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敬凌大师

龙行(李不白)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时隔十八年,竟然还能找到当年你在横州柳明路格格书店送给耳朵的大作。我今天才浏览一下,觉得经历和文笔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了。说是湖南才子也不为过。当时你好像说是湖南师大四大才子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了你的简介和《知音》大编辑,你的难兄难弟肖江东写的序。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有一个肖教授,也是牛人,不知和他有无关联?《知音》当年中国妇孺皆知,老少皆宜,当然有他的功劳。不知这位兄弟近况如何?</p> <p class="ql-block">  你的经历非常坎坷,你的初心和我也非常相似,都是怀揣一个文学梦,不过你成器的很早。是九十年代初正宗的大学生,若是湖南师大,那也是你们湖南伟人的校友学弟了。惟楚有才,我真羡慕你出生的地域,成长的环境,结交的高朋,也孕育了你有点脱俗的才情。</p> <p class="ql-block">  出淤泥而不染,苦难是一笔财富,这是我们这类寒门弟子经常给自己打鸡血的人生格言。你骨子里有一种清高,十八年前你的文笔和阅历大概也撑的起你的傲娇了。</p> <p class="ql-block">  18年过去,感觉你变化很大,是不是后来又回学校读了研究生,开始钻研国学?平心而论,你当初的文章比你谈国学要生动,细腻,有血有肉,接地气的多。我想不通为啥国学不仅让你变成净坛使者,而且授业传道时表情语气那么生硬古板,呆若木鸡?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这是大彻大悟,还是忘了初心?国学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爱红尘的。你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闰土。我不知是喜是悲,该赞赏还是该叹息?换做我,不学国学也罢。</p> <p class="ql-block">  相比而言,更欣赏十八年前的你。你的大作叫《漂泊的小屋》,让我想起群主“毛朱席”当年出的一本书,叫《拦不住的相思》,都是书写青春爱情和困惑的,但你的内涵和思考要比群主深刻很多。毛兄大度,我说这话他不接受也能包容。如果,你能一直沿着文学道路坚持到今天,不知变成怎样的你?你当初,亦商亦文的路子应该也不会混的太差。悲哀的是文学养不了人,吃饱饭是一切理想抱负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认识是2007年12月,也算是广西的冬天了,我曾误以为是夏天,那时我研究生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你那时是帮房地产做内参吧,还是自己已独立成立一家策划公司?书是2006年10月出版的,你大概是随身携带了几本,当时在书店提到文学,有共同的话题,你没有买我们的书,但送了你这本大作。</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横州辗转到梧州,竟然不离不弃,与其说是有心,更不如说是缘分。多少书都随风飘散,不翼而飞了。昨天端午节,今天儿童节,问候俨然已成国学大师的敬凌兄弟,你不是属龙,便是属虎,我们都是七零后,希望以后看到你的脸上多一点灿烂笑容,少一点正襟危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儿童节李不白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