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游记(2025.5.31)

zzf

<p class="ql-block">离开大运河博物馆,我们驱车来到西海子公园。这座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西海子西街的公园,始建于1936年,占地14公顷,其中水面近5公顷,园内还设有京郊第一座水上世界。园中绿意盎然,60多种万余株花草树木点缀其间,一株姿态苍劲的古槐已有500多年历史。旧城遗址堆叠而成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异的风景亭,登高远眺,园中美景尽收眼底,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西海子公园一马路之隔便是通州文庙。这座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孔庙,比国子监街的孔庙还要早四年,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孔庙,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于通州区大成街1号,是“三庙一塔”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这里曾培养出两名状元、百余位进士及上千名举人,如今已成为展示运河文化与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燃灯佛舍利塔巍然屹立,其历史可追溯至北周,塔高13层,塔身砖雕424尊神像,以“塔影垂映运河”闻名遐迩。塔内藏有佛牙舍利,塔顶曾生长一棵历经200年的古榆树,为通州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塔身之上,雕刻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通州塔榆树,一棵被精心呵护的榆树,位于燃灯塔旁,因传奇的生长经历和顽强的生命力而闻名遐迩。这棵树在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随着燃灯塔的修建而生根发芽,依靠塔顶西北坡的薄土顽强生存,历经290年的风雨洗礼,最终成为通州人的骄傲。1987年,在修缮燃灯塔时,塔榆被移植到现址,如今枝繁叶茂,被誉为“塔榆”。它的生长环境极为特殊,仅凭塔顶的薄土维系生命,塔身由江米汤和石灰膏砌成,树根无法深入地下,却依然顽强生长。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燃灯塔时,榆钱随泥被带至瓦垄间,生出幼苗,靠着瓦垄间的一层薄土,战胜了290载的严寒酷暑,成为今天的“塔榆”。如今,这棵超过300年树龄的塔榆已成为通州西海子公园葫芦湖畔的一道亮丽风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当地园林工作者通过复壮等多种方法,让塔榆焕发新生,成为大运河畔的“活文物”。</p>