小的心灵懂得:利迪策的鸽子永远需要新的守护者,而和平的根基,正生长于每双学会共情的小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童年无需纪念碑,因每个被善待的生命都是希望的活泉——今日我们种下的玫瑰,终将在未来结成橄榄枝的森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