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岛

索菲亚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我第一次到广州,就住在被誉为“珠江第一岛”的二沙岛。而这次我们又“上岛"了,但是另一座有名的岛屿——沙面岛。</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位于珠江白鹅潭北岸,临沙基涌。</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四面环水、古树名木繁茂,岛上欧洲风格建筑达150余座,整体保留着19世纪初建时的欧式风貌,是有广州最具欧陆风情的建筑群。有新巴洛克、仿哥特、券廊式、新古典及中西合璧等风格。</p> <p class="ql-block">沙面红楼。是海关员工宿舍旧址,建于1916年,英国维多利亚风格。底层的拱形门洞和上层的阳台栏杆是其亮点。</p> <p class="ql-block">正面和东西侧各层都设外廊,整栋建筑用清水红砖装饰,因此有沙面红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汇丰银行旧址。初建于清同治四年,重建于1920年。</p> <p class="ql-block">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p> <p class="ql-block">采用西方灰白色花岗石古典山花门,重现古罗马多立克式建筑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传教社楼旧址。</span>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式风格,外观呈清新的薄荷绿或Tiffany蓝,少女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现保留了原有格局,走廊天花板上传统吊扇与古典吊灯搭配,百叶木窗光影错落,营造出复古氛围。</p> <p class="ql-block">外廊有10个拱门,白色瓶状栏杆精致,两个山花压顶,尽显考究。</p> <p class="ql-block">还有露天座位和二楼露台,空间宽敞,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在此可一边品尝咖啡和美食,一边欣赏岛上风景和参天古树,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原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现广东外事博物馆,建于1890年,为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明黄色,内部陈列着与广州外事相关的文物和资料。</p> <p class="ql-block">原台湾银行旧址。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新古典主义风格。 </p> <p class="ql-block">原粤海关税务司公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解放前为粤海关俱乐部。由澳大利亚建筑师设计,外观宏伟庄重,建筑立面采用爱奥尼柱式,线条简洁流畅,展现出古典美。 </p> <p class="ql-block">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旧址。设计风格为折衷主义,融合多种建筑元素 ,被誉为“沙面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主楼采用柱廊式,英国乡村寨堡风格,正立面对称布局,外廊有三个略为突出于外廊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正立面的柱子、栏杆、窗户等元素也都是对称的。</p> <p class="ql-block">沙面基督堂。建于1865年,是当时广州教会协会旧址。建筑风格为仿古罗马式,同时融合了哥特式建筑和岭南建筑元素,主堂塔顶为罗曼式的穹隆,设计富有异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结构和艺术造诣在沙面近代建筑群体中地位重要。教堂主体建筑结构和外观风貌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原为广州通商口岸外国船员礼拜之用,逐步发展为当时外国人公共礼拜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庄严简洁,设施完备。</p> <p class="ql-block">难得一见的古老的西方乐器——管风琴。它是广州第一台管风琴,增添了教堂的音乐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堂两侧墙上各有6个高大的半圆拱顶长窗,镶有以圣经故事为图案主题的窗画。一侧描绘了伊甸园、挪亚方舟等6个《旧约圣经》故事,另一侧则是圣子诞降、五饼二鱼等6个《新约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树影里,教堂显得神秘肃静。</p> <p class="ql-block">教堂最初由英国圣公会港粤教区主管,后由中华圣公会华南教区管理,1992年恢复开放。</p> <p class="ql-block">目前沙面基督堂仍是信徒查经、祷告、慕道等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向大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上植被丰富,鸟语花香,非常适合街头漫步。树木种类以古樟树、榕树等古树为主。</p> <p class="ql-block">樟树数量众多,是代表性树种之一,被当地人民称为“沙面香”。沙面有两棵300年以上的二级古樟树,一棵位于胜利宾馆旁,另一棵位于沙面网球场旁。</p> <p class="ql-block">榕树则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气根垂下,独木成林,极具观赏性。沙面岛上的树木形态各异,或高大挺拔,或婀娜多姿,与周围的欧式建筑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离开沙面岛,我们又来到位于一德路的圣心大教堂,它是天主教广州教区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63年,历时25年,于1888年落成。教堂为哥特式风格,全部墙壁和柱子用花岗岩石建成,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极具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教堂今天不开放,我们也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结语:无论走近沙面岛,还是圣心教堂都如同闯进了旧时光,回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清时期广州作为通商口岸的历史变迁。</span>参天古树投下斑驳树影,欧式建筑静静伫立,红墙、尖顶、雕花,处处是历史的痕迹 。但如今漫步于古树浓荫下,风景如画,游人如织。虽然历史的沉重不容遗忘,但一座城市正在阵痛中走向繁荣与新生。</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道格先生</p><p class="ql-block">原创文字:索菲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