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西走廊——武威

了了心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记载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永久传奇。这里,既是古代武将报效国家、屡建奇功的浴血沙场,也是文人墨客挥洒笔墨、寄托胸臆的雄浑大地。古往今来,这里留下了太多的传奇与回忆。中央电视台曾经作了十级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在中央九台我看了两次,后来又在手机上看了两次,河西走廊东起武威市的乌鞘岭,西至敦煌玉门关。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西汉名将霍去病武力驱逐匈奴后起的名字。因此对河西走廊非常向往。5月的一天,儿子和我们说,他要参加银川5月18日举行的马拉松,银川距离包头不太远,问我们去不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去,我和老公商量,咱们顺道再往西走,穿越河西走廊,以圆多年的梦想。我们把这个想法和儿子说了,儿子非常赞同。</p> <p class="ql-block">五月17日6点,我们驾车从家出发,一路向西,首先经过的是习主席曾经打卡的乌梁素海、河套平原,这里有黄河的滋养,是内蒙粮食主产区。5月,各种农作物正在成长期,道路两边一片生机盎然。前行离开黄河灌区,土地即刻变的荒凉,沙漠和戈壁交替出现,直到乌海市才看到一些树木、农作物。</p><p class="ql-block">自古黄河富宁夏,在到达银川时,我们又一次仿佛置身江南,道路两边有养鱼池塘,有水稻田,景色非常美</p><p class="ql-block">12点多我们到达银川, 儿子乘飞机早上9点多就到了银川,他先去马拉松主委会领了跑步装备。我们相聚后,儿子先带我们吃中午饭,饭后,儿子带我们来到他提前一周就定好的住处。开车一上午需要休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了宁夏博物馆,这里有许多贺兰山岩画,我对此很感兴趣。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岩画就是远古人类最浪漫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儿子绕路让我们看了第二天马拉松的起点,这里工作人员还在忙碌</p> <p class="ql-block">18日早上7点半,马拉松准时开赛,这是儿子第24场全马。我们没有去起点,而是在13公里处的一个路口等待儿子的到来。银川人们非常热情,路口满是看比赛的人,而且不停地大声为选手加油,身边的几位大姐得知我是从外地来给儿子助威,她们也非常激动,似乎有了加油的具体对象,也和我们一起等待儿子的到来。儿子在一个小时后就到了我们所在的路口,看到儿子我们非常激动,儿子手里给我们拿了两截香蕉</p> <p class="ql-block">儿子在赛场上和我们来了一张合影,一家人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儿子顺利完成比赛,晚上我们去吃了烧烤</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9日),儿子又带我们打卡了银川的几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银川确实是一座不错的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城市建设非常好,整个城市宽敞干净,绿化很好,真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下午,儿子又要乘飞机回北京,我们将儿子送到机场,我们则要去完成穿越河西走廊之旅</p> <p class="ql-block">走到宁夏的中卫,天色已晚,我们只好住一晚上。在宾馆旁边的饭店对付一口晚饭,天气尚早,我们去周边转转,就在不远处遇见高庙保安寺</p> <p class="ql-block">高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据传中卫旧有9寺18庙之盛,唯高庙高耸、高峻、高超,故谓之高庙。1963年被 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僧众常住,供奉铜铸、玉刻、木雕、泥塑、圣像600余尊,入选《中华佛教二千年》宝典名录。</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在离开中卫城的时候,拍下了中卫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途经沙坡头景区,在这里黄河与沙漠交汇,想一览这一盛景。中卫人民特别友好,60岁以上票价全免</p> <p class="ql-block">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是中卫。首先沙坡头的旅游业很发达,应该是中卫很大一部分收入,其次,黄河的灌溉让中卫有大量优质农田,中卫的西瓜很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武威,在沙坡头只看了看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20日中午,我们便来到河西走廊第一郡——武威。武威,古称“凉州”“姑臧”“雍州”,曾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神宗)的都城,故有“六朝古都”及“西北首府”之称。武威的历史相当悠久,曾经的这里是北方民族聚族而居的地方。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并击败了强悍的匈奴,为了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故将这里取名“武威”</p><p class="ql-block">武威曾经是大夏国辅郡</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中午,下午我们首先游了武威博物馆,武威西夏博物馆专门以西夏王朝为主题的博物馆,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字和文物,虽然不大,还是挺有意思的。这是西夏文字</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武威文庙,也称为圣庙、孔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宏大,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坐北朝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祭祀孔子之地。</p> <p class="ql-block">武威文庙地处祖国大西北一隅,虽名头不如四大文庙响亮,但一直以来都是甘肃乃至西北最负盛名的儒家学宫,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21日一大早,我们去天梯山石窟,开车大约需要40多分钟。大家都知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却少有人知道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的北凉,是中国的石窟鼻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风拂过祁连雪山,黄羊河畔的桃花竞相绽放。高达28米的大佛,左手结“与愿印”垂落膝前,右手舒展呈“施无畏印”,以千年不变的慈悲手势安详端坐,迎接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少,有几个在维修中,游人又很少,用很少时间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梯山石窟,我们去了白塔寺。白塔寺是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萨班)与蒙元代表、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也是后来萨班圆寂之地。公元1246年,西藏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应蒙皇子凉州王阔端的邀请,在凉州会谈西藏统一的问题,萨班顺应历史潮流,发表了著名的《萨班致蕃人书》,在此达成了西藏归属元朝版图的协议。萨班在百塔寺内圆寂后,阔端为他修建了高约42.7米的灵骨塔,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雕塑上的三个人分别是阔端,萨班,巴思巴。</p><p class="ql-block">巴斯巴是萨班的侄子,后来是忽必烈的老师。称为帝师。他死后,忽必烈让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写了《胆巴碑》,现在成为学习楷书的蓝本</p> <h1>下午我们又去了武威鸠摩罗什寺,中国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佛寺,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俐。鸠摩罗什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父亲鸠摩罗炎是天竺国的丞相。鸠摩罗什自幼聪明过人,7岁时就随笃信佛教的母亲一同出家。他是最早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他是第一位译经大家。他是佛经翻译史上公认的第一大家,他自西而东的旅程不仅推动了整个汉地佛教发展,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的语言生活。鸠摩罗什将印度佛经化作优美的汉语经典,1600多年以来,没人去增减或改变过一个字。</h1>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塔,是一座八角十二层由砖木混合结构而建的佛塔,高三十三米,塔内置有木梯登上塔顶,佛塔内供奉着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以及一尊鸠摩罗什塑像和一部《大藏经》。</p> <p class="ql-block">这是雷台汉墓:马踏飞燕出土地,约建于东汉晚期,也是汉朝经营西域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是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东汉青铜器,1983年10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它是武威人心中的天马,连他们的城市井盖上都有这只天马</p> <p class="ql-block">凉州,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千古绝唱,唐朝诗人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千多年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天马行空,自在武威”。这是武威成市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22日,离开武威,继续沿着河西走廊前往张掖,前行方向的右边的合黎山,合黎山光秃秃,非常荒凉</p> <p class="ql-block">车前行方向的左边为祁连山,她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祁连山是一条威严冷峻、雄浑壮观、风景如画的山脉。在这里祁连山的雪峰清晰可见,蓝天白云下,雪山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在河西走廊,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省道上,道路运输非常繁忙,大型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可见河西走廊经济繁荣</p> <p class="ql-block">武威到张掖途中看见长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长城同行</p> <p class="ql-block">长城在这里被高速公路切开,是古人挡了现代人的路,还是现代人故意和古人过不去……</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山丹县,山丹县被冠以“古韵山丹”。而且纪录片《河西走廊》也有关于山丹的篇章。所以一定要去古韵山丹看看。</p><p class="ql-block">这是山丹大佛寺。大佛寺正在修缮中,所以我们没有逗留</p> <p class="ql-block">七孔牌坊,每一个门上都是佛教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周围的村子里种着大量蔬菜,地旁边立着的牌子表明,这里是粤港澳蔬菜直供基地</p> <p class="ql-block">山丹还有焉支山,它是属于祁连山脉。是西凉的战略要地,一定要去蹬。</p><p class="ql-block">焉支山又名胭脂山、燕支山。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百花岭(也叫百花池)海拔3978米,素有“甘凉咽喉”之称。焉支山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现有玉皇观、钟山寺、八仙峰、陈昌浩游击区、情人峰、万寿岭、马莲亭、瑶池等景点。焉支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隋炀帝西巡、霍去病西征都发生在焉支山。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焉支山召会西域27国使臣,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因此被誉为“世博圣地”。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进,在焉支山击败匈奴,将河西四郡纳入汉王朝中原版图。</p> <p class="ql-block">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骑兵1万,出陇西(即临洮),渡临津关(青海循化黄河渡口),越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即民乐县扁都口),入河西走廊,迅速占领匈奴的祁连城(民乐县永固城),与浑邪王战于焉支山,匈奴败走,霍去病乘胜“过焉支山千余里”,俘浑邪王太子和相国、都尉,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p><p class="ql-block">因此可见,焉支山在匈奴人心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购买门票后,摆度车将我们送上山顶,风景在山顶及下山的路上。路虽有些远,但举目四望全是景</p> <p class="ql-block">涓涓细流汇成一条条小河顺留而下,满山是青海云杉</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冰雪道路有点危险</p> <p class="ql-block">焉支山背阴处积雪终年不消,且地下水丰富,是山丹、永昌交界处一系列河流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唐玄宗天宝年间建的钟山寺旧址,复建的宗教胜地玉皇殿、大佛殿,更是山丹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涓涓小河在山下汇聚成大河</p> <p class="ql-block">瑶池</p><p class="ql-block">传说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千里的骏马,由京城出发,千里迢迢,到瑶池来会见西域部落联盟首领西王母。当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卫队来到时,盛装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瑶池边上,以最隆重的部落礼节迎接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瑶池“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的奇异风光,使周穆王如痴如醉,乐而忘归。</p> <p class="ql-block">在焉支山下的森林边上,看到了旱獭,第一次认识这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从焉支山下来,又去了山丹马场</p><p class="ql-block">山丹军马场,享有亚洲第一大马场的美誉,位于张掖市山丹县。山丹军马场由霍去病设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马场</p> <p class="ql-block">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山丹军马场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有人称,霍去病是山丹马场的第一任场长</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片土地上,我会常常陷入沉思,与古人仿佛隔着镜头相望。如今的它承载了太多历史遗存,而我,难以表达心中的无限感慨与景仰。</p><p class="ql-block">从山丹马场出来,我们来到河西走廊第二郡——张掖,天已晚,休息一晚上。然后打卡张掖最有名气的旅游景点——七彩丹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