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跨国寻亲路,圆满归宗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月21日,南安市美林文化研究会收到仁宅宗亲黄景达传来消息:旅居马来西亚的美林族黄礼標后裔渴望寻祖。美林文化研究会得知后,雷厉风行,执行会长黄宝家、常务副会长黄纪生和黄奕贝,以及办公室主任黄安昧迅速投入工作,协助查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众人以美林三六年族谱为突破口,历经两天时间,地毯式查找,发现族谱中有六位名为“黄礼標”者。经多次仔细比对,均觉不太契合。黄安昧随即联系马来西亚黄礼標之孙黄奕德先生,索要更详尽资料,特别是黄礼標配偶姓名。很快,黄奕德回复称,黄礼標配偶为杨勤。据此,黄安昧在美林紫云三六年族谱中再度细寻,终在“中古圳”一支找到黄礼飘。经多番比对确认:“礼標”与“礼飘”同音;配偶姓杨的,族谱中仅黄礼飘一支;“杨勤”与族谱记载的“杨勸”极为相似;墓碑表明黄礼飘为大三房,排行老三;且族谱自黄礼飘后无儿孙后裔记载,极有可能分支外地。鉴于三六年族谱同音情况常见,研究会的黄宝家、黄纪生、黄奕贝和黄安昧一致认定,黄礼標即黄礼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确认此信息后,马来西亚的黄敬杰又委托研究会寻找家乡亲人。美林文化研究会遂向美林派出所求助。刘警官等民警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加入寻亲队伍。刘警官联系西美社区负责人,获悉亲人们已移居长泰县,乃礼捉后裔。经多方辗转联络,终于与长泰亲人取得联系,并告知寻亲事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寻祖寻亲能圆满成功,离不开美林文化研究会、美林派出所、西美居委会和竖旗老年会的齐心协力。华侨黄敬杰表示,将于本月31日回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美林文化研究会会长黄清泽对此次寻亲极为重视,特意交代会里办事人员精心编辑两本族谱,届时赠送给黄敬杰及长泰宗亲,以表同宗同源之情。正如诗句所云:“同宗同脉同根生,天涯海角心相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月31日下午3点,南安市美林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竖旗老年会成员,《海丝商报》以及紫云黄氏美林族长泰宗亲们专程赶来,一起迎接马来西亚亲人回乡寻亲祭祖。此时,海内外宗亲在美林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召开座谈会,畅谈中华文化、紫云文化、美林文化、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相隔千里的亲人终得团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这场跨国寻亲之旅,在各方助力下圆满落幕,浓浓的亲情也得以延续和传承,宗族的亲情和友谊永存天地。</p><p class="ql-block">这次马来西亚的侨胞能够顺利的寻找到大陆的亲人,要感谢南安市美林派出所的民警大力相助,以及美林文化志愿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安市美林文化研究会(办公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日(报道)</p> <p class="ql-block">圆了百年乡愁!马来西亚黄氏家族在南安找到亲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安市融媒体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丝商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06月01日 21:5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天会到南安,届时我们在哪里汇合?”5月30日晚上,来自马来西亚的黄敬杰给美林文化研究会发来信息,此次寻亲,他带来了家族祖孙三辈人。这趟寻亲之旅虽源于他一时的念头,却让他当即买下11张机票并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5月31日下午,南安市美林街道美林文化研究会,一场跨越山海的重逢正在上演。来自马来西亚的黄敬杰家族祖孙三代11人,站在美林文化研究会的院落里,与阔别百年的宗亲们紧紧握手。这个因寻根而起的故事,历经现代网络的探索与传统族谱的追溯,终于在泛黄的族谱和热情相握的手中写下圆满注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张飞往故土的机票:寻亲念头化作跨越重洋的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要从一场闲聊说起。黄敬杰在工作中与一位国内老板闲聊时,偶然提到自己祖籍福建,却不知具体乡址。该老板一句“华人无论走多远,总要回来看一看”,像一颗种子埋进他心里。</p><p class="ql-block">“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追问促使黄敬杰开启寻亲之旅:在小红书找寻亲帖寻找线索,用AI技术比对祖辈四代姓名,联系马来西亚各地华人会馆……然而线索如入海细沙,直至遇见抖音上的黄氏宗亲,转机才悄然降临。</p><p class="ql-block">“还未找到就已经买好了全家的11张机票。”黄敬杰摸着手中的机票存根感慨,“哪怕找不到具体村落,也要带全家人回福建,踩一踩祖先走过的土地。”这份孤注一掷的决心,在机票过期前一个月收到美林文化研究会的跨国帮助。</p><p class="ql-block">“孟夏廿一日,接仁宅宗亲传信,马来西亚黄氏后裔寻祖……”翻开美林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日志,泛黄的纸页记录着寻亲攻坚的开端。接到传信后,会长黄清泽带领团队钻进档案室,从1936年的《美林紫云黄氏宗谱》中抽丝剥茧。</p><p class="ql-block">一开始,黄敬杰提供了曾祖父的姓名——黄礼標。“最初找到6个‘黄礼標’,都对不上。”据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黄安味回忆,直到收到马来西亚传来的关键信息——黄敬杰曾祖母名为“杨勤”,这个细节让研究者们眼睛一亮。族谱中“黄礼飘”配偶正是杨氏,且“礼標”与“礼飘”在闽南语中发音一致,极可能是族谱传抄时的口误。更关键的是,谱中记载“礼飘”为大三房,与马来西亚祖坟碑刻“大三房(礼標)”完全吻合,而“杨勤”与谱中“杨勸”二字,因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显然是岁月侵蚀下的誊录误差。</p><p class="ql-block">经过两天三夜的比对,当黄敬杰提供的“礼飘—则水—奕德—敬杰”四代人名,与族谱中“礼飘—?—?—?”的断代空白一一对应时,会议室里响起掌声。“这不是简单的名字对应,这是血脉相连的证明。”黄安味轻抚族谱,感慨地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认现场:64岁姐姐带来泛黄的信,地址对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吃点杨梅,南安本地产的,荔枝也正是时节。”“你们祖辈和我祖辈共同的房子还在,只是没人住了,明天带你们去看看。”相认现场,黄敬杰的父辈与来自美林西美村竖旗角的宗亲用闽南语顺畅地交流,话语间满是重逢的热络与亲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爸爸在1987~1990年写了很多信件去马来西亚,但都没有回信。我怕认错人,特意带了父亲的信和照片。”特意从长泰赶来认亲的黄秀美攥着泛黄的信封和已故父亲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封上“送马来西亚大吡叻XXXX转黄则猪收”的字迹清晰,黄敬杰的父亲黄奕德一眼就认出是熟悉的地址。“‘则猪’应该是按照读音去写的,是我们大伯,亲人叫他‘啊都(音译)’!这个地址都还在,地址是对的。”</p><p class="ql-block">当黄秀美展开家里祖辈亲人的照片,黄敬杰从手机里找到太祖母的照片,两张跨越半个世纪的面孔,在阳光中重叠,双方均表示是有几分相似。研究会工作人员适时递上特意用宣纸线装重新撰写的家谱,“礼捉、礼方、礼飘、礼尚、礼雄—则字辈—奕字辈—世字辈—种字辈”谱系清晰。“这是研究会为你们编撰的‘紫云美林中古圳孫贊派下家谱’,你们血缘最亲近的亲人,就是在长泰的礼捉这一脉,你是世字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字辈,我应该是你的姐姐。”64岁的黄秀美笑着说,虽比黄敬杰年长28岁,但同为“世字辈”,属同辈。“我是礼捉的后人,父亲是奕字辈,父亲说太祖一辈三兄弟最亲近的亲戚都下了南洋,剩下我们这一脉留在国内,他很想找到马来西亚的亲人,才给了我这封信件和地址,此次也算是圆了他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礼捉一脉在族谱中记载清晰却在当地“失联”后,美林文化研究会向派出所求助,最终通过户籍信息找到了定居长泰的黄秀美的联系方式,促成此次认亲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曾祖父若知道我们回来了,该多高兴。”黄敬杰抚摸着族谱中“礼飘”的名字说。如今,这个在族谱中沉寂百年的名字,终于续上了海外分支的繁茂枝叶。而西美村竖旗角那栋空置的祖屋,也将迎来久别的亲人,“寻亲的旅程很奇妙,亲人相认很高兴,这几天要走走,看看故土。”</p><p class="ql-block">这场跨越百年的寻亲,始于11张机票的孤勇,成于族谱里的一撇一捺,更暖于血脉中从未冷却的乡愁。当黄敬杰一家踏上祖屋青石板、推开尘封木门的瞬间,既是跨越山海的回应,亦是游子寻根最温暖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者:李贵灵 通讯员:许玉云 黄成贵编辑:吴雪娇一审:尤逸群 | 二审:唐莉洪 | 三审:蔡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